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伟立
核桃缀叶螟在东北主要危害核桃,以前在燕山湖水库的核桃树上大发生,后因果农施药使缀叶螟转移到火炬树上。该虫在朝阳一年发生1代,7月初成虫羽化,7月下旬幼虫孵化,9月老熟后大部分垂丝落到树冠下地表2~3厘米及枯枝落叶层下越冬。该虫寄生植物有盐肤木、悬铃木、核桃、火炬树。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虫体长约14毫米,翅展50毫米。体黄褐色,触角丝状。复眼绿褐色。前翅色深,稍带淡红色,有明显的黑褐色内线,及曲折的外线,横线两侧靠近前缘处各有黑色小斑点1个,外缘翅脉间各有黑褐色小斑点1个,前缘中部有1黄褐色斑点。后翅灰褐色,越接近外缘颜色逐渐加深。
1.2 卵
球形,密集排列成鱼鳞状,每卵块100~200粒。
1.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40毫米。头黑褐色,有光泽。前胸背板黑色,前缘有6个黄白色斑点。背中线较宽,杏红色。亚背线气门上线黑色,体侧各节有黄色白斑点。腹部腹面黄褐色。全虫体疏生短毛。
1.4 蛹
长11~16毫米,初化蛹枣红色、黑褐色至黑色。
1.5 茧
外深褐色、内红褐色。扁椭圆形,长18~20毫米,宽8~l2毫米。似牛皮纸。茧的大小差异很大。
2 生物学特性
在长江流域每年可繁殖两代;在辽宁西部每年只发生l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幼虫在寄主根部附近的土壤3~4厘米深处结茧越冬,个别幼虫在树干的裂缝及空洞内结茧。至翌年5月末预蛹,蛹期l5~20天。6月化蛹,至6月末7月初羽化成虫。成虫多在凌晨羽化,羽化后寻雌交尾,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成虫寿命5~7天。卵多产在寄主的叶片背部,卵期7~10天。成虫白天静伏,夜间活动,在叶片上卵产。通常经2~3昼夜产卵3~5块,每块卵1~130粒不等。初产卵浅豆绿色,受精卵24小时后逐渐由绿变赤褐色,未受精卵色泽不变,卵经5~7天孵化幼虫,孵化率通常95%以上,7月中旬是幼虫孵化,7月下旬幼虫危害显见,8月中旬危害盛期。l~7龄幼虫取食量较少,危害叶肉。3龄后食量渐增昼夜取食约2平方厘米叶片,4~6龄幼虫取食量逐渐增,每天可取食5~8平方厘米叶片,一头幼虫一个生活史可蚕食20~30平方厘米叶片;幼虫4~5天增一龄,蜕皮较集中,很少有落龄的幼虫,如要落龄会被虫群抛弃孤损,各龄幼虫初蜕皮时胴体为白色,30~40分钟后渐从头壳恢复色彩;3龄后,开始分成小群或独自卷一叶危害,把叶片缀成一个筒,静止时在筒内取食叶尖端边缘的叶及脉;3~6龄幼虫不容其他同伴进入自己的独居领地,笔者试验一网两虫,互不相容,很快客居者择机跑掉。4龄后幼虫多在夜间取食、转移,白天静伏在网筒内不动,偶遇惊吓即可爬出网目落地串爬。9月下旬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寻适宜地钻入松土中或结茧,幼虫需3~5天吐丝做茧,以幼虫在茧内卷曲入眠越冬,老熟幼虫冬眠期220~230天。另外,在每年发生两代的区域,笔者2010年在南京中山陵观察到危害悬铃木的核桃缀叶螟,大致是4月中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老熟幼虫下树,经20~30天蛹期,7月中旬越夏代成虫羽化,7月下旬是幼虫孵化。幼虫危害55~60天下树越冬。
3 防治方法
核桃缀叶螟的幼虫多在树冠上部和外围结网卷叶为害,在发生少的地方,可以用钩镰把虫枝砍下,消灭幼虫。幼虫群居为害时,摘除虫包,集中烧毁。虫茧在树根旁边及松软的土里比较集中,可在秋季封冻前或春季解冻后挖除虫茧。7月中下旬初孵幼蟲期,在低龄幼虫期使用2500~3000倍2%阿维菌素乳油+600倍天达2116喷雾,或喷洒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1500~2000倍,40~50毫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