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寒松
【摘 要】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华兹华斯一直被部分学者评为消极浪漫主义诗人。在他们看来,华兹华斯沉迷于山水之间而逃避现实,消极避世。本文从华兹华斯的诗歌出发,着重挖掘诗歌内部更加本质的东西,解释其对人们起到的引导和鼓舞作用,从而阐述华兹华斯在诗歌中表现出的积极倾向。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积极倾向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231-02
一、引言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人,“湖畔诗人”的代表,曾获“桂冠诗人”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之后的又一伟大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书”。华兹华斯的诗歌和诗学理论促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兴起,推动了其发展,而他的《抒情歌谣集》更是被看作浪漫主义开端的标志。
根据高尔基对浪漫主义的划分,“消极浪漫主义——它或者粉饰现实,想使人和现实妥协;或者使人逃避现实,坠入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无底深渊中去,坠入到‘人生的命运之谜,爱与死等思想中去(高尔基,1978:162),许多学者把华兹华斯划为消极浪漫主义一派。然而,华兹华斯是否真的是一个消极浪漫主义者呢?当然不是,在华兹华斯的多首诗歌中,我们都不难看出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其中传达的积极倾向。
二、描写自然的诗歌中的积极倾向
华兹华斯一生写就了大量的风景诗,既有歌颂自然风景的,也有描绘田园山水的。华兹华斯善于观察,他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并用细致入微的手法将其展现给读者,号召人们关注身边习以为常的自然景观。他通过自然规律或景色把一些人生哲理传达给读者,让人们从中找到解决问题、治愈心灵的方式。比如在《夜景》一诗中有这样的描绘:“一大片密密层层的连绵浓云,在月色中显得凝重而又惨白;这层面纱后的月亮隐隐约约,只是缩个小小的暗淡圆盘;……一道转瞬即逝的清光惊动了沉思的路上行人……只见密云开处,露出明月和瑰丽壮观的夜天,月亮像张白帆,在又黑又蓝的穹隆里航行,后面是无数星星……”这首诗先是描绘了月亮被浓云遮住,世界一片昏暗的场景,就像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磨難,感觉前路一片黑暗,不知方向。随后诗歌写到跳出密云、撒下光芒的月亮和瑰丽壮观的夜空,此时前路被照亮,昭示着所有的困难都会得到解决,所有的挫折都将会过去。月亮被密云遮挡后又露出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现象,诗人通过描写这一场景来告诉人们直面遇到的困难,不要惧怕,未来总是光明的,将深刻的哲理包含在自然风景中,从而引导和激励人们,这是华兹华斯诗歌积极倾向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序曲》第十一章中:“巨大的山谷的胸怀,环绕四周的景物雄伟壮丽,将他们紧紧地包围……晨光向他们示爱,岩石也充满爱意,安静和谐的云彩,荒野的小溪从隐处淙淙流过,古老的赫尔维林……”这几句诗将“晨光”和“岩石”拟人化,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凸显出大自然恒久、美好和充满爱心的特质。它静谧祥和,没有喧嚣和纷争,没有名利浮华。诗人借大自然之手,重现人类最初的、最纯净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大自然中生活,定会十分惬意怡然。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诫工业社会中的人类保持本真,保持纯净的精神世界。诗人希望人类的生活永远宁静祥和,这也是其诗歌积极倾向的一方面。
三、描写人类社会生活的诗歌中的积极倾向
华兹华斯的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自然风光,另一类就是描绘人类社会及生活。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华兹华斯的内心充满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思想。在《序曲》第九章中他写道:“我相信,现在升起一种仁慈精神,什么也挡不住,将在短期内使这样悲惨的贫困不再存在,我们将看见大地无阻碍地实现它的意愿,用产品去报偿温顺的、谦卑的、有耐心的劳动儿女”。这几句诗表现了华兹华斯从人道立场上对下层人民的怜悯与同情,同时,这里表现出的自由、博爱、平等、革命思想鼓舞了许多热血人民,所以这也显示了他诗歌的积极倾向。
再如在《孤独的刈麦女》中:“看哪,那孤独的高地姑娘——形单影只地在那田野里!她独个儿收割,独个儿唱……旅行在阿拉伯沙漠的人,疲乏地歇息在阴凉地方;夜莺的歌虽受他们欢迎,却比不上这姑娘歌唱……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什么?如今人们都熟悉的东西?或者是痛苦、损失和悲哀?它们曾发生,还可能重来……我看她一边唱一边干,虽然早已听不见她的歌,那曲调却留在我心上”。诗中的刈麦女独自工作,独自唱歌,看似孤独,实际上内心却一点也不孤独。她善良淳朴、勤劳刚毅、坚强乐观,这恰恰是人类本质的精神。她一边劳作一边唱歌,用歌声抚慰着沙漠中疲乏的行人,使他们得以放松;她的歌声让人们想起曾经的悲伤,告诫人们不要忘记过去、重蹈覆辙;她的歌声也道出,人类的未来终将是一片光明的。刈麦女的歌声虽透着忧伤,却比夜莺和杜鹃的鸣叫更打动人心,更受欢迎,让那些饱受纷扰的人驻足聆听。她用歌声警示人们,也用辛勤劳作的实际行动召唤人们找回最初的精神世界,找回人类原始的本质——勤劳、崇高、奉献、坚强。
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很多作家倾向于在富人和有权势的人身上寻找永久的人性,与之相对,华兹华斯则提倡在那些淳朴的、生活于乡间的乡村人身上探求闪光的人性。他赋予诗歌中的人物以善良、坚强、豁达的美好品德,号召读者重拾内心深处真挚朴素的情感。在《坎特伯兰的老乞丐》中,读者可以看到一幅幅温情满满的场面。对于贫穷的老乞丐,没有一个人表现出轻视和嘲讽,所有人都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在不伤害他自尊的帮助下提供帮助。骑马的人会主动下马,将钱币稳稳地放在乞丐乞讨的帽子里;管理路卡的人会在老乞丐走近时立即上前打开门闩。在《迈克尔》中,读者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在《兄弟》中,华兹华斯展示了兄弟之间互爱互助的深厚亲情。通过描写这些平凡人,华兹华斯向我们诠释了爱和人性。
四、结语
华兹华斯既是自然诗人,也是人类诗人;他热爱自然,但更关心人类。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他投身在自然的怀抱,身处宁静安逸之地,却心系社会中挣扎的人们,所以,他并没有逃避生活,消极厌世。反之,他用诗歌激励、鼓舞和引导人们,让读者同他一起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和魅力。他希望消除当时人们思想上的疾病,希望人们回归最初单纯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因此华兹华斯的诗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华兹华斯.华兹华斯诗歌精选[M].杨德豫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
[2]华兹华斯.序曲或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M].丁宏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蒯莉萍.论华兹华斯的自然与救赎[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103-108.
[4]刘畅.解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J].读与写杂志,2016,13(2):40-41.
[5]鲁枢元.陶渊明的海外“自然盟友”[J].中州大学学报,2016,33(4):1-9.
[6]马克西姆·高尔基.论文学[M].孟昌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7]王萍.在解读自然中摆脱“人生之谜”的重负——华兹华斯诗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64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