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杰
【摘 要】低音提琴作为乐队中的支柱,其应用范围不断增加,不仅是节奏的基础更是表现作品情感最好的方式,深沉的低音让乐曲更具感染力和魅力。本文主要研究乐队中低音提琴的地位和作用,并鉴赏它的魅力,以期让更多人感受它的美。
【关键词】低音提琴;乐队;地位
中图分类号:J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071-01
低音提琴是乐队中的低声部,在作品的演奏中能够很好的控制节奏的变化,其问世以来就被广泛的应用在乐队演奏中,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低音提琴能够将旋律体现的更清晰,情感表达的更丰富,是乐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在乐队中的位置
乐队一般是由键盘、弦乐等组成,它们会根据声部的高低进行划分,声部较低的就是低音提琴,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面前会有乐谱,但在乐队中很少有演奏者会按照乐谱来执行,说明低音提琴的音域较广。[1]乐队在演奏时,人们听到的最低音就是低音提琴发出来的声音,说明它具有穿透力,也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低音提琴能把作品修饰的更具感染力,凸显了它自身独特的魅力,增强了作品的稳定性,是乐队中的支柱。
二、低音提琴的地位
(一)衬托对比。在乐队演奏中低音提琴能够衬托出其他乐器的美,若旋律中没有对比和衬托,作品就会显得很枯燥乏味,整首乐曲没有起伏和重点,欣赏起来就会味同嚼蜡。作品中主要分高音和低音这两个部分,缺一不可,而低音提琴就是低音部分的灵魂,能够将作品的情感和想法凸显出来,这种与整首乐曲呈两极分化的声音,会让人感受到鲜明的色彩,作品的层次感也更清晰。
(二)音色明显。低音提琴在乐队中担任的是低音乐器,但有时候也会被其他乐器所代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将其作为单独的演奏乐器的,而是放在作品演奏中的低音部分。很多时候大提琴会代替它完成低音部分的演奏,但是有的乐曲需要低音提琴的音色和声部,也就是说它的音色是很明显的,如果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低沉的就必须由它来完成。[2]
(三)突出作品特征。在乐队中,音乐表情和乐谱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结合得完美才能称之为完整的演奏,这种情况下就会让人欣赏到作品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对于音质较重的乐曲低音提琴能够轻松的应对,这种沉重的音色会让音乐表情得到凸显,也正是这一特点,在选择该乐器时就更要确定感情,使其牵引着欣赏者的情绪。
低音提琴与一些主奏乐器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演奏出清脆的声音,它的音色是深沉的,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它乐曲情感会表现得更饱满,更动人。
(四)凸显作品的情感。乐队是由很多乐器组成的,而低音声部的代表者低音提琴能够将旋律的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它的特征就说明传达出来的感情是沉重、悲壮的。不同的人欣赏一首作品,其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低音提琴的运用就能够将作者的感受表达出来,而人们在欣赏时也会带入自己的情感,这样就能够融入在作品中。艺术也可以被理解为抽象的概念,想要将艺术的真谛表现出来,靠一种乐器是无法达到的,这也是低音提琴备受关注的一个主要因素。[3]在作品中合理的运用它能够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高音个低音转折时就会体现出作品的不同之处。
三、低音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
(一)乐队对低音提琴的需求。低音提琴能够满足乐队的需求,它发出的声音是有属于自己的节奏的,而且弦与弦之间的震动是有规律的,这是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作者在创作时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情感的变化和交错是不能由一种乐器来完成的,所以想要体现感情的各种变化,就应通过低音提琴那种低沉、稳重的特征来表达。低音提琴的特性决定了乐曲节奏的走向,它更擅长较重的音质,在演奏过程中会达到音响的效果,这种低音能够让人感受到作品情感的变化,而且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需要发挥自己的情感,让人们在欣赏时受到启发,从而融合在作品中。
(二)從技巧来看低音提琴的作用。在操作低音提琴时,演奏者可通过多种指法进行演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拨弦,这一技巧能够控制作品的节奏去向,而且弦的震动时间较长,使声音更加丰富。在很多现代乐曲中都有这一乐器的应用,可见它有多么的重要。很多人认为这个乐器在西方乐曲中较为常见,但随着我国民族音乐的不断发展,低音提琴被广泛的应用在了管弦乐队中,能够很好的掌握节奏,让作品更加饱满。
(三)具有表现力。在乐队中,低音提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将作品中的旋律表现出来,作者在创作作品过程中的心情也是有起伏的,充分的利用好乐器能够让乐曲更具有感染力。低沉、稳重是低音提琴的主要特征,能与其他声部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结语
低音提琴自身的特点,让很多作者在创作时更加大胆,在表达情感上也有了更多选择。在乐队中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往演奏中低音提琴被视为伴奏,但随着乐曲家对它的赏识,已经逐渐成为独奏曲的支柱。在我国民族乐曲中,它也能发挥自身的特点,将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表达的更加饱满,使更多乐曲得到人们欣赏。
参考文献:
[1]张晗.浅谈低音提琴在管弦乐队中的基本作用和艺术效果[J].艺术教育,2016,(0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