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据说,网友们2018年最想撤回的操作是ofo押金。
哪怕创始人戴威接连发出贾跃亭式的呐喊——“为欠的每一分钱负责,勇敢活下去”——也难以让人信服。
实际上,ofo线上排队退押金的用户超1000万,应退押金总额在10.5亿- 21亿元。一份被曝光的资产负债表显示,ofo整体负债为64.96亿元,其中包括用户押金36.5亿元。
人人都知道,一年前還风光无限的小黄车ofo大势已去。
更重要的是,这并非ofo -家企业的至暗时刻。
中消协调查发现,70家共享单车平台中有34家已经倒闭,其中仅对酷骑单车的投诉就多达21万次,涉及金额10亿多元。
这只是共享经济行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4.9万亿元,同比增长47%,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截至2017年底,共享经济领域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31家。
自2011年以来,每一两年都有一些“共享项目”成为创新创业热点。如2011年至2013年,诞生了以在线短租为主的住房共享创新浪潮;2013年至2015年,有了资本裹挟下的网约车烧钱大战;2015年至2016年,产生了直播、短视频等知识共享的创业潮;2016年至今的短短两年间,共享单车行业从高潮跌入谷底。此外,还有生产制造共享、劳务共享、科研资源共享等层出不穷。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共有190家共享经济类企业获得融资,融资金额达1159.5亿元,分布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11个热门领域中。
然而,当2018年将尽之时,随着资本潮退去,共享经济市场正在激烈洗牌,诸多二三线品牌已濒临退场。跟共享单车行业类似的共享汽车领域,也爆发了押金难退的情况;共享出行巨头滴滴,则面临史上最严监管和巨大的舆论风暴。
是共享经济“此路不通”吗?显然也不是。
共享经济涉及面广,它凭借创新性、开放性与便捷性等优势,提升了社会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更合理利用,不仅催生了新的消费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会信任,拓宽了就业渠道。作为新生事物,它蕴藏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
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用户人数超过7亿,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7000万,其中超过lO%的就业人员来自去产能企业。
究其原因。那些倒闭或濒临倒闭的共享经济企业,往往在市场快速发展期受到资本竞逐,为抢占市场非理性烧钱补贴用户,却忽略了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改进,轻视了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升,以及和法规之间的磨合。更有一些共享经济领域,只是炒作概念而没有实质内容,如共享宿舍、共享衣服、共享雨伞等,满足的是人为制造的“伪需求”。
更何况,关于共享与传统租赁之间的本质区别,至今还争论不休。
不过,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当一个新兴行业进入平台期后,对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考验才真正开始,所以,不妨把眼下共享经济的僵局理解为平台期。
那么,各种试错就并非坏事。
新的入场者在前辈试错的基础上,或许可以把产品和服务做得更好,因为他们更知道缺陷和雷区在哪,也更知道怎样才可以少走弯路。
回顾中国40年来的改革历程,大多数创新可以归为市场自发,这其中也包括共享经济。监管部门应该有这样的历史眼光和自信,让共享经济充分试错,并引导其向更规范、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前进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