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睿卓,李嘉华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不仅是促进学生交流、承载公共活动和自发活动的功能开放空间,还是营造文化意境、传播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空间,具有串联校园各功能组团和空间育人的重要功能。但是大多建成后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并未实现规划设计的既定目标,一些空间环境幽雅却无人问津、被迫闲置;一些空间功能被更换、被迫改造;一些空间环境优美却鲜有学生滞留游憩等,空间利用与规划目标背离,既没有实现空间规划目的,又造成建设资金大量浪费。
西南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于2000年,建成后的校园在高等大学新校区扩展中不失为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是同样存在许多公共空间被异化的现象。其公共空间规划结构为:一心、两带、三面、多点。一心以“科技之光广场”和“九洲湖”为校园公共中心,两带是指校前区开放景观带和龙溪堰滨水活动带,以“师德广场”、“校训广场”和“观湖台”构成三面,在运动场、学生公寓、游泳馆、教学楼、学生食堂等有多点公共空间(图1)。2003年建成使用后大部分公共空间规划时的目的,但是有一些却出现异化。
2.2.1 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及功能调查
西南科技大学校区典型公共空间区位功能规划见表1。
作者选取上述五个公共空间,采用百度热力图的方法,显示访客所在的地理区域总体被访问量在划定区域内占比情况(图2)。随着热力图颜色深度逐渐加大,该地区人口活动密度也逐渐增大。
同时采用实地定点调研方法,在固定时间段观察统计各个空间内的活动类型及所占的比例(图3)。
图1 西南科技大学新校区主要公共空间规划
图2 西南科技大学局部百度热力图节选(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图3 公共空间内活动类型及所占比率
2.2.2 调查结果现象分析
通过百度热力图可以看出,在不同时间段各个空间学生的访问量是不同的。总体来说:在上下课时间段游泳池周边公共空间的访问量均高于师德广场与校训广场,且基本保持不变。午餐时间段游泳馆周边公共空间虽然仍有较高的访问量,但远低于餐厅、宿舍等学生私密空间。
同时实地定点调研分析可以看出,所选校园公共空间整体学生访问量偏低,使用人数较少,部分公共空间存在闲置,无人参与的状况,例如师德广场与校前区景观带,在实际调研过程鲜少有人逗留,只有19∶00过后有1~3位退休教师步行通过;其次,在仅有的校园公共空间活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活动类型为通行,没有实现规划过程中对校园公共空间作为学生教师进行非组织活动的功能定位,例如师德广场与校训广场最主要的功能是交通通行,作为老师同学们去往东八演播厅、中心湖等地的经过地,占据整个活动类型的96%;最后,校园公共空间中出现了停车、商用等功能且占据较大比例,偏离了规划目标,造成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异化,例如游泳馆旁休闲广场停车及商用活动行为占据学生行为活动的46%,通行活动占据学生行为活动的47%(表2)。
表1 典型公共空间区位功能规划
表2 典型公共空间利用与规划对照
根据上述调查对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观湖台实现了规划时的目标,但其余四个公共空间均出现明显异化。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规划时失策造成的。总结造成公共空间异化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空间位置。根据百度热力图可以明显看出,凡位于校园中间地带、靠近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运动场的公共空间抵达容易,聚集性好,人员活动量较多,而处于校园边缘地带、交通过经地、不能形成空间回路的公共空间目标性差、路径远、人们的活动量偏少。游泳池周边公共空间与校前区空间景观带、师德广场形成鲜明对比:游泳馆周边公共空间位于校园交通次干道旁,且靠近宿舍、食堂、运动场、快递寄取点,人流量较多;校前区景观带位于学校边缘地带,虽靠近交通主干道,但均为车行道,因此逐渐成为校园交通经过地,其次附近虽然有教学楼、体育馆等场所,但由于常驻学生较少,很难带动该空间活力,实现其规划功能;师德广场位于学校交通主干道附近,靠近教师公寓,常驻人口较多,但由于同样靠近中心湖景观节点,所以沦为交通过经地,逐渐丧失其活力。
(2)空间关联。根据百度热力图可以明显看出,凡是与周边空间关联度越高、公共活动行为越聚集的空间,人员活动量较多,空间活力越强;反之、空间关联度越弱、空间功能单一的公共空间人员活动越少、越容易被异化。游泳馆周边公共空间与师德广场、校训广场形成鲜明对比:游泳馆周边空间靠近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快递寄取点,同时自身具有课前集散功能、商品买卖功能及休闲娱乐功能等多重作用,充分发挥与周边空间的联动作用,实现其规划功能;师德广场、校训广场与周边宿舍楼的关联性较弱,其非组织交往活动的功能极易被周边中心湖、七彩柱广场取代,所以极易发生空间异化现象。
(3)空间舒适。舒适的公共空间能够吸引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人来这里活动交谈。而舒适的校园公共空间对老师和同学们有足够的吸引力来进行学术沟通和活动交流。空间舒适包括:适宜的空间尺度、利于交谈的人性化设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人们对于流动的水、翠绿的树、曲折的路、可休息的座椅、平整干净的地面等具有一定的亲和性,在这样的空间环境里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更有助于凝思与交谈。
(4)空间设施。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公共空间基础设施越完善、考虑越周到、细节越精致,提供的服务越完备吸引到的人流量越多;反之,基础设施不完善,对空间环境维护不到位、空间小品有残缺、空间铺装损坏,则导致该空间对人们的新引力逐渐降低,最终被异化。
为了避免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异化现象的出现,在进行规划过程中,要“坚守育人本质,回归空间人本,落实功能需求”,充分认识到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规划与城市或小区空间规划的本质不同,而不是一味地沿袭城市或小区的的思想,讲究构图、追求图式、主观臆断,没有意识到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服务对象是老师和学生这类特定群体,大学校园公共空间需要满足老师教育教学的需求,重点强调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回归大学教育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功能。所以规划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大学教育,了解学生需求,实现空间育人。
3.2.1 教育专家参加规划设计
在进行校园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公共空间异化的现象,需要我们在规划初期充分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及建议。校园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需要满足现代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教育工作的施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避免出现由于公共空间不能满足校园教育活动的施行而造成的空间异化及空间二次改造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
3.2.2 学生代表参与规划设计
在进行校园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规划初期赋予该空间的功能主题,需要我们在规划初期对学生代表进行相关咨询讨论,充分了解当代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满意度,使得规划设计的公共空间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对于校园空间的利用率,避免出现空间闲置异化现象。
3.2.3 规划人员整合
在听取教育专家和学生代表关于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规划的意见及建议之后,提出满足教育专家、学生等需求的空间布局、空间主题、空间形式、空间方案的初步构想,然后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多次优化,充分与教育专家、学生沟通交流,把自己摆在空间系列中反复模拟体验、推敲调整,将空间位置、文化定位、形态格局、功能定性等确定下来,避免公共空间异化现象的产生,实现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育人功能。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实现最初规划设计时对该空间的功能定位的要求,从而被闲置或更改功能的现象逐渐增多,我们可以通过规划前期教育专家参加、学生代表参与、规划人员整合,从合理规划空间功能位置、增强空间关联、提高空间舒适性来增加校园空间吸引力,提高校园空间活力,实现校园公共空间育人的功能,最终避免出现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异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