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美杰,王 捷
(福建师范大学 a.海外教育学院;b.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350117)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这凸显了习近平的民生幸福观,也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突出了执政为民的伦理目标。习近平始终将人民幸福生活牢记在心。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第一次中外记者见面会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习近平还将心中所想所愿化为实践,提出了许多的新思想和新战略,比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国梦”“五大发展”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五化”协同战略、“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等等,将人民的期盼和美好愿望落实为党和国家的实践行动,致力于将人民的希望转化为鲜活的现实,让人民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深入了解习近平民生幸福观,分析习近平民生幸福观的形成来源,有益于领会习近平民生幸福观的深刻内涵,有益于更全面系统地理解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同时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与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提供理治指导,也为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新境界打下基础。
理论来源于实践。习近平民生幸福观的形成有其自身历史依据、理论渊源、理念传承和实践基础。习近平民生幸福观是基于我国社情和国情,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际,继承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和吸收我国优秀民生思想,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复观中国历史长河,可知关注百姓生计、人民生活得到实际改善的时期,就会出现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康乾盛世。这皆是当时统治者重视民生、积极发展经济用于改善民生的成果。民生幸福观并非当代才有,古代圣贤早已有此论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生思想的最早萌芽可追溯到尧舜时期,相传掌管监狱的皋陶在舜帝时期提出“在知人,在安民”,欲将百姓管理好就是要施予其恩惠,百姓自会拥护爱戴的民本思想[4];第一个正式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是管仲,他指出一切政治活动的最终目的和评判标准是百姓;春秋时期儒家认为民贵君轻,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提倡施行仁政,天下为公,提出君者满足民众的最基本生存需要及其发展要求;墨家认为爱无等级,爱是超时空的,爱是全人类平等的,爱是互动互利的;汉代贾谊提出民无不为本的思想,认为国家要以百姓为根本,君王贤臣要以百姓为先[5],尊重爱民者实为智者;宋代理学家程颢认为,为君者治国理政应以顺民心、厚民生、安民生为本。习近平批判性继承这些重要的民本思想。传统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维护统治者阶级利益,又过分寄希望于统治者,在践行中缺乏法律与制度的支撑,结果多数体现在道德层面上。而习近平的民生幸福观出发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人为本,要为人民谋幸福,是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并且还在制度层面上做了要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为习近平民生幸福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和发展,人的体力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人的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得到合理转化和提升,人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特性得到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者关系和谐发展。具体来说,马克思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肯定了人的需要是人天然的内在规定性,存在对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需要,并在满足这些基本生存需要之后产生对医疗教育等生活需要;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认为人在满足出于自然属性产生的生存和生活需要之后,开始关注社会的公正公平性。马克思考察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深入思考人的本质属性,进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实质,批判资产阶级伪善面目。马克思客观并辩证分析人的需要,认为人的需要随着社会动态发展而变化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是初级的直接的生存需要和生活需要,然后是社会关系平等公正的需要,最后是更高级的间接需要。因此在人的生存生活需要、公平公正权益得到满足和享受之后,人的全面发展便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张通过实践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永恒的奋斗目标。由此看来,习近平的民生幸福观是在坚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前提下,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成的科学成果。习近平民生幸福观是吸收和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新境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思想,邓小平“民富”民生思想,江泽民“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思想,胡锦涛“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些科学思想为习近平民生幸福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习近平民生幸福观是对其的继承和丰富发展。
1934年,毛泽东在江西时提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的观点,“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 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6]1094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行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6]1096,强调我党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建国初期,毛泽东带领全党兴建农业基础设施振兴农业,改造工业为人民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处理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关系,同时还对教育、医疗等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寻求化解民生问题之道。他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民富,只要人民富裕了,民生问题就不攻自破。他强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合乎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党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邓小平提出一条伟大发展路线:社会主义事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思想,这样才能持续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消灭贫穷,逐步解决民生问题。江泽民高度关心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关注并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在党的十四大至十六大的三次党的重大会议中,江泽民把民生问题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专题进行单独论述。他一再强调,党的所有工作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行为准则,要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提出,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就业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并辅之相关配套措施,如建立公平正义且保障水平高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胡景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7]”,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并将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指向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理念首次得到全面系统的论述。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加大社会建设,重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获得有效保障。
