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雄
福建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叫做“嘉礼戏”。它以独特的操线表演技艺、精美的造型艺术,蜚声海内外,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
说到泉州提线木偶戏,首先提到的是“四美班”的表演形式。“四美班”是旧时泉州地区民间提线木偶戏由四名演员分别表演生、旦、北(净)、杂四大行当的各种名色。搬演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传统剧目。这些剧目谓之“落笼簿”,即寫戏文的本子。随之置放在用竹篾编织的笼担里,笼担里装有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戏神相公爷、魁星和花童,以及三十六尊提线木偶戏的形象、表演道具等。
以前,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偶头、身躯结构(笼腹)制作、手脚等都是依附在当地神像雕刻作坊做成的。据泉州提线木偶戏建团元老之一的老艺师陈天恩生前讲述,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头像和结构是仿照民间神像雕刻作坊的一种雕刻形式称作“五缕”的雕刻手法变化而来的(俗称软身神像)。 旧时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形象结构,称作“笼腹”,它是依据落笼簿的戏文行当的人物造型、规格设定要求用竹皮编制的。
一九五二年,泉州木偶实验剧团和泉州木偶艺术剧团相继成立。标志着提线木偶戏旧四美班的表演形式,由解放前的“酬神”、“贺寿”“还愿”等民俗活动,转为贯彻党的“两为”方针,配合政府宣传政令、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和觉悟水平。木偶戏也从原来的草台、厅堂、寺庙场所表演,过渡到礼堂、剧场表演。由于当时的木偶形象结构还是采用原来的(笼腹)传统形式,配上现代的衣服演现代剧,使人感觉到有点不伦不类。一九五二年年底,泉州提线木偶戏剧团,应华东“中苏友好月”大会邀请,到上海与苏联木偶专家奥布拉兹卓夫,以及捷克等国家的木偶剧团进行观摩表演、艺术交流。泉州提线木偶剧团老艺术师们到北京拍摄《闽南傀儡戏》时再次与他们进行深刻交流。从他们的舞台表演形式和木偶的关节结构制作形式中得到了启发,同时也得了首都文艺界的重视和指导。当时在泉州籍的中国木偶艺术剧团团长吴村同志的帮助下,利用拍摄空余的时间,和剧团艺师张秀寅一起改编了传统神话木偶剧《水漫金山》剧目,尝试着对木偶头像、舞台形式(一字台)、灯光布置、效果装置、水族动物形象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舞台视觉效果,为以后一系列的木偶舞台改革奠定了基础。一九五三年,以泉州提线木偶剧团艺师、黄景春、黄奕缺等一批舞美制作人骨干,经过群策群力,研究分析,决定用铁线捆扎“笼腹”的新方法来制作木偶的形象结构。该方法经过了表演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已故泉州提线木偶剧团的黄奕缺老师生前经常教导学生:“不要单纯地把你们手中的线偶当成戏具,必须给予生命,让她成为灵魂的主体。线偶的头像面部表情是固定静止的,不像人戏表演。我们只有通过发掘线偶的形象结构,弄清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探索创新新的线规来增强线偶舞台肢体语言动作的表演幅射来弥补这一不足。
一九五三年,黄奕缺老师创编了儿童木偶剧《拔萝卜》,并设计制作了该戏的形象。新的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尝试用铁线制作方法应用得到认可。一九五四年,泉州提线木偶剧团创编了木话报剧《解放一江山岛》,提线木偶的形象结构采用新的铁线捆扎方法和关节脚手制作手法,全面地应用到新的舞台形象中,舞台的形象面貌焕然一新。
一九五六年黄奕缺老师接演传统神话剧《水漫金山》中的小沙弥的表演角色时,在前任演员改进的上笼腹基础上,重新制作了新的铁线笼腹,卸掉之前的麻辫脚,改为关节脚,把笼腹的人体锁骨位置加宽,纠正以往肩部不灵活的问题,使木偶的头颈有伸缩的空间,又在肩上、屁股上、和双脚增设活动的关节和线位,这样表演小沙弥能摇头摆脑,伸头缩脑,脚能搁二郞腿、耸肩捶腰、摇臀、光秃秃的脑瓜上甩僧帽等特定动作,使小沙弥这样小角色表演成为《水漫金山》生动逼真、逗人发笑的形象名噪一时的剧中人物。小沙弥的形象一直成为泉州提线木偶戏丑行表演的经典形象,为新一辈学员对丑行创新的典范之一。
