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2019-03-28 08:51赵祥辉
纺织服装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通才普及化国际化

赵祥辉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趋向。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已经进入大众化后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在2020年左右将达到50%,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1]。需明确的是,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并非是单纯描述“量的增长”的目标理论,更是一个描述不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质的变化”的预警理论[2]。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规模扩张,也预示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将发生一系列变化。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其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原则。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组织及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具有深远意义。

一、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嬗变及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精英化发展阶段,直至1998年高校扩招才开始迅速朝着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进发。透析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不难发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通才、专才以及通专结合的高素质人才的变迁。从历史脉络梳理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嬗变和特点,有利于深入分析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嬗变

毛入学率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公认指标。据统计,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15%[3],因此这一年也被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与大众化阶段的分水岭。在1949年以前,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长期以“通才”为主。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后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于1902年颁布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规定,即“造就通才”,而这也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并推广到所有大学堂,提出“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到了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承继清政府,提出了“养成硕学闳材”“培植全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而南京国民政府在几个教育法规中虽然提出大学要培养“专门人才”,但这里的“专门”实际上是指“专精一科”,人才仍然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知识基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除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建设人才”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普通劳动者”以外,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仿效苏联模式,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专业教育。而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与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日益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专业面狭隘、职业适应力弱、可替代性差”等特点,因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逐渐由“专门人才”向“复合人才”转变。如199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指出:本科教育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张培养“高素质人才”。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注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并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以满足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

2.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特点

我国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变迁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1)国家政策方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统一规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呈现出显著的“路径依赖”和“整齐划一”特征。但也需指出,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自身办学定位自主制定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大势所趋。(2)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人才培养目标变化的客观标准。毋庸置疑,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从根本上都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随着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跟着产业结构调整而“走”。(3)“通才”与“专才”始终是我国人才培养目标中相伴而生的两大人才培养目标倾向。但从历史发展脉络上来看,“通才”与“专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历来呈“二元对立”态势。然而,伴随着当前社会分工细化与分工交叉的趋势共存,“通才”和“专才”走向融合统一是大势所趋。

二、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面临的挑战

不同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高等教育形态的改变将丰富高等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提升高等教育的作用和辐射力[4]。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供需结构转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国际化和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趋势,原有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也面临着转型与挑战。

1. 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供需结构使得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变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包括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转型,这将给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的挑战,需要高校予以积极回应。在高等教育需求转型方面,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受众将突破传统适龄人口的限制,拓展到各年龄阶段的民众,这实际上与当前倡导的终身教育[5]与全纳教育[6]的理念相契合。而与传统生源相比,非传统生源在学习背景、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样态。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本科院校共计1 245所,占据了普通高等学校的半壁江山,因此在接纳非传统生源方面应当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突破保守和封闭,实现更多元的培养目标、更灵活的培养方式以及更综合全面的培养内容。在高等教育供给转型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推进,为不断满足非传统生源及新增适龄学生的需要,高等教育机构的形式将变得更多样化。这将打破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机构相对单一的状况,而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都应该依照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有所区分,这实际上就对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2. 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呼唤全面发展的人才

国家经济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已经正式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发展质量也在稳步提升。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有新视野、新格局和新转变,这既是经济规模扩张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尤其是工业4.0时代人工智能、仿生科技给创新教育、人性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我国本科高校而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高等教育需要适时转变。在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之际,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发展及新需要,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多元化、更具创造性的人才,从而使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体现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切度。而在这其中,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固然还需进行“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分野,但面对社会分工的交叉融合趋势,本科教育需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适应力的复合型人才,故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有一定的全面性,而非片面的拘于一科。这就要求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能够面向社会各行业、各岗位培养人才。这是因为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是全面深入的融合关系,这与精英化阶段培养“特定行业或职业的人才”,以及大众化阶段面向职业广度和深度有限地培养人才具有根本差异。

3. 高等教育需不断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日益凸显,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生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对象个体差异的实然反映。在过去的精英化乃至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往往以精英标准“一刀切”地衡量大学生,而忽视学生独具个性的潜质和差异,长期同质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不足,个体意识不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受需求结构转型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潜力、性格、心智、才能和心理素质等都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需要把握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并进行合理定位。因此,高等教育在向普及化深化改革与发展时,一定要将“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放在重要位置,建立适合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并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者型、专家型、管理型、经营型、应用型等各类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成为具有特色、特长的创造型人才[7]。这正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题中之义。

4. 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对高校人才的竞争力提出挑战

信息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凸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已走出过去的封闭式发展道路,积极投身于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浪潮中,并在国际事务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但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和全球竞争力还相对较弱。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全球竞争力仅位于第27名,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国际化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国际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教育的竞争,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竞争。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00年以前仅有20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达到普及化发展阶段,而至2013年已有56个国家开启了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8]。我国即将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也对我国是否能够培养出具备全球视野和适应国际竞争的人才提出了挑战。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既是顺应国际竞争趋势的需要,也是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面对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合理定位。面对时代发展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我国高校的本科教育需要确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不仅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建立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说,“创新型人才”包括个性化、综合性、特色化、国际化等具体规定性。

