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自信研究:一种国际比较的框架设计

2019-03-29 00:58周建锋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维度道路

周建锋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3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有学者就指出,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3],是对当前道路发展的清楚认识、对道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4]。中国道路自信源自于历史的正确选择和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5-6]。中国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这些理论的科学性也是中国道路自信的重要依据[7]。中国道路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正确的阶级立场,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中国道路的依据之一[8]。整体而言,国内的研究对中国道路自信的依据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但还是基于自身视角的比较,中国道路自信还需要和其他国家比较。在和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和当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际比较中,才能彰显出中国道路的独特魅力。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思想、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与此同时,尽管中国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在不断加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对中国道路的质疑、否决的声音也尘嚣日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弗朗西斯·福山[9]就提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认为中国最终要走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必然要“被西方资本主义所征服”;托马斯·罗斯基[10]发表了《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认为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有太多的虚假成分,虚假的背后暗示着中国即将崩溃;章家敦[11]的著作《中国即将崩溃》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沈大伟[12]发表了长文《即将到来的中国崩溃》,断言“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已开始进入残局”;尼克·奈特[13]认为,中国道路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从性质上不是成功的变革。总之,西方这些学者的研究站在自身发展道路上去评价中国道路和发展,在他们看来,只要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就必然崩溃,言外之意,就是中国道路必须改旗易帜。由于中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声音有一定的拥簇者。但中国道路的优劣不应是基于自身标准来评价,而是应通过更为客观的标准来和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进行比较,唯有如此,才能对“中国崩溃论”等悲观的观点给予强有力的回应。

二、国际比较与中国道路自信的逻辑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在理论上体现了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这是中国道路自信的理论底气;中国发展的历史也已验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历史的事实给了中国道路自信的理由;中国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是道路自信的坚实基础。但这些道路自信的依据都存在一个问题,即道路自信只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逻辑证明。尽管从历史来看,中国发展很快,也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仍是对自身过去和现在的比较。道路自信不是故步自封的,道路自信在于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比较中,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中国道路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首先需要通过国际比较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由此拉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的序幕,尽管探索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曲折和错误,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仍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另一个事实却摆在我们面前:中国与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仍存在诸如科技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也就需要在理论上回应中国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道路和其他发展道路在当今世界是共同存在的,道路自信应该表现为中国有勇气和自信与其他发展道路进行竞争,是经得起国际比较的。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道路自信需要避免产生自负心理,即在国际比较中,只看到自身的优点甚至放大自身优点,不愿意看到和正视自身的缺点,从根本上排斥其他发展道路,对其他道路的优点也一并加以否决。通过国际比较,既能清晰展现中国发展过程的优点,为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指明向前的方向,也能通过国际比较,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不断改进这些不足和短板,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动力,才能在动态中表现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从根本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在当今仍需证明为什么“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三、道路国际比较的三个维度

从不同国家发展道路的性质来看,大体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道路,而且大多数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道路比较的目的是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从根本上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通过国际比较增强中国的道路自信。当今世界上各国发展道路及模式较多,这就涉及到和哪些国家的道路进行比较的问题。但和所有其他国家道路进行比较,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国际道路比较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其他国家进行较。进一步来讲,还涉及到如何进行比较的问题。道路比较需要从三个维度展开。

第一个是时间维度,即在道路确立的时间点不同的国家之间比较。从时间起点来看,许多发展道路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道路确立时间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时间并不相同,从而在发展水平和程度上也必然存在一定差距。如何看待这些差距?这些差距是否验证了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从历史角度来看,1566年荷兰爆发的尼德兰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首次变成现实;1936年苏联通过的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从两种发展道路比较的时间维度来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起点不一致。在当今,作为最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1956)相对于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1776)晚了近两百年,由此,中美两国存在的差距并不能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世界层面战胜了社会主义道路。当然,并不是要回避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特别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比较,恰恰相反,中国道路自信要在和这些国家的比较中满足一个条件,即中国的发展和这些发达国家存在不断缩小的态势,而且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当这一条件不满足时,即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时,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和中国道路自信也就无从谈起。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由于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相对较长,也必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这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向。