一九六○年,剧团创编了现代剧《八女跨海》剧目,讲述的是福建惠安沿海的一个小村庄的八位女青年,为解决当地人多地缺的现象,冒着各种风险跨海到另一个荒岛开荒垦田,把荒岛变为绿洲的动人事迹,表演的劳作的肢体动作表演幅度要求明显。当时又是初试高台形式表演的实验阶段,黄奕缺老师将惠安女的形象结构改进,经过反复实验,改变了木偶腿部的躯干下笼腹的连接法,在木偶的下笼腹、臀部的位置上横扎固定一小节木块,将关节脚用铁线与这小节木块连接起来,并在铁线口上端做成一定角度卡在木块上,以限制木偶腿的转动角度。这样就更符合人体前行、侧走、前跨步等动作要求。后来,这一装置就约定俗成地称为“脚桥”。这样提线木偶的表演动作、肢体语方的表达就更丰富。这又是泉州提线木偶戏形象结构改革的又一创新。
一九六三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副团长、编导吕文俊老师根据发生在福建寿宁县的一位少年,为保卫集体财产与坏人英勇搏斗牺牲的事迹改编为现代木偶戏《张高谦》。同年,吕老师又创编了《东海哨兵》,内容是表现沿海军民保卫海防,消灭来犯的台湾国民党特务的故事。在排戏中强调:木偶造型和角色的塑造一定要想尽办法尽量向现代生活靠拢,这样才会让观众有演活的感觉。经吕老师潜心地观察,认为传统的提线木手掌和肘关节以前是分开的,现在可以改进成人体的手掌结构,来掩盖提线木偶手掌断节的缺陷问题。于是,他就亲自动手将下肘关节分成上下两节,下节切锯后埋入铁钉再与手掌衔接,这样手和掌便合成一体。这样木偶就能做到手背在上,或手心向上的高难动作了。在现代剧《东海哨兵》中正面人物的歌颂场面,扬起双臂掌心托天(传统戏路操纵,手肘、掌心只能朝下),他在掌关节上装个活眼,使掌心朝上。打锣的民兵锣槌是横打的,传统的戏偶做不到“横打”的动作,他在民兵的手上装个“拐棍”,打锣的姿势、力度就准确了。在儿童剧《放羊歌》中,小孩子要做“盘腿”的动作,黄奕缺老师在坐骨的关节上装了双活眼,解决了传统线偶不会盘腿动作的难题。在演历史剧《郑成功》中,有荷兰兵是个大肚子,黄奕缺老师在笼腹中埋了个球形装置,使肚皮能起伏、涨缩。后来创编《火焰山》时,猪八戒的大肚子形象就是依照这一方法制作的。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人物形象塑造完整,配合演出的动物形象也非常逼真、巧妙,绝大部分的动物形象都是解放后创造出来的。解放前传统的动物形象只有马、白猿、狮子、大象、老虎等,制作非常简陋,动作也不灵活。解放后,随着社会发展,剧目创作提高的需要,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趋向要求提高,动物形象的改革和创作是有助于加强舞台的气氛和演出质量的。
数十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动物形象的设计创新计有五十多种不同形象。如以往所用的马、虎的身躯是不会活动,足脚的关节也是死的,而与人物形象比例也不对应,进行改革时,不但在形象比例上革新,而且同样和改革木偶人物形象一样,根据动物骨骼结构创作活动关节,增加动物线规,这样丰富动物的表演技巧了。
六十六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形象结构改革,经过几代木偶艺术师们不懈努力,秉承锐意创新的法宝,既不脱离传统,又锐意创新;既不抱残守缺、又不失风格,适应了新时期文艺发展的趋势。这种变革的成就是他们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的,是泉州提线木偶戏剧团传承发展的保贵财富之一。他们不断的探索创新,从建团以来,排演了一批批思想内容、艺术性强的高水平剧目,如《水漫金山》、《庆丰收》、《张高谦》、《东海哨兵》、《千桃岩;七十年代以来的《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太极图》、《馋猫》、《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等一系列的创新成就。增添了木偶舞台的新风貌,表演艺术和结构艺术上的新飞跃。而新一代的提线木偶的继承者们正遵循老一辈艺术家们艰苦创业、锐意创新进取的优良传统,为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薪火传承、再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繁荣而努力工作着。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