习近平指出,“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 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以人民忧乐为忧乐, 以人民甘苦为甘苦,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 察民情、接地气, 倾听群众呼声, 反映群众诉求”[8]189,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与服务人民导向。很显然,毛泽东等领导人深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时刻肩负为人民谋利益的使命,他们的民生思想亦是习近平民生幸福观的重要理论来源。
习近平15岁就到陕北的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开启了7年的艰苦知青岁月。7年的上山下乡经历,不仅使习近平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更多的是真正了解了百姓的艰苦、需求,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升华,立志要“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在回答记者问及知青生活对其影响时说,让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定位是人们的公仆,要将人民的衣食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众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在知青生活期间生根发芽的,直到现在还在时刻影响着他[9]。
《摆脱贫困》单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迫切愿望,这本书记录了习近平在福建宁德近两年的所思所想所为,其所思所想所为都源自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幸福高于一切的核心理念。他提出的“四下基层”要求则充分体现了民生至上的思想。习近平向各级干部阐释好事、实事的内涵可看出他在宁德工作期间早已萌生出民生幸福观,他明确指出,好事、实事是帮助人民大众富裕,是解除人民大众衣食住行之忧,是传播社会正能量、丰富人民大众业余生活,是创造良好、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摆脱贫困》一书中记录着习近平始终牢记的一句话: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对待人民就要如同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如兄长疼爱自己的兄弟,听其饥寒就为之伤心,见其辛苦就为之悲伤[10]。习近平对人民有着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他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在多次的基层调研、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党建部署、商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等实际工作中,他始终摸索怎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好事。
习近平民生幸福观是对我国民生建设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生幸福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民生建设稳步向前推进的最新思想武器。为此,正确认识习近平民生幸福观的内容及深刻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年前, 习近平在接受国外电视台专访时曾说过,处在国家领导人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将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时刻谨记责任重大,要将人民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间,坚定不移地与人民心心相印。他还反复强调人民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要爱百姓如爱父母,要为人民谋利益,要带领他们走向美好生活,党和政府的一切行动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实实在在的好日子[1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是坚持在发展中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人民民主, 维护社会正义, 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12]。为此,他多次强调制定或调整政策措施的关键要点:紧密关注社会个体及不同层次人员的真实需求以及主观幸福感、获得感的变化,比如吃的食品是否安全,冬天的暖气是否热乎,垃圾焚烧是否有害健康,养老服务是否舒心,是否有能力租房或卖房等等实在的有质有量的需求。一切行动的成功标准在于人民得到真实惠,人民生活真改善及人民权益得到保障,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判者和最终裁判者。
没有全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小康就是要保障每个个体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小康,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为此,习近平格外强调要关心农民的生活状况。“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让国家现代化是完整、全面、牢固的,就需要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富强、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村不能缺席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必定要有农村的小康,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完整的小康必定实现了老区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为此,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消除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问题和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问题,要通过富裕农民、帮扶农民,使农业生产经营有奔头,使农民生活体面,使城乡发展同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最终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宏观方面,总书记还叮嘱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做好蛋糕”,即经济要稳定增长,而且必须是“干货”,不能有水分,必须是有质有量的增长。此外,还要“分好蛋糕”。最能充分体现其思想的便是 “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这五大新发展理念,该理念最终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共享,而这种人民共享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可见习近平在经济“三期叠加”新环境及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下更加关注全民切切实实的需求,更加注重公平效率,将全民幸福实实在在地记在心上,落在行动上。
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人民对以往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不满足于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还在文化娱乐、健康环境、发展机会、平等与尊严、公平正义等方面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习近平指出:“过去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是基本需求, 现在人民群众有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高层次的需求。”[8]362“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8]365由此可看出,习近平的民生幸福观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的统一,他的民生幸福是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既包括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还包括安全、环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满足,是指人民安居乐业并且真实享受有尊严的生活。不难看出,习近平民生幸福观的构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更便利,“舌尖上的安全”、居住条件舒适,“房子是用来住的”,生产安全;二是社会生活方面,满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需求,工作稳定、收入满意,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全民健康”;三是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满足人民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惠民政策健全;四是政治生活方面,依法保障人民广泛的权利,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五是自然生活方面,人民享受清新空气、干净饮水、优美环境。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人类社会走向进步的根本力量来源于劳动。 