特朗普贸易战本质及对策研究

2019-03-29 11:54朱奕非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本质

朱奕非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美贸易高速发展,贸易数额从1979年25亿美元上升至2017年5196亿美元,增长显著。但是双边贸易飞速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涌起的贸易摩擦,尤其是目前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不断增长,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战逐渐拉开序幕。針对此,重点梳理了中美经济贸易关系演变进程,深入探索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原因和本质,并提出中国未来应对特朗普贸易战的具体对策,这对于维持中国对外贸易的独立性,缓解贸易战以推动双边贸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朗普贸易战;本质;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2.024

1中美经贸关系演变历程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早在2016年就已埋下伏笔。2016年特朗普在上任之前的演讲中,曾提出强烈反对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拥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却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利好待遇,这对于美国来说十分不公平。同时,他也强调了“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优先保障美国人民的经济利益,他表达了对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非法产品倾销、操纵汇率的不满,决定与中国重新谈判,制定一个对美国有利的贸易协定。事实上,由于2008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美国经济陷入低迷,2008年至2016年间的货币政策使得贫富分化加剧,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使得不满情绪在美国不断蔓延。与此同时,相比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受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经济不断发展,与美国差距不断缩短,美国民众从而产生严重心理危机,保守主义由此泛滥。在此期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打压竞争对手中国的思想逐渐取代了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观念。而特朗普这一观点和方案的提出十分迎合民众想法,转移民众注意力的同时,使得他在总统选举中获得了竞争优势。

特朗普上台之后,为了维持支持率,便不断以“美国优先”为政策目标,对内实施新自由主义,对外却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事实上也确实取得了良好成效,美国经济增长在特朗普执政后不断提速,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相比于中国的经济增速,美国的霸权地位依然受到一定的威胁。尽管中美经济增速差异并非完全由政策区别所导致,其中也包含文化差异的因素:中国民众相比于美国民众,更愿意加班工作等。但这还是使特朗普的情绪受到影响,他坚持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侵权使美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护美国工人的技术和产业,促使特朗普发动本轮贸易战。

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时,双方达成了“百日计划”的经贸磋商计划,其中包括十项共识,旨在改善双边经贸关系,促进中美经济关系能够在合作的前提下健康发展。然而,百日计划并不能为美国扭转巨大的贸易逆差,无法真正地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因而“百日计划”未能实现其改善中美关系的作用。对于特朗普当局而言,当合作无法为美国带来优势时,中美经贸摩擦自然而然产生并不断加剧。

2017年8月起,美国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主要对中国的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此来研究中国的知识产权侵权对美国商业带来的影响,决定是否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中美贸易关系暗潮汹涌。在3月22日,依据“301调查”结果,特朗普宣布计划对中国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并表示了将对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做出一定的限制,拉开了贸易战的序幕。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美国的3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特朗普对中国的报复性关税表示不满。在此后的4个月中,双方不断进行贸易的限制和还击,最终于7月6日,加增关税措施开始实施,贸易战正式打响。

2特朗普对中国贸易战原因探索

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其原因有多方面值得深究。有人提出,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之前正值其支持率不断下滑之期,发起贸易战原因之一可能就在于将美国民众的注意力从国内转移至国际事务之中,以能够保持自己的支持率。同时,美国的保守主义大行其道,保守党派对贸易战的大力支持也促使特朗普发起了贸易战,而特朗普也与之前的建制派不同,作为一个民粹主义的总统,他为笼络民心,并激起民粹主义斗志,敢于打贸易战。但就经济利益而言,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主要原因基本可以分为认知的差异以及利益的冲突两大方面。

2.1认知差异

中美两国的认知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第一个认知差异源于对所谓贸易逆差的理解。特朗普认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几乎是由知识产权盗窃造成的,特朗普政府称:中国对美国的知识产权的盗窃已经持续多年,并使美国经济每年损失2250亿至6000亿美元。美国为了报复中国,同时担心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太快,是开展贸易战的一大因素。第二个认知差异源于对当前贸易体系的理解。特朗普当局认为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为中国创造巨大利益,却使得美国的整体利益“受损”。

第一,特朗普称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提高是对中国知识产权侵权的报复,而中国却同样发起了反击,被特朗普认为是“不公平的报复举措”,最终使得两国的矛盾不断扩大,这才导致了最终的贸易战的爆发。而在特朗普上台之前,他就有提到要强制处理所有违反贸易的行为,包括中国窃取知识产权,以及非法产品倾销和汇率操纵,要和中国重新谈判,制定出“美国优先”的贸易协定。而在上台后,特朗普最终确认了中国并非所谓的汇率操纵国,中美关系稍为平稳地发展了一段时间后,特朗普便对中国发起了“301调查”,主要调查中国的知识产权侵权对美国带来的商业利益损失,并根据调查结果加增关税。在中国同样加增关税后,特朗普则认为该举措表明中国无意改变其获取美国知识产权和技术的不公平手段。

在知识产权方面,中美两国在相关法律与法制环境上有不小的区别,尤其在法制环境上。中国即使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但由于立法至今时间短,宣传不到位,使得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淡薄,知识产权在中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尚处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阶段。反观美国,美国十分注重技术创新的保护,因而极其重视知识产权,公众已经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无法忍受中国的知识产权的盗窃,向中国征收额外关税,意图挽回利益损失的同时遏制中国发展。而中国也申明将对专利法进行相关修改,以缓解中美紧张局势,加强中美合作。

