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家庭氧疗和家庭氧疗加无创辅助通气临床疗效分析

2019-03-29 11:19范月平张婷高平
中外医疗 2019年1期
关键词: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

范月平 张婷 高平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家庭氧疗和家庭氧疗加无创辅助通气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实施家庭氧疗,观察组25例行家庭氧疗加无创辅助通气,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等。 结果 观察组平均每人急性发作次数为(0.88±0.11)次,对照组为(1.55±0.14)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2,P<0.05);观察组6-MWT距离(380.5±22.6)m显著长于对照组(320.6±21.5)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2,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水平为(66.0±4.85)%,FEV1水平为(1.98±0.04)L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1,4.274,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2水平为(55.7±5.0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65.6±5.84)mmHg,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4,P<0.05)。 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家庭氧疗加无创辅助通气,价值良好,值得推廣。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家庭氧疗;无创辅助通气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1(a)-0065-03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气流阻塞可导致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1-3]。该文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家庭氧疗和家庭氧疗加无创辅助通气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5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该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同意下进行,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在63~82岁,平均(74.85±6.47)岁,平均病程为(15.3±3.1)年;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在64~84岁,平均年龄为(74.27±6.34)岁,平均病程为(14.8±3.0)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家庭氧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家庭氧疗加无创辅助通气。两组患者均吸入信必可和噻托溴铵,信必可(国药准字:H20090773)320 μg/4.5 μg,bid,噻托溴铵(国药准字:H20060454)18 μg,qd,家庭氧疗2~4 L/min以下,一般3 L/min以下。观察组加无创辅助通气,吸气压8~20 cmH2O之间,呼气相4~6 cmHO2之间。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并观察以下指标:①6 min步行实验(6-MWT),让患者休息15 min,然后平地尽力快速步行,记录患者6-MWT距离;②肺功能指标: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③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PaCO2;⑤两组急性发作住院次数比较。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率(%)表示,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发作住院次数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平均每人急性发作次数为(0.88±0.11)次,对照组为(1.55±0.14)次,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2,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6-MWT距离比较

治疗前两组6-MWT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延长,观察组6-MWT距离(380.5±22.6)m显著长于对照组(320.6±21.5)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2,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比较

治疗前两组FEV1%、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水平为(66.0±4.85)%,FEV1水平为(1.98±0.04)L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1、4.274,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H值、PaO2、PaCO2比较

治疗前两组PH值、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2水平为(55.7±5.0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65.6±5.84)mmHg,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4,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两组治疗后pH值、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消瘦、焦虑、喘息和胸闷[4]。为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需要进行准确的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和血气检查[5-6]。治疗该病,需要长期家庭氧疗,每天超过15 h,要多食用蔬菜、鱼和肉类等,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7]。防止患慢性阻塞性肺病,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防止呼吸道感染;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抵抗力;呼吸功能锻炼和耐寒能力锻炼。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每人急性发作次数为(0.88±0.11)次,对照组为(1.55±0.14)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6-MWT距离(380.5±22.6)m显著长于对照组(320.6±21.5)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EV1%水平为(66.0±4.85)mmHg,FEV1水平为(1.98±0.04)L显著高于对照组(46.1±4.31)mmHg、(1.24±0.01)L,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aCO2水平为(55.7±5.0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65.6±5.84)mmHg,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付会恒等人[8]的研究中,治疗组经家庭氧疗加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平均每人急性发作次数为(0.89±0.13)次,对照组为(1.57±0.13)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6-MWT距离(383.5±22.4)m显著长于对照组(318.3±26.3)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EV1%水平为(54.0±4.46)mmHg,FEV1水平为(1.82±0.05)L显著高于对照组(45.3±4.33)mmHg、(1.27±0.03)L,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aCO2水平为56.5±5.04mmHg显著低于對照组(66.4±5.21)mmHg,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家庭氧疗加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世波, 侯建华, 于晓丽,等. 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8):5-6.

[2]  葛南海, 蔡孝桢, 肖长长,等. 无创通气对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9):248-251.

[3]  涂景梅.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再入院率和肺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12):1625-1627.

[4]  孟婷. 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疗效分析[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17.

[5]  陈黎仙. 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 2016, 35(30):24-26.

[6]  秦建强, 任倩, 苏鹏飞,等.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9):40-41.

[7]  刘仁水, 郑大伟, 唐小丽,等.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7, 23(34):51-52.

[8]  付会恒, 田亚莉, 李丽荣,等.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1):9-12.

(收稿日期:2018-10-12)

猜你喜欢
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自制简易呼吸锻炼装置在不能配合无创通气的Ⅱ型呼吸衰竭COPD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观察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指标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