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时代的“美好学校”:使命、转向与路径

2019-03-28 10:32程晋宽
江苏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校发展新时代

编者按:为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就需要办“美好学校”,实现从教育的“基本均衡发展”到“教育的优质发展与充分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具体体现为把学校办得更美、更好,朝向更加美好的教育迈进。在2019年第1期的专栏里,我们把主题定位于“发现新时代美好学校”,突出观照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希望立足于新时代的背景,发现学校的美与好,办更加美好的学校,做更加美好的教育,探讨创建新时代美好学校的新使命和路径,以美的教师、美的课程、美的课堂开展美的教育实践,讓学校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美田园、生命享受的美乐园、生命创造的美学园。

【摘 要】基于“全球共同利益”的新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式”,如何做更加美好的教育、办更加美好的学校,就需要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从“成绩教育”“升学教育”向“美好教育”转变。美好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也是教育本质精神的回归与呼唤。教育的本质精神是求真、崇善、向美的,“真善美”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新时代教育的崇高境界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做美好教育、办美好学校,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的。

【关键词】新时代;美好学校;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2-0061-04

【作者简介】程晋宽,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新时代里,学校领导者如何带领学校走在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上,如何坐在学校发展的“和谐”与“复兴”的高速快车上,怀着“教育强国”的伟大复兴梦想,积极探索“优质美好学校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育的“和谐美好发展”与“优质均衡发展”,这是新时代美好学校建设的新课题与新使命。为了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学校领导者就需要行走在新时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积极探索美好学校建设的创新发展道路。

一、新时代与“美好学校”的新使命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转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对如何创建更加美好的学校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就需要办“美好学校”,实现从教育的“基本均衡发展”到“教育的优质发展与充分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具体体现为把学校办得更美、更好,朝向更加美好的教育迈进。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也是一个为了更加美好教育的伟大新时代。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办更加美好的学校、做更加美好的教育,日益成为以学校的创新发展,实现“教育强国”梦想的新使命和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构筑教育强国这一“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创建更加美好的学校,正是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和新使命。教育强,则国家强,创建美好学校是“教育强国”新时代的重大使命。

二、朝向“享受美好学校教育”的转变

在“教育强国”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其主要的依据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都明显得到提高,教育的基础保障条件显著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扩大,实现了从“有学上”的普及义务教育数量目标的达成,以保障人民基本的受教育权,到“上好学”,以素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追求更加公平且卓越的教育目标,再到“享受美好学校教育”的转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实现学校的充分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发展,这就需要办更加美好的学校,做更加美好的教育。

为什么学校要优质特色发展,这是新时代做更加“美好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新使命与新征程。20世纪60 ~ 70年代,国际社会把“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追求,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全球教育市场化的逻辑中,教育的“四大支柱”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具体目标,最终的教育目的则更加凸显了教育的经济目的,明确提出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一响亮的口号。虽然这里的“财富”既包括物质的财富,也包括精神的财富,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范畴,但人们对这个口号的理解却存在偏颇,往往会把教育与物质财富或经济回报联系在一起,强化了教育是达成就业和报酬的最佳手段,把教育的目的外化为经济的回报,忽视了教育自身的根本目的。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财富蕴藏其中”,更需要反思教育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则以新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提出了新时代的教育要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指出:“世界在变化,教育也必须变化。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这种形势呼吁新的教育形式,培养当今及今后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在新时代里,为了更加美好的教育,我们需要深入反思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基于“全球共同利益”的新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式”,如何做更加美好的教育,就需要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从“成绩教育”“升学教育”向“美好教育”转变。