第二,美国方面认为当前的贸易体系对美国是不公平的。特朗普不满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待遇和优势,能为中国带来巨大利益,导致贸易不公平。他强调道,中美之间的贸易必须平等。特朗普的公平贸易观不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能力差异,认为有足够经济实力的中国不应享有发展中国家的特权,高生产量和低关税的优势会给美国带来极大的贸易逆差,因此中国在部分商品上应缴纳与发达国家相等的关税,这种观点是无视了中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使得其在忽略中美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的同时,却无法忽视在现今贸易体系下中美两国贸易规则的不公平,过度注重中美经济发展速度差异而引起不满和焦虑。

2.2利益冲突

中美贸易合作多年内,中国从美国进口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同时收购美国公司,获得其高新技术,促进了中国的技术升级,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高新技术的垄断地位。中国正在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与美国形成激烈的竞争,使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利益受损。而中国不断吸收美国制造业资本,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经济发展势头猛烈,最有可能威胁到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于是,特朗普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企图限制中国制造业的扩张,遏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维护美国高新技术霸权以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其次,在中国加入WTO的国际贸易谈判之中,美国认为自身让步过多,未能充分保护本国制造业。而美国在对中国的货物贸易中,每年承受约3760亿美元逆差。美国政府无法忍受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国内资源不断向外流失,在中美贸易中丧失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而中国却不断积累贸易顺差,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于是促使美国政府设法保护本国制造业,实施了贸易保护措施,推行单边主义,打击中国对外贸易,以扭转贸易逆差,使制造业去空心化,从而振兴本国制造业。

另外,中国正在崛起的过程之中,经济全球化使其大受裨益,劳动力价格优势使中国在贸易中占有利地位,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刺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中国的技术升级使中美贸易关系由互补型逐渐转变为竞争型,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也对美国产生了冲击。中国最有可能成为美国未来最大的贸易竞争方,美国的强大地位受到了动摇,引起了极大的焦虑,为了打压中国的发展趋势,贸易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

3特朗普对中国贸易战本质探索

3.1第一大经济体对第二大经济体的打压

中国连续三十余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并于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巨大的成长速度和发展潜力使美国受到威胁。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其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就是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实施了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打压,以此维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保证美国的国际话语权。同时,特朗普政府也要试图借此机会证明和宣扬美国强大的实力,以在各个方面获取更大的利益。

3.2表达对WTO贸易规则的不满

美国发动本次贸易战,同时也表达了对WTO贸易规则的不满。由于无法获得利益最大化,美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WTO限制,完全不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而美日欧的零关税贸易协定使美国尝到了甜头,相比于WTO的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不利,促使美国产生了弱化WTO并大范围推广类似于零关税同盟的所谓平等而不公平的贸易规则的想法。

3.3单边主义对多边主义的挑战

自特朗普上任以后,便对外实施贸易保护政策,而本次贸易战更是美国单边主义的体现。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在当今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发起贸易战,其影响势必不会仅限于中美两国之间,会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全球。中美价值链的断裂,严重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美国发起贸易战,企图获得更大利益而破坏现今日趋完善的贸易体系,正式表明了单边主义在向多边主义的挑衅,甚至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4中国未来应对特朗普贸易战对策分析

4.1奉陪到底,以战求和

经历过六次日美贸易战的美国想用同样的方式使中国屈服,以此来确立世界霸主的地位,是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耐心。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致力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积极对外经贸合作,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中国经济的增长带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向往互利共赢,在深化合作的基础上同时解决矛盾和摩擦。而美国挑起贸易战,不仅破坏了中美合作的关系,更是对多边贸易体系的挑衅,扰乱了全球贸易市场,使全球贸易整体受损。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会暂时地损害全球价值链,但无法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倒行逆施的单边主义只会引起众怒,受到世界各国的抵制和谴责,多个国家都将对美国实施加增关税的反制措施,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不是孤身一人,而是有同样希望合作共赢的国家支持。若中国向美国屈服,相当于多边主义向单边主义低头,不仅使中国未来受到不断的针对和遏制,而且会打击深化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性,因此中国决不能认输,将积极应战。中国外交一贯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中国绝对不会屈服于外部的压力,在尽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将对美进行适当的反击,与美国奉陪到底,以战求和,在贸易战的过程中谈判协商,寻求共识。

4.2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与他国合作

中国在面对美国貿易限制时,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增加出口额以弥补高关税带来的损失,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增进沿途国家关系,构建多变贸易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对抗单边主义的挑战。

4.3争取合理解决矛盾

美国长期承受来自中国的每年约3760亿美元的货物贸易逆差,在这一点上,中国可能将协助美国扭转贸易逆差,增加能源和农产品的进口,尽力接近贸易平衡,不仅能使美国外汇储备增加,也能使中国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减少中国对美国的依存度,补充中国的能源和食物。同时,中国也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建设,积极推广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能为中国提供激励机制,提高人民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中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最终达成双赢的目标。

4.4加大技术投入,自主研发高新技术

在贸易战打响后,中国只会更加明白高新技术的重要性,注重技术创新,就一定会加大技术投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主席明白,“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想得到关键核心技术,只有我们自主研发,靠第一动力“创新”来实现技术突破,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改善经济结构并降低对美国的依赖性,以科技的进步带动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有能力对美抗争。

4.5正视竞争,共同发展

随着中国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中美势必会从互补型贸易转变为竞争型贸易,且将会长期持续下去,因此中美双方都应正视竞争,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推动产品质量、性能上升,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而打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双输,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得不偿失。中国应努力与美国达成共识,同时加强合作,通过协商解决贸易摩擦,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江曼.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7,(06):21-25.

[2]林学访.论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影响[J].国际贸易,2007,(05):42-47.

[3]乔宝华.特朗普新政下中美贸易摩擦预期风险点及应对[J].工业经济论坛,2017,(5).

[4]刘红.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趋势及原因分析——基于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的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3,(8).

[5]周佳.华人跨国企业家:中美贸易摩擦不难解决[J].中国外资,2017,(9).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本质
追根溯源回归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