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乡村社区的参与式地域文化设计系统研究

2019-03-28 11:21由新妮许佳
戏剧之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村民社区资源

由新妮 许佳

【摘 要】参与性设计的方法是研究乡村社区地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参与者相互沟通并解决乡村地域文化流失和同质化的问题。首先对乡村社区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参与性设计对研究乡村地域文化的意义,最后提出并建立乡村文化资源的创意系统。本文尝试站在芦洋村独特的地域文化视角下,通过参与式设计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乡村地域文化价值,保护和开发芦洋村的资源,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链和文化生态。

【关键词】乡村社区;地域文化;参与式设计理念;创意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125-03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员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全面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首次提出了乡村经济要多元化发展[1]。乡村地区要注重保持地域文化多样性,保护优秀文化传统资源。在保护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发展乡村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等。发展乡村社区的地域文化必须树立乡村文化品牌,提升民众文化参与度和乡村文化认同感,走继承和弘扬乡村地域文化之路。

一、芦洋村地域文化

乡村社区的建設范围必须定位于自然村落或者以自然村带周边小村落为范围的村落社区,这是由乡村社区自身的特点决定的[2]。乡村是最早和最普遍的聚居形式,千百年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空间上演化形成多彩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等构成了乡村社区历史文化资源。

芦洋村位于烟台开发区大季家镇东部,拥有滩阔沙平的海岸线。全村共1216户,总人口3300人。芦洋村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人文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芦洋村民俗艺术发展历史久远,民风习俗极具特色,并且分布着众多富有胶东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遗产。芦洋村是渔灯节最有代表性的村落之一。2008年,胶东渔灯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授予“中国渔灯文化之乡”称号[3],芦洋村渔灯节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一)民风与民俗

芦洋村历史悠久且富有鲜明的渔家文化,传承了大量的沿海习俗,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见表1。通过对芦洋村的调研,可以看到由芦洋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形成的渔家文化,很多风俗习惯与海联系紧密。芦洋村特有的节日“渔灯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渔灯节也有其基本的内容和程序:渔民首先要到龙王庙里送灯祭神;再到自家渔船上祭船;其次是祭海,然后是扭秧歌等娱乐活动;最后渔民们将到海边放灯。在渔灯节这天,芦洋村政府以及其他部门会举办大型的渔灯节仪式,如锣鼓、舞龙、大杆号表演、海阳大秧歌表演等渔民民俗文化。芦洋村的传统文化节日和祭奠活动主要是立足于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再经历代传承逐渐演化而来的。渔灯节发展到今日,早已成为现代人喜爱的休闲文化活动,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参与其中,感受特殊的节日文化和神圣的祭奠活动,这些在岁月中不断积淀的节日文化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活动的灵魂与精髓。该仪式每年都会吸引大量观众,仪式需要数量庞大的年轻人,这是社区意识形成的基础。

(二)地方产业与资源特点

芦洋村有大约200多户渔民,开发海水浴场1.6万平方米,海上“人工岛”5处,并且拥有良好的水质资源、鱼类资源和贝类资源,形成了海水养殖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芦洋村现有村办企业4家,个体企业70余家。芦洋村依靠乡村旅游,发展成集住宿、餐饮、娱乐、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海滨度假村。独特的渔民文化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活力。芦洋村利用村落的建筑风格营造民宿,吸引大量城市游客的注意,民宿主人的乡村生活方式加深了游客对乡村地域文化的理解,让游客有机会深入体验乡村生活。

二、参与性设计

(一)参与式设计

参与式设计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北欧,而后美国企业将参与式设计发展成一种设计方法。参与式设计采用一种“由下而上”的模式,区别于传统的设计方法[4]。它是一个建立在沟通、分享、合作、协调基础上的设计过程,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参与式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与产品相关利益者都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畅谈自己对于设计的想法。

(二)设计的民主

传统的设计仅仅靠设计师这个角色,而参与性设计不限制设计师一人,通过设计师的行动去帮助参与的人群更好的进行设计,如村里的老人,小孩,青年,妇女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村民由被动化为主动,设计师通过了解村民的生活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设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不单单需要产品的某个单一的功能,他们希望设计师能够丰富这里的生活体验并加强地域文化元素。参与式设计就加强了村民和设计师的交流和合作,任何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村民由以往的接受者变成了设计者,与设计师一同参与讨论并作出决策,设计出让当地村民认可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

(三)设计的人性化

借助参与式设计将产品使用者的心声表达出来,依靠设计师去调研搜索当地的资源来进行设计,这样的产品有时不尽村民的意愿。“人人都是设计师”每个人都有能力设计,让村民主动参与,参与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需要挖掘出来,这样村民不仅是产品的使用者也是设计的参与者。村民表达自己的想法,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个人情感和审美态度。参与性设计就是尊重个性,设计没有统一的定式,这样就能挖掘更深的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创作真正的人性化的产品。

(四)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与式设计理念运用到乡村社区的建设中,可以引导村民参与,促进乡村的凝聚力以及打造乡村特色,提高村民本土文化意识。日本造町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减少,乡村文化的衰退,村民自行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每年都有许多的游客来前来旅游,促进当地的发展。日本乡村社区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乡村旅游成为居民的骄傲和游客的喜爱,同时使居民认识到社区的力量和创意可以大幅地改善社区周围环境。古川町居民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以此为傲,坚持营造社区空间,该活动在社区居民心中形成社区营造意识,同时也在对后代传递一种社会责任。