三、创建“美好学校”的新路径

美好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也是教育本质精神的回归与呼唤。教育的本质精神是求真、崇善、向美,“真善美”的教育既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新时代教育的崇高境界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做美好教育、办美好学校,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语言学意义上来说,“美”,从羊,从大,是说“羊大为美”。为什么“羊大为美”呢?据说,羊长大了,就具有了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就可以拉到集市上交易。随着羊一天天长大,养羊的人感到羊“美”了,可以交易了,这体现了“美”是具有实用性的;“好”,从女,从子,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指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既有客观的标准,又有主观的判断。也有人以隐喻的方式说,“好是女人生完孩子,有了孩子就是完美、圆满了”。美好教育正体现了这种生成性与追求完满的孕育过程,美好教育必须是求真、崇善、向美的教育。“美好”还与“善”密切联系。“善”字也与羊有关,是指把可口的羊肉给别人吃,这样的行为就是“善”的,就是有美德的,这是一种利他的道德。基于这些语言学意义上的对“美好”的解释,对理解什么是美好教育、如何办美好学校具有启发。简言之,美好教育是“求真、崇善、向美”的教育,做教育首先要把学校办得更美更好,不仅要办有教育质量的学校,而且要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其一,创建基于客观教育形式和形态的美好学校。现代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与形态,什么样的教育形式和学校形态才是美好的呢?客观主义的美学观认为,美好在物质的客观形式,美好是客观事物固有的属性,并體现着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理念等。因此,创建美好学校就要求学校的建筑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符合客观的形式之美。新时代“美好学校”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建设“美好新校园”,以校园环境和教室校舍的客观美好标准作为教育现代化学校的评价标准;第二要务是构建“美好教学的新样态”,以美好教育的学校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确立美好教育的教学新形态,杜绝课堂教学不文明行为,倡导基于客观美学的课堂教学形式美。总之,学校教育的客观形式之美好,要求以学校的物质之美,以及教育教学的形式之美,打造新时代的优质美好新学校。学校的优质美好发展是新时代的新使命,以教育的质量标准定义美好学校是具有客观依据的,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质量的学校既具有结果标准,也具有过程标准。

其二,创建有助于提高人们主观感受与体验的美好学校。对于什么是美好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有客观的标准的,更多的是主观的感受与体验,特别是学生和教师是否享受了学校教育的美好体验和感受?有的学校虽然办学条件优良,但给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很重,学生体会不到教育的美好享受功用,再美再好的校舍和办学条件,也不能说是美好的教育。到学校接受教育本应该是一种有闲的享受,学校的本来意义就是闲暇,但当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压制人的力量时,人们在学校里的感受就不够美好了。主观主义的美学观认为,美在于人的主观感受,正所谓“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在新时代的学校里,判断学校教育是否是美好的,一个重要的评判依据则是要看学校是否能够“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让教师职业更加幸福和满意”;同时,美好学校还要提供更加公正、更加公平的卓越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满足人民对更加美好教育的主观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其三,创建能够满足和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美好学校。美好的学校还必须是具有社会生活需要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和功用不仅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且是服务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具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功用性。现实主义的美学观认为,美好在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要办社会需要的“美好学校”。不是社会生活需要的教育,一定不是美好的教育。有一个故事,很能够说明生活需要的美学价值。据说,有两位有志青年到沙漠里寻找金子,行囊装满了干粮,千辛万苦地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金子,他们把行囊装满了金子,把剩余的干馒头扔在了荒野。于是,他们背负着满载的金子,高兴地踏上了归途。但由于沙漠中容易迷失方向,他们在沙漠中绕了一大圈,已经饿得没有了力气,这时他们碰巧又回到了他们扔干馒头的地方,看到那些干馒头,有了生的希望,于是他们丢掉了金子。金子此时已经没有价值了,而干馒头“太美太好了”,那是因为此时此地他们真正的生活需要或生存需要已经不是金子而是馒头。因此,为了美好生活的需要,学校教育是人类高贵精神的火种,是通往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路径。教育的功用是多元的,在新时代里,学校教育要致力于达成美好生活的需要。

总之,在新时代里,为了实现“教育强国”的伟大梦想,如何办更加美好的学校,如何做更加美好的教育,既是不忘初心的“美好教育”新境界与新追求,也是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

猜你喜欢
学校发展新时代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文化引领学校走向科学健康发展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析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中学体育在学校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