第二个维度是空间维度,即时间起点一致的国家之间的比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时间起点来说,国际比较需要找到一个在这一时间点上的比较对象,即这些国家在这一时间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显然,在这一时间点上,走上资本主义国家相对较多,中国也不可能和所有这些国家进行比较,中国道路的比较对象需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和我国比较相近的典型国家可以选择印度。首先,同为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有着较多的相似背景,如两国接壤,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其次,两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且都经历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掠夺;再次,两国都是人口大国,而且建国的时间较为相近(印度建国时间是1950年)等。整体而言,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在时间起点上是一致的,唯一的差别在于印度在建国后逐步践行了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中国在建国后(1956年)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即道路的不同是影响两国发展的最核心因素。当然,中国道路自信本身意味着中国发展在整体上要比印度好。通过比较,不仅更加明确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优势,证明中国道路的优越性,为坚定走中国道路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尽管印度在整体上发展不如中国,但在某一局部可能发展比中国好,可以为完善中国道路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第三个维度是时空维度,即和由社会主义道路转换到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进行比较。当今中国取得了一些较为突出的成绩,但也需要回应一种观点,即中国道路只是特定时期的合适选择,超过这一时期,中国道路必然也要由社会主义道路向资本主义道路转变。尽管历史已经证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但那是基于那个时期的选择。宣扬改旗易帜的试验的观点存在一个可怕的陷阱。借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关于路径依赖的观点,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轻易走不出去。当无法验证改旗易帜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这一事实时,一旦进行中国道路改旗易帜的试验,出现倒退和发展不如意的时候,惯性的力量也会使得中国无法从资本主义道路退回来。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是,是否有国家进行过类似的试验。如果存在这样的国家,通过在试验前后的变化对比,来验证改旗易帜的实际效果。如果这些试验的国家并没有出现较好的效果,我国就没必要进行这种试验,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社会特色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更应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同理,也需要选择最典型的由社会主义道路向资本主义道路转变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这样的样本较多,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如果要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国家,俄罗斯无疑成为最合适的样本。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是否获得了比苏联时期更好的发展,决定中国是否需要进行此类试验。而事实是这些改旗易帜的国家并没有获得较好的发展甚至出现了严重倒退。依据反证法,证明了应该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

四、一种道路国际比较的设计

每个国家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既在某一方面比另一个国家做得好,也必然在某一方面存在缺点。如果只是焦聚于某一个方面,那么也就无法去评价一种道路的优劣。例如,A国经济实力整体实力比B国家强大,那么B国也有可能在经济的某一个方面比A国做得好。也就是说,道路比较不能针对某一个点,而应该是整体性比较,整体性评价也需要找到客观的尺度和标准。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道路本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得以具体化的载体,不同道路选择带来的发展绩效也必然通过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显示出来,历史与现实中很多国家或地区发展差异的根源也可以用道路选择去解释。即一种道路带来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三个维度来进行比较。

道路比较还有一种视角,即基于逆向思维的问题意识进行比较。从比较的目的来看,是为了阐述中国道路自信。但同时,也需要思考当今为什么有部分人对中国道路不自信?从问题意识来看,对中国道路不自信必然是中国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如果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和矛盾,自然也就没有理由对中国道路不自信。如果进行道路比较的国家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甚至比中国还突出还严重,就说明这些问题和矛盾可能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性问题,企图通过变换道路和发展模式来解决中国当今的遇到的问题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没有理由不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

总体而言,道路比较也需遵循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的方法。一方面,要分别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性比较,从整体性上去把握中国道路与其他代表性国家的优缺点;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局部性的重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现状,从反面论证中国无法通过道路转换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道路比较能论证中国道路自信的依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与其他代表性国家相比较,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整体性指标都表现出不俗和更优的成绩;其二,中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与中国进行比较的国家中同样也存在,甚至还更为严重。因此,在比较不同道路发展状况时,既需要比较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也需要分别分析中国当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分析其他国家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考察经济、政治、文化也需要相应的衡量的整体性指标。从经济发展来看,可以用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来衡量,与此相对应,可以用GDP的增长率和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绩效的解释变量。政治发展是描述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的变迁过程,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一个多变量的体系,其中公民权利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核心的衡量标准[15]。由此,以公民权利的实现程度作为政治发展绩效的解释变量。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一般也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去评价。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教育,但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简单来讲,教育水平越高,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效率也就越高。从某种程度来说,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一国文化水平的高低,由此将教育水平作为衡量一国文化发展绩效的解释变量。

当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国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也为滋生中国道路不自信意识提供了土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2]17,不平衡不充分是当今中国主要矛盾的主体一方,在经济发展方面主要表现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2]9从政治发展状况来看,中国民主政治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人民网2019年的“两会调查”中指出,过去17年,“反腐”基本上年年关注的议题,其中8次成为最受网民关注的热门话题[15]。民众对腐败的关注,既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党中央近年来大力反腐给予了极大认同,同时也说明这是中国当今政治领域表现出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国民素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得到较大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大师和文化作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国民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这既表现为中国教育水平还相对较低,也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增强自信。

五、结语

在世界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既有发展状况和程度比中国好的国家,也有发展状况和程度不如中国的国家,坚定中国道路自信需要一个严格的学理性证明。从经验事实来看,作为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两国的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与中国起点一致的典型国家印度比较,中国发展状况明显优于印度;和进行改旗易帜的典型国家俄罗斯的比较,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发展状况不尽如意。整体而言,中国道路自信满足了国际道路比较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时空维度等三个维度的条件。但这只是从经验事实,还需要进一步展开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具体而言,围绕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三个指标,并结合中国当今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既能证明中国道路选择的准确性,为道路自信提供相应的依据,也能在比较中发现中国发展的优点和不足,为坚持和完善中国道路提供明确的方向。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维度道路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