三、基于传统乡村社区地域文化的设计系统

传统乡村社区地域文化设计系统应该以乡村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整合,建立和完善乡村社区地域文化资源。建立乡村社区地域文化资源设计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主要是建立一些具有群体性和共享性的活动设施等。乡村社区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分类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乡村社区村民的需要层次结构与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价值观念和村民受教育程度有着直接关系。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公共设施是乡村社区居民集体共有的公共消费品。在很多的乡村社区,公共设施方面出现了很大的空白。公共设施的设计应以当地人日常行为习惯作为参考的依据。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芦洋村缺乏公共设施,如公交车站简陋,休闲座椅形式单一,儿童游乐设施的设计与周围环境不统一等。芦洋村公共设施缺乏整体规划、建设混乱和不完善,忽略了地域文化特征。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信息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等。芦洋村的信息导视系统应该为前来旅游的人们服务,有序、高效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文化设施点缀于公共环境,主要包括雕塑、壁画、花坛等。卫生设施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公共设施从根源上协调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并使环境得到最大程度保护。通过设计实践改善芦洋村社区公共设施现状,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芦洋村的地域文化。

(二)旅游綜合服务应用

乡村社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民俗、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资源可以吸引广大游客。根据芦洋村文化资源、生产资源与人力资源等开展模块化的工作进程。该村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实现了部分资源的开发,具体内容包括在村民空闲房屋再利用的基础上,建造住宿休闲业。建立渔灯文化展馆等以满足当地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等需求;通过节日表演重振传统节日,实现地方乡村文化的代际传承。

目前,芦洋村旅游服务还存在着部分方面的空白,比如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特色购物街区,缺乏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中心。在开发和设计乡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加强树立乡村旅游品牌的观念。通过设计系统的实践以加强芦洋村乡村旅游的服务功能建设。

(三)设计参与文化资源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

要深度探索乡村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资源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设计,将“文化资源”和“生产资源”相结合,重新思考乡村社区设计、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整合乡村的自然、文化、行为、知识、组织等资源建立本土知识平台,在海洋文化创意产品、节日会展、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多个产业,通过多元化的市场手段,促进地域间、产业间资源的合作。在文化驱动的影响下,形成技术交流、市场共享、资源节约型的创新网络。

基于乡村社区地域文化资源,我们尝试构建一个包含实践、组织、资源、活动和连接的传统乡村社区的地域文化设计系统。通过政府、文化持有者、设计师、高校,村民等一起协同创新,以“本土的”“连接的”“可持续”的设计思路,建设以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行为资源为内容的地方性知识平台,形成可持续的乡村社区文化 。

四、参与式乡村社区地域文化设计系统的价值

(一)提升乡村社区的地域文化

以乡村文化为主导,对本土文化和资源的利用,可以提升村民的人文素质,增加乡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芦洋村渔民有着对大海的敬畏,在历史岁月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建立芦洋渔灯文化馆、龙王庙等公众参与为中心的文化基础设施。芦洋渔灯文化馆内展出了古代渔民出海捕鱼时所用的渔网、渔具和一些渔家生活用品的各种工具。渔灯节期间,龙王庙成为渔民和游客祭祀的场所。渔灯节摄影比赛的作品在芦洋渔灯文化馆外展出并供大家欣赏。这些芦洋村文化基础设施和社区活动,一方面可以振兴当地经济,另一方面增加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特色的认同感。村民积极地参与建设自己的家园,这种做法可以有效的恢复乡村的价值与活力。

(二)服务多元化的产业发展

乡村的地域文化主要涉及生活在此区域的人们的精神文化,体现出一定的整体性和区域性。近年来,以乡村地域文化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日益扩大,乡村自然环境,乡村建筑,民俗文化都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地方。比如通过开展芦洋村设计竞赛,亦或是能促进经济建设的旅游观光,这些都能提高外来游客对的关注,以便于人们深入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可以发挥传统文化资源对芦洋村产业的积极作用,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如海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在海产品的包装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游客在此旅游买一些伴手礼,包装上的设计可以提高芦洋村的影响力。

(三)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振兴乡村提供动力

参与式设计在乡村建设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激发村民们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尊重村民的需求和意愿,提高村民的自我意识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为振兴乡村提供动力。通过村民自身表达对环境的要求可以确保设计适应于乡村文化发展。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决定了设计创新成功的程度。这个过程不仅要求设计学科工作方式的转变和设计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组织过程的转变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实质性参与。村民是连接乡村地域文化和社会创新的衔接者,只有引导他们成为创新的主体, 才能推动乡村社区交流向良性发展,同时逐步实现乡村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乡村社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乡村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关乎整个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的乡村,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复杂而系统的课题,要长久生存,要逐渐成长,要将当地社会创新推向更大的规模,则要求建立组织及一个更加有力的文化、经济、制度环境和可持续的创意文化系统。芦洋村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参与式设计方法对建设乡村社区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村民在社区营造中的参与度,获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一定程度上对芦洋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1] 黄大金.中国乡村社区化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 郭寅曼,季铁.社会转型与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设计参与[J].装饰,2018(04):39-43.

[3] 唐啸.参与式设计视角下的社会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7.

[4] 唐啸,何人可.基于参与式设计的社会创新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06):29-30.

[5] 季铁.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D].湖南大学,2012.

[6] 陈欣彤,朱朝枝.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诉求及其建议———以中国传统村落宁德市半月里村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6(8):140-141.

[7] 李晓丹,兰婷,杨灏.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以侗寨为例[J].中国名城,2013(7):64-67.

[8] 李柱,张弢.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25):253-256.

[9] 车震宇.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16.

猜你喜欢
村民社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