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合作策略的应用

2019-03-28 09:24亓玉花杨修志
地理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成员挑战同学

亓玉花 杨修志

摘 要:尽管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诸如合作效率低下、讨论无序、参与面窄等现象。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尝试使用坐庄法、组际挑战法、小先生法、站立分享法、两步采访法等,可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地理教学;应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课堂教学是我国课程改革的要求,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参与度较低、合作效率低等问题。全国合作学习教育名家郑杰校长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特点,提出了合作学习35策,能够较好地保障绝大部分学习者参与合作过程,借助合作技能让合作过程更友善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着重就常用的合作学习策略:坐庄法、组际挑战法、小先生法、站立分享法、两步采访法、切块拼接法的应用进行说明。

一、坐庄法

坐庄法是指由小组内一名学生主持(坐庄),邀请小组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庄主对每位同学发言的优点进行赞美的一种合作策略。主要适用于探究性和创新性学习活动中,需要举出实例(列举),或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时。现以“地球的公转”教学片段为例进行说明。

学习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时,在了解了四个节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后,教师作如下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点的太阳直射点位置,了解了淄博夏天热、冬天冷。大家看一下发光点(PPT中的闪烁动画效果),大体代表了淄博的位置。你能根据夏至和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解释为什么淄博夏季热、冬季冷吗?请认真思考3分钟,然后将答案写在纸上。

合作要求:由A同学坐庄,邀请到某一成员时,该成员进行回答,其他成员认真倾听;A在听取了所有成员的意见后,进行汇总,并对每一位成员发言的优点进行赞美。

该问题属于探究性问题,适宜采用坐庄法。采用A同学坐庄,庄主先邀请能力不足的C或D同学,可以督促C或D同学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此外,A同学坐庄,可以将更多的组内展示机会留给B、C、D同学。也可以由C同学坐庄,从而可以极大调动C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C同学在记录过程中可以锻炼其倾听、赞美的能力并加强对知识的记忆。

操作步骤:①组成4人小组,确定A、B、C、D等角色;②每个成员都将独立思考后形成的答案写在纸上;③由A负责主持(坐庄),邀请到某一成员时,该成员进行回答;④A在听取所有成员的意见后,进行汇总,并对每一成员发言的优点进行赞美。

操作要领:主持人随机确定,尽量先邀请学习能力不足的成员发言;被邀请的成员应尽可能穷尽答案,其他成员可做补充,或发表不同意见;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必须由主持人邀请,之后可以举手争取被邀请;未经主持人邀请不得发言。坐庄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小组成员的赞美技能,即在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庄主一定要对该成员的回答做出评价,并对该成员发言的优点进行赞美。

二、组际挑战法

组际挑战法是指由一名学生向外组的任一同学提问挑战,被挑战到的同学代表本组回答问题,并得到相应的反馈和评价的一种组际竞争合作策略。适用于全班交流和组际竞争,进行知识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总结和复习。

例如,在学习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时,教师引导学生“读图例,找大洲,定方位”,即可用组际挑战法。

自主学习:读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指图说出六大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时间为2分钟。

合作要求:为让组员在讨论环节更积极投入,提前与学生说明组际挑战法;教师随机抽查一名学生进行问答,回答完毕后,由该学生挑战任意组的任意成员。被抽查学生回答正确后可加分,回答错误扣除相应分数,同时给挑战组加相应分数,要求小组内同学都熟练掌握所讲内容。

由于组际挑战对象的不确定性,要求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学生始终处于思考状态,有效解决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的难题。

操作步骤:①由一名学生向外组的任一同学提问;②被点到的同学代表本组回答提问;③提问的学生对同学的回答作出反馈和评价;④回答问题的学生向外组的任一同学提问;⑤重复步骤②~④,直至教师宣布结束。

操作要领:回答问题的学生应注意倾听,不应重复之前同学已经回答过的内容;回答问题的学生与提问的学生应两两面对,形成课堂对话;回答问题的学生应主动寻求提问学生的反馈;教师应事先给出反馈与评价的内容,以使反馈评价更有效。