十八大成功闭幕翌日,习近平提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次年元旦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人民谋福祉的美好事业,亦是需要通过付出智慧与力量实现的艰辛事业;接着,他寄语青少年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基于长期不变的基本国情,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需要每个人为之勤恳劳动和艰苦奋斗。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美好梦想,才能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才能铸就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及创造性劳动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最终达到人民幸福的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与人民的幸福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人民辛勤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和美好生活的梦想是靠劳动奋斗得来的,是靠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习近平还引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古训,说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辛勤劳动,并且要脚踏实地,敢于善于创造。这一宝贵思想,正落实在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行动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成就举世瞩目,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指出,新时代的民生问题不再局限于低层次、单一化的衣食住行,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居住环境、公共安全乃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内容,与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劳动权、平等权等生存与发展权利密不可分,物质上与精神上兼具的高层次、全方位的民生问题。为此,从社会成员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利益问题入手,要稳定民生财政支出地位,为民生幸福提供物质基础;要做实善治理念,充分实现民生幸福的必备条件——民主与自由;要创设良好生态环境,为民生幸福提供生态条件。
民生财政支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生建设的效果,关系到党和国家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范围和程度,事关人民生存和发展等权利的充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依赖于民生财政支出。为此,第一,适度提高民生财政支出比例。经济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制度的规范化,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的客观要求需要适度提高民生财政支出比例。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大,但也长期面临着因人口基数大、底子薄而人均GDP不高,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再者,在新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新常态的国内经济大背景下,民生财政支出有必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社情,适度增大支出规模。第二,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结构。民生财政支出应继续向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及薄弱环节倾斜。社会保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是民生财政支出的重点方面。2019年全国仍有1 000余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未富先老”问题严峻,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存在很大缺口。扩大社会保障支出,必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持续投入的关键领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与人民福祉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就业状况不断得到改善,2017年城镇失业率创造了2002年以来的历史新低点,就业形势整体良好。但随着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变革,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政府应多管齐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和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帮扶下岗工人和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第三是提升民生财政支出绩效。健全和完善民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提高民生财政支出使用效率。建立民生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体系,以提高人民福祉为战略目标,并将其化为可量化指标和绩效目标,通过民生支出、过程监控管理、民生效益三个维度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用好管好民生支出,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人不仅有诸如饮食、住房等基本物质需要,还有政治需求。要使人民充分享受到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充分保障人民诸如选举权、参与权、平等自由等基本政治权利是极为必要的。就一般情况而言,人民在政治方面的诉求集中于自由和民主两方面,政府既要确保人民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可以自主表达个人意愿及需求,又要完善民意与需求表达的渠道及有效参与政治生活的机制。自由和民主与民生幸福紧密相关,是人民享受幸福生活的基本政治保障。因此,政府要强化善治理念,做实善治理念,进行公共政策决策时应将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焦点纳入考虑,让人民自由参与到目标决策和实践过程中来。只有目标的决策与实施得到人民的赞同与支持,才能充分彰显其民主的真实性。并且对人民的诉求要及时且负责地回应,不得随意拖延或“冷处理”,还应当不定时地积极向人民解释政策、征询不同意见及答疑解惑,回应的力度越大,人民的公共价值就越大,存在感就越强。研究表明,在执行政治程序的过程中,对人民偏好愈是严肃关注,人民的幸福感愈强。总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历史阶段,各种矛盾交叠共生、错综复杂,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水平,政府要争做贤明者、引领者,在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层面既要推进协商民主,将权益分配坚持贯彻于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又要防止偏差,保证人民的民主与自由全面真实地得到体现。这不仅是政治优势的增加和扩大,也是人民幸福感的增量,更是质的提升。
人总是不满足的,总是存在不断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综合,是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及精神需求等方面的实在复合。假若生态环境清新绿色,那么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生命健康可以得到良好保障,而且还可由此带来审美享受和快乐感,让人民的精神层次得到不断升华。习近平曾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最为公平的公共产品,亦是最具普惠性的民生福祉。对于谋求生存的人来说,金山银山是不能代替绿水青山的,因为绿水青山是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即便是挣得金山银山,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都是有问题的,又何以称得上幸福[13]?还明确提出“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14]。为此,加紧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和谐运转是实现民生幸福较为关键且迫切的要求。政府要制定环境政策,加紧推动环境立法审议,积极宣传环境保护,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吸纳和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意见,推动生态环境绿色治理,让人民享受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享受清新自然的空气、清洁干净的水源、绿色新鲜的食品等,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安全感和满意度,促进幸福感的升华。只有将以往注重追求财富增长的社会发展目标转向追求财富增长与生态环境并重时,人民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只有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人与自然互为依存和谐发展,人民才能享受长久稳定的幸福;也只有尊重人民的环境诉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求,向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人民才能实现幸福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