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维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南平,353000)
睡眠的好坏是体现人体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其中睡眠能够有效使生命得到维持,是一种必须的生理需求,也是机体能力的一种表现,睡眠能够有效使人们的体力得到恢复,巩固人们的记忆,但是很多患者在患病后睡眠质量相较于正常人来说较差,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1],为了能够使患者的睡眠得到有效地改善,本文主要以哮喘住院患者为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和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被诊断为哮喘患者100例,排除精神异常、患有重大肾、心、肝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56±4.56)岁,平均病程(7.54±3.12)年;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43±4.12)岁,平均病程(8.01±2.25)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其中主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入院检查,对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监测,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日常护理等,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哮喘疾病[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该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有哮喘的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例如产生焦虑、暴躁等心理情绪,护理人员要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采用交流、听音乐、散步等方法,使患者的焦虑、暴躁情绪得到缓解。2)知识宣教:哮喘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对自身疾病的患病因素不了解,对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不清楚,从而会产生恐惧心理,拒绝治疗,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此类现象,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者的患病因素、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不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且在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所提出的各方面疑问,护理人员更需要耐心,逐一为其解答。3)睡眠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晚上9点以后禁止探望患者,并且将病房的白织灯调整为暖黄等,使患者得情绪得到稳定,同时要严格控制病房的温度、湿度,降低外界对患者感官上的刺激,避免发出较大动静。在护理过程中,还要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在睡前看太久的电视或者书籍、手机,导致患者因兴奋无法入睡。4)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建议,避免吃具有咖啡因的食物,同时吃一些具有安神的食物,并对患者进行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补充[3]。日常饮食做到三餐按时,且减少对辛辣、过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率和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显效: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生命体征稳定;有效: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各项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无效:上述无改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其中60分为睡眠质量一般,85分以上为睡眠质量良好。
2.1 2组患者护理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7/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39/50),观察组的护理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护理效率的比较[例(%)]
2.2 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为(63.28±5.56)分,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为(89.42±4.28)分,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为(64.34±4.27)分,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为(79.34±4.95)分。观察组护理后明显优于对照组(t=8.748,P=0.031<0.05)。
睡眠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针对哮喘病患者来说,更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况,使患者的体力得到恢复和储存。一般来说,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除了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以外,还与环境因素、患者的心理状况、饮食情况等有关,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当着重加强患者生理、心理、环境的护理[4]。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目前医院在对哮喘患者进行住院治疗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护理方法,该护理方法主要是针对哮喘患者在临床上睡眠治疗较差而制定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生理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病情,降低患者焦虑、暴躁、抑郁等情绪,有效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配合度,并使患者养成自我护理的习惯,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能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5]。
综上所述,针对患有哮喘的患者在本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使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并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缓解因睡眠治疗下降而引发的各项症状,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均得到良好的护理,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