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涛
(广东药科大学 医药化工学院,广东 中山,528458)
文化认同是“文化”和“认同”的复合语。在对“文化认同”进行研究前,有必要对“认同”这一专业术语进行探讨。“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之意。在英语中,它通常被译为identity,具有“身份”和“同一性”的双重含义,即对“本身”“本体”的身份认知和与“他者”“客体”的“一致性”和“相同性”。一般来说,“身份是指某一个体或群体对自身的某些社会属性,以及这些属性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的判断,例如性别、种族、职业、宗教身份等等”[1]108。身份与认同在本质意义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主体通过自我认同的过程,实现对自身身份的建构。在汉语的语境中,身份与认同是两个不同的词语。首先,两者的词性不同。身份是名词,指某人的社会地位;而认同是动词,指某人的某种承认、认可和赞同。其次,两者强调的主客体不同。身份强调的是主体的客观属性,也就是一个人的身份是客观的,并且是外部所赋予的;而认同强调的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与价值意愿。身份与认同的相同之处在于,对身份的确认本身就意味着某种认同。
国外学者对“认同”的理论建构起步较早,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首先从心理层面对认同进行了研究。他首先将“认同”作为概念来使用,用来意指“一个孤独的人如何在发现自己和赋予个人以意义时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简单地说是指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同一感”[2]1194。从1897年到1933年,弗洛伊德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认同问题,并对认同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研究[3]123-125。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将弗洛伊德的认同概念加以改造,使其成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学科体系。由此,埃里克松的认同理论被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等研究领域广泛使用。除了身份认同,“认同”还可分为政治认同、经济认同、文化认同,以及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学术话语与范式的引入,我国学者也逐步对“认同”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从最初的概念探讨到与认同相关的理论研究。国内关于认同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心理和社会层面的探讨。如心理学上的文化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依附;而社会学层面上的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属社会角色或身份的确认,以及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共享[4]7。
随着对“认同”理论研究的深入,国内学术界对“文化认同”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为国内第一本关于文化认同的学术专著——《文化认同论》对文化认同的基本理念、内涵、功能以及文化认同对于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文化认同中的个人认同和群体认同,以及民族认同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民族是普遍的人类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内部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核心;二是对共同体文化的认同本身就是民族文化认同。李白鹤[5]101-104认为,文化认同作为社会个体的文化归属和价值支点,成为维系群体秩序的“黏合剂”,是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深层次基础。詹小美认为,文化认同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同一民族的文化认同;二是同一信仰的文化认同;三是同一文化圈即同一文明的认同。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文所研究的“文化认同”,是指处于同一民族和国家内的个体或群体对长期生活在其中的文化身份或地位的认知、承认、认可和赞同,并由此产生对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归属意识,获得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过程。因此,文化认同不仅关系到个体或群体自身的身份定位和价值立场,而且关乎到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标识和文化价值谱系,从根本上指向国民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不仅影响到个人对自己所属文化身份的认定、在社会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还影响到个体或群体在民族和国家中的地位,以及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的强化意识和归属意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这是对文化认同的重要冲击与考验。由于同一民族、国家内部自身文明发展的转型和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民族文化的身份和角色危机及其民族文化认同的复归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在当今多元文化和价值冲突的时代,文化认同是关于自我民族身份的确定和精神意义的建构,是一个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彰显了极其重要的价值意蕴。
首先,文化认同的理念彰显了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是民族和国家深层的自我,其独特性和内聚力是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相区别的关键所在。作为民族和国家的理想、信仰、观念、符号、记忆和价值的文化体系,正是通过自身的独特个性、凝聚力和向心力感染和激励着民族个体或群体。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民族成员对自身所属文化心理上的归属感和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可上。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从某种角度而言,民族和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价值观的竞争。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只有其民族成员高度认同民族文化样态、文化模式、文化精神,最根本的是认同民族文化价值并形成强大的民族文化共识,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为,并转化为对民族和国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的肯定和自觉践行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文化认同的理念彰显了社会成员之间基于共同文化价值所产生的一致性。一般而言,长期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个体,主要通过形成共同的物质基础、生活方式、行为模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诸多文化要素,最终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延续归根结底在于民族成员所形成的共同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民族文化以情感、规范、目标为导向,切入民族生存的客观与实际,展现民族发展的血脉与相承,推进民族这一特定人群本质力量的对象化。”[4]1而民族成员文化上的高度认同,可以发挥其在凝聚社会共识、保持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形成价值共识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最后,文化认同的理念彰显了个人或群体对自我所属精神家园的建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认同是指“某一个体或群体对长期生活其中的某一文化体系的感知、定位、认可和评价”[1]112。因此,从微观层面,文化认同牵涉到个人的文化取向、身份定位和价值立场;而从宏观层面,文化认同牵涉到由无数个体所构成的文化群体,即民族文化成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身份标识和价值定位。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维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正是依靠民族共同的精神和价值组成了复合民族文化共同体,民族文化认同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处于民族文化中的个人或群体,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认同直接表征着民族成员个人或群体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和充分肯定,标志着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认同和身份认同[6]79-82。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在于文化价值的自我认同与坚定信念。文化认同的核心在于文化价值认同,在于民族成员对自身文化自觉的价值认同。因此,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具有价值指向上的一致性和契合性,是我国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实现的关键环节。