三、小先生法

小先生法是指由小组内一名学生扮演教师,其他同学扮演学生,扮演教师的学生向其他同学讲授学习内容,并有序组织小组学习活动的一种合作策略。适用于有正确答案、目标明确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印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可设计如下合作探究题:读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试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

合作要求:A同学扮演小先生,B、C、D扮演学生;A同学向B、C、D学生讲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同时进行观察和监控;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

该案例属于有正确答案、目标明确的学习活动,但因描述的角度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小先生进行培训,然后由小先生给组员讲解,为了保证小组成员学习的有效性,讲完后给予小组适当的学习时间,然后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有组织、有秩序、有检测、有反馈,从而让合作学习不再流于形式,时效性显著增强。

操作步骤:①由一名小组成员扮演教师,其他成员扮演学生;②扮演教师的学生向其他学生讲授学习内容,然后组织小组活动;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并观察和监控;④检测学生学习情况;⑤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

操作要領:扮演教师的学生事先应掌握学习材料上的内容,在小组学习时应检查小组交互行为。

四、站立分享法

站立分享法是指全班学生起立,随机提问一名学生,与该学生观点一致的坐下,然后从坐下的学生中,提问任一学生回答同意这一观点的理由的一种合作策略。适用于讨论容易引发意见分歧的开放性问题;以及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和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环境对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重要作用,可设计如下探究题:假如长江移居到秦岭—淮河以北,她还会是黄金水道吗?请结合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和我国温度带分布图进行说明。你还能想到其他原因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3分钟,并将关键词写到自主学习记录本上。可让学生运用站立分享法完成。

合作要求:请同意某学生观点的坐下;不同意的请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积极说明理由;其他学生做出说明。

该案例之所以使用站立分享法,在于所提问题属于容易引发意见分歧的开放性问题,适用于训练学生求异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或迟疑或果斷,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该方法,学生将潜在的气候因素挖掘出来,能够深刻理解北方的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自然航运功能会大打折扣。此外,学生也会对移居后的长江流经地区的地形进行分析,说明其航运功能的下降。

操作步骤:全班学生起立;随机提问一名学生,与该学生观点一致的坐下;再随机指定一名站着的学生,与该学生观点一致的坐下;直到全部坐下。

操作要领:为防止未经思考就符合他人观点,可要求事先将观点写在纸上,或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回答同意他人观点的理由;应允许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改变原来的观点,可在讨论完毕后再安排一次站立分享。

五、两步采访法

两步采访法是指由同桌或前后两人为一组,依据教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进行互访,最终达成一致的合作策略。适用于小组成员分享有差异的信息;需要高水平认知活动的学习环节;多用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坡度陡缓的判读时,教师设计如下:“知道了等高线的生成原理之后,爸爸问小明,如果想登到山顶,咱们选择A、B哪个坡更安全(图1)?小明又有疑惑了,你能帮小明解决吗?”可让学生采用两步采访法完成。

合作要求:第一步,A采访B,C采访D;可让学生采用两步采访法完成。第二步,B采访A,D采访C。时间为2分钟。

该案例利用情景提出问题,通过采访,学生得出选择A坡更安全,原因是A坡等高线比较稀疏,所以坡度缓。两步采访法在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任务明确,互访对象明确,有效解决了课堂秩序混乱问题。

操作步骤:①A采访B,同时C采访D;②互换角色,即B采访A,同时D采访C。

操作要领:应事先将采访题发给学生,使其有充分时间做回忆和思考;可让学生模仿采访的场景,采访者手中持笔做话筒;要求采访者对采访对象谈话中的重点部分做好记录;被采访者不仅说出思维的结果,更要向采访者说明思维过程。

猜你喜欢
成员挑战同学
两只挂钟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家的新成员
叽咕乐挑战
课题组成员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