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
【摘 要】众所周知,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仪式,是一个具有超高研究价值的民族。“三月三”作为壮族民俗仪式中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最早旨在祭祀、祭祖,如今成为壮族人民游玩的活动,在广西最为著名。另外,泼水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仪式,在傣族和壮族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传承。后来,泼水节逐渐被添加到壮族“三月三”节庆仪式中,并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关键词】五龙壮族;泼水节;三月三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000-01
一、五龙壮族“三月三”中泼水节的起源
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随宗教艺术的不断传播,印度泼水节这一古老宗教仪式开始涌入东南亚地区,最后传入我国的东南地区并由傣族吸收、传承下来。在傣族民族文化中,流传着很多关于泼水节的神话故事和历史起源。其中,“七姐妹杀魔灭火”的神话故事流传最多、最广泛。相传在古代有一个恶魔,这个恶魔共有七个妻子,第七个妻子最为聪明伶俐,用计谋骗恶魔说出了自己致命的地方。于是七个妻子联合起来拔下恶魔的一根头发将其脖子勒断,恶魔的头便一下子滚落下来,流出很多血液,这些血液逐渐凝聚在一起,形成一团大火,向村民滚去。七个妻子为了扑灭火焰,轮流将恶魔的头颅抱在怀里,每一年换一次手,用水洗去这一年来身上的血渍和罪恶。
泼水节之所以从“七姐妹杀魔灭火”演变而来是因为人们将神话故事中的元素——女人、血渍、头颅、水、火、隐喻为“旱灾”以及“季节的转换”。因此,泼水节开始从原始的宗教节日逐渐转变为一种劳作祈雨的节日。壮族“三月三”节庆中,本身就有赛龙舟、在水边祭祀祖先,男女在水中嬉戏定情等等这些与水相关的活动,于是,随着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壮族“三月三”也将泼水节纳入自己的节庆活动中来。
二、五龙壮族“三月三”泼水节仪式的发展现状
师宗五龙是云南壮族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三月三”泼水节民族文化旅游节,作为云南知名旅游品牌之一的民族文化旅游节已经连续开展了16届。云南五龍“三月三”泼水节仪式不仅仅保存了壮族原始祭祀仪式、歌圩对唱,还有独具特色的民族表演,青年男女对唱、抛绣球等,融入了云南当地众多少数民族的特色,展现了众多少数民族大融合的文化现象。
这一天,从早上9点开始,村里有威望的长老带领乡亲们去参加祭祀仪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在祭祀仪式过后,便开始了一天轻松愉快的节庆活动。老年腰鼓队开始打鼓,青年男女愉快地嬉戏,欢唱对歌。随之而来的是壮族人们的文艺演出。
接下来便是五龙人们期盼已久的泼水节。全村乡民穿着统一的服装,有的拿着盆、有的拿着碗、有的拿着捅,将新的一年的“祝福”——水,泼到每个遇见的人身上。五龙师宗村头有着两条沿着公路的小河,更有村内著名的水寨,这些都成为五龙壮族人民举行泼水节仪式的有利条件。五龙“三月三”泼水节分为两组人马。一队是青年组,分布在村头道路的两旁,主要是通过“泼水”来欢迎到五龙旅游的游客,他们把自己的热情和祝福融入水中,泼向游客。另一队则是老年组,他们聚集在水寨,互相泼水嬉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祝福和敬意。
三、五龙“三月三”泼水节下的民族文化现象
(一)艺术教育的启迪
由于泼水节本身具有认知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所以,五龙“三月三”泼水节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可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首先,从泼水节的认知功能上来讲,我们通过参加泼水节,能够认知泼水节是一种什么样的节庆活动仪式,体验泼水节中“水”元素的内涵——祝福,深入地了解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去感受人民的热情。其次,从泼水节的娱乐功能看,泼水节的出现、发展、传承从最基本上讲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创造出来供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且,通过参加泼水节,人们能够与“陌生人”进行互动、交流以及情感的沟通等等,从而让人获得审美的认知和精神的需要。最后,泼水节还是要落到最为重要的教育功能上。泼水节对人们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用“水”洗涤、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在娱乐的活动中获得对生活本质和生活规律的认知,得到对真善美的启迪。
(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三月三”泼水节仪式可以说是各民族欢聚在一起的民族节庆。“三月三”泼水节是从傣族泼水节中演变而来,吸收了傣族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特色。此外,五龙作为云南壮族的聚集地,更是充分地将云南民族特色的文化融入到了“三月三”的泼水节仪式中。更重要的是,五龙“三月三”泼水节通过意识层面有节奏地带动了少数民族的团结和发展。五龙壮族“三月三”泼水节仪式更像是一个民族文化交流点的跨越,带领中华民族强盛并使之找到情感与价值的依恋。因此,保护、传承傣族泼水节和五龙壮族“三月三”泼水节民俗仪式,通过对重视其影响因素来增强它的仪式感,有助于提升当地人民群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黎炼.论“壮族三月三”节庆的保护传承及可持续发展[A].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02).
[2]郑晓云.傣族的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A].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