文化认同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思想上的归属意识。归属感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或组织,产生自豪和亲切的情绪体验过程。通过文化认同所产生的归属感,“逻辑性地包含了从‘我’到‘我们’的扩展,以及‘我们’与‘他们’的区分两个阶段”,并且“与他者比较的‘我’与‘我们’‘我们’与‘他们’,表征着个体成员民族归属感形成的过程和结果”[4]17。通常而言,文化认同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而精神文化是文化构成中的核心要素,可以说文化认同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所在。精神文化所包含的思想意识、精神理念、文化心理、民族感情、文化价值观等诸要素,其特性都是围绕着文化认同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文化认同,才能让民族成员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和精神寄托,进而产生一种文化认识上的自觉意识。通常而言,“所谓自觉是指人们的自我意识高度成熟,能够对自己的存在、各种责任担当、处置各种关系和问题的能力状况,以及对自己精神成熟度的高度认同的状况”[7]14-19。而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先生的理解,“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8]5-14。因此,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表现了民族成员对自己的共同体所拥有文化状况的理性认知和高度认同,彰显了民族文化认同的目的。文化认同首先要达成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上的高度认同对于文化主体实现对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理性地认识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文化自觉的第一步[9]126。因此,文化认同为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担当的实现,也就是文化自觉并进而实现文化自信,提供了文化意识上的认识前提和归属意识。
文化认同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价值上的指向性。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来看,文化认同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之间的中间环节。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个体或群体产生文化上的高度认同,强度不断增加,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4]17。具体而言,文化自觉凸显了主体对民族和国家文化意识的觉醒和一般意义上的认同,而文化自信则更多地体现了主体的文化主张与高度的文化认同。在此联结的过程中,虽然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所体现的认同强度存在差异性,但是文化认同的方向或目标是指向文化的价值本质的。从本质上而言,文化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所在。具体来说,文化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某种文化样态、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在价值立场、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上的肯定、接纳和认可,是人对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的定位和定向,是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境遇的能动反应”[1]113。因此,文化价值认同并非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静止地存在,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并且其最终通过对民族和国家文化相对应的价值关系,产生关于文化的价值观念,彰显作为民族和国家社会成员的价值自信。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民族和国家文化的清醒判断与态度选择,彰显了民族成员在文化态度上的价值自信。价值自信的获得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科学性;二是价值性;三是情感性[10]3-6。因此,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文化的价值自信在价值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和同一性,从此层面上进行分析,可以说文化认同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文化价值上的指向性。
文化认同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社会实践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思想、观念、意识等文化现象都是人们物质实践活动的产物,以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都来源于社会的物质实践活动,因而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文化现象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领域才能得以确证。因此,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实际上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11]29,都只能从现实的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中寻找其发生的根源,观念形态的文化在本质上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即观念形态文化的历史只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物质活动的观念表现而已。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中,也再生产着文化本身。文化发展及其形态的变更,归根结底依赖于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实践。
从历史上来看,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和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文化认同的实现过程彰显了作为一定民族和国家的社会成员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可,以及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的确定。文化认同按照其实现机制通常可分为自然认同和强制认同[12]71-84。无论以何种方式实现对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都体现了民族成员在文化的社会实践中积极参与包含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等自觉内化的过程,并将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规范和目标自觉地转化为民族成员的日常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体现为对民族和国家文化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这个角度而言,民族文化的认同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社会实践基础。
文化认同彰显了个体或群体对长期生活其中的文化体系的感知、定位、认可和评价,关系到个体或群体的身份定位和价值立场。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实现关系到大学生对本民族主体文化的身份识别和归属意识,是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和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并在实际行动中支持并自觉弘扬本民族的主体文化。
