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 300134)
为了与国际进一步趋同,我们的会计准则不断发生变化。2007年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上市公司中正式适用,并于2014进一步发布公允价值分层计量模式,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并不完善,与外国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其实复杂的多,那么这是否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呢?
公允价值在计量时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计量日能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第二层次是在计量日能获得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在非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做必要调整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价格的,以其他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参数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
毛志宏[1]等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提高了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按第一、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提供了有用的公司特质信息,而按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则提供了较少有用的公司特质信息。虽然公允价值计量信息促进了公司特质信息融入股价,但同时也加剧了股价“同涨同跌”的状况。但范亚东[2]认为以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资产负债与股价同步性只是部分存在相关关系,且随着可靠程度的下降,相关程度也随之下降。毛志宏还发现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净资产减少了股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按第一、二层次公允价值披露的净资产可靠性较高,显著降低了股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按第三层次公允价值披露的净资产可靠性较差,显著增加了股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总体上看,由于按第三层次公允价值披露资产和负债数量较少,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有利于减少股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3]。除此之外还发现按第一、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组合的信息风险逐层递增;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信息风险,且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可靠性越差,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越能够有效地降低其信息风险,但对于负债项目来说,并没有起到显著降低信息风险的作用[4-5]。王雷[6]则认为对于公允价值资产,投资者选择相信第一和第二层次,对第三层次的反应并不敏感,此外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资产的价值相关性并没有显著高于第二层次。对于公允价值负债,三个层次均不具有价值相关性,从经济意义上看,投资者并没有利用公允价值负债信息做出相应决策。
针对以不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在应用金融资产类别操纵、公允价值估值操纵和终止确认操纵三种盈余管理方法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倾向性:以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类别和终止确认被操纵的程度更大,以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估值被操纵的程度更大;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更多通过操纵金融资产类别和终止确认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活动,公允价值估值操纵方法则在向上和向下的盈余管理活动中均有所运用[7]。而进一步研究发现第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金额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环境不确定性对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的审计质量没有影响,但削弱了第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的审计质量;审计师的审计决策与所处的决策环境越匹配,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审计质量越高[8]。而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活动,会增加审计风险和审计工作量,从而致使审计收费也相应增加。因此公允价值分层信息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审计收费会随着公允价值层次的不断上升而不断提高[9]。
公允价值计量的持续运用引起了包括实务工作者、学术界、政策制定者以及监管机构在内的各方对其实施利弊的广泛争议和关注。企业应该加强专业人士的知识培训,聘请更专业的人进行公允价值分层的计量,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真实性,促进市场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