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重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文化领域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首先表现在主流思想文化日益“去中心化”或被边缘化。在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往往存在着主流的思想文化体系和非主流的思想文化体系。主流的思想文化一般是在经济和政治上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所占有的思想文化。社会主流思想文化作为文化的上层建筑,是对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和关照。伴随着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界限”正逐步被打破,社会的主流思想文化在碰撞与交流过程中,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正逐步被改变。如“后现代主义”思潮正解构传统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和“淡化意识形态”思潮仍占有较大的市场和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其次表现在青年群体盲目模仿甚至认同西方文化。当代西方文化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上发展起来的,其主流价值观中包含资本主义社会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内容,是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其价值理念契合了当代青年学生向往自由、平等、民主等心理和性格特征。因此当代西方国家妄图将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植入广大发展中国家青年心中,具体体现在青年大学生受到西方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对中华民族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等价值观产生了怀疑甚至认同危机。实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成为时代的课题。
文化认同并非一种抽象的观念或固态的存在,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一般而言,可以把人类的文化认同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即前认同期、认同形成期、认同融合期、认同趋同期和认同大同期。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通过文化的自然认同、强制认同和理解认同等形式,对某种文化形成对应的价值关系,并产生关于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这种文化价值观念对主体的文化价值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因此,文化认同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认同,包括文化价值观念认同和文化价值实践的认同。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是指当代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上对本民族和国家所属文化产生归属感,进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对本民族和国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体系、精神结构进行不断的内化、保持与发展。在个体层面,它是当代大学生个人对民族和国家文化样态、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倾向;在群体层面,它是组成大学生群体的每个个体间的文化价值共识。
首先,增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培育,建构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以和为贵、友爱和睦、诚实守信、忠心报国等价值取向在今天仍具有顽强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资源,赋予其当代社会的视野和话语表达,将会给今天的青年文化价值观教育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实践中所凝聚起来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因此,在当今信息多样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境遇下,家庭、社会和学校应积极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坚持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需要在思想和实践层面上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观念,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认同感,继承革命先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增强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确立当代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是决定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否稳定的关键性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为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科学把握其背景、内涵、特征和意义,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其价值理念的自觉认知和情感上的高度认同;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于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外化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理解与认可,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的认同,引领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符合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和行为。
最后,增强对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交流与汲取,形成当代青年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国际视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信息多元化,人们的交往、文化与信息的交流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形成了更多共同的文化,同时也形成了更多共同的文化认同,这一切为人类更多更广泛的文化共识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而言,当代青年大学生在认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在文化交融过程中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并经过文化上的认知、反思、批判和融合过程,形成一种关于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系,显而易见这种体系包含了异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并且,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大学生群体也会在民族文化认同中增加新的内容,从传统的确立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发展到文化交融时期对异质文化合理成分的吸收,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认同。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具有一种全球意识和视野,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作为一种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形态,一方面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自由权利,同时将其他民族文化作为本民族文化发展和认同的参照物,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贬低自身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发展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中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