1. 个性化:突破忽视个性的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窠臼

21世纪的哲学和教育共同的根本任务就是找回“遗忘的人”,宣扬人的个性和价值,重新树立人的地位[9]。而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无疑要重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作用[10]。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过于追求整齐划一,这就导致本科培养目标在落实到课程教学时“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是知识传承型的,对新知识的发现、发明、创新则显露出不足,这显然不能适应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需求。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就对忽视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能导致的弊端表示了担忧,他认为:“我们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一个人教育成大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依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的。[11]”毋庸置疑,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价值重心正逐渐从知识价值、社会价值转变到个体价值[12]。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以往的社会本位、学校本位和教师本位转变到学生本位上,而学生本位则意味着打破对人才培养目标整齐划一的规定和要求,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潜力和才能,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旨归。而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化,要求教育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有利于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学生本位”的诉求。

2. 综合性:打破“通才”与“专才”的二元割裂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科培养目标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性,即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在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匮乏,高等教育要么与社会隔绝专注于“通才”培养,要么与社会紧密联系专注于“专才”培养,而简单割裂“通才”与“专才”的培养目标,都会使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非均衡、片面化的发展倾向。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由于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联系的紧密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求职需求,单一采用“通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适应。与此同时,片面强调“专才”培养也会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观进一步肢解和分割,成为所谓的“单向度的人”。因此,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应当培育“通专结合”的人才,注重人才发展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这是因为,“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本身即具有内在协调性,“通才”培养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主张培育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宽广的知识结构;“专才”培养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谋生技能[13]。普及化阶段的本科教育要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并在人才培养上打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格局,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综合性。而综合性人才一方面应当具备宽厚的知识面,基本熟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应当能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为创新创造打下坚实基础。

3. 特色化:凸显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性

当前“创新”已经成了世界各国抢占发展先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而我国也将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各个高校均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大部分本科高校都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加入了“创新”的要求,但单纯在培养目标中提及“创新”仍是形式化、模式化、趋同化的。因此,这就要求将“创新”作为一种精神内核融入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中,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采取更特色化的表述和设计,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价值、标识价值、激励价值”[14]。需要明确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是大学在长期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沉淀和形成的,其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1)“人无我有”,即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和个性;(2)“人有我优”,即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其他高校制定出的杰出性和优质性;(3)“人优我新”,即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所体现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特色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必须根据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面向来确定,具体来说应当遵循人才发展原则、校本化原则、地方化原则、国际化原则来制定[15]。

4. 国际化:面向国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格局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精英化阶段的有限国际化到大众化阶段的充分国际化,再到普及化阶段的全面国际化,反映了不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办学要求。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人才素质只局限在少数人才的国际交流和流动,而到了普及化阶段,人才、技术、贸易和生产的流动带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具备国际视野、参与国际交往、投身国际竞争将成为全体受高等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国际化和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共享国际文化及科学成果,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因此,一些普及化程度高的国家加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力度,全面开放高等教育边界,促进高等教育跨境服务,推进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而普及化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即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国际化意识和与国际接轨的知识结构,在视野和能力上都达到国际化水准,从而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抓住机遇和争取主动。

四、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转向的对策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需要改革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造就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新型人才。面临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个性化、综合性、特色化、国际化转向的大趋势,必须采取适当的对策,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

1. 转变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制度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素质,没有个性化素质,多元、复杂的高等教育生源的兴趣和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普及化高等教育也就难以落到实处。所谓个性化人才培养,即一方面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能要求学生“始于同一起点,终于同一结点”,在教学的目的、内容和形式上不能“一刀切”;另一方面,高校应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法,允许学生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承认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体性,进而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因此,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制度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探索个性教育和包容教育的可行形式。改革教学模式,首先,应当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这就要求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不同学科、专业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深入构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层面对各教学环节设计具体要求和标准;其次,应当探索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弹性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再次,继续开发新的高等教育形式,丰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可能,也为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可行手段;最后,要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改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从而保障个性化人才培养可以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落到实处。

2. 融合通专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显著加快,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凸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融合通专教育,转向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广的综合性人才。当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联系不紧密,主要着眼于基础素质的培养。(2)专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应对职业岗位、根据专业需要而设置,所培养的人才虽然能够符合学生的职业需求,但容易产生知识面狭窄、岗位适应力不强等问题。(3)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就是指人才培养中应当在广泛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方向。按照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必须摒弃单一的“通才模式”和“专才模式”,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方式构筑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大批的综合性人才,高校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管理体制,要全面、广泛地实行更灵活的学分制,让学生能够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避免通才的“过宽”和专才的“过窄”,使学生能够成为知识面广、知识结构宽厚的综合性人才。

3. 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实现高校分类发展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多样化的人才观。只有高等教育的多样性才能适应普及化阶段学生来源的多样化、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首先,要打破高等教育入学壁垒,实现“全纳式”的招生,为所有有志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入学机会,满足全体国民的受教育需求;其次,应当制定适切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求学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再次,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求学背景、求学动机、学习方式,提供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最后,实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不仅要看到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还要看到以应用技术大学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时还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管、办、评分离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合力,共同促进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过渡[16]。要改变行政力量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情况,引进市场机制,给予学校办学自主权,从而实现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制定适切的人才培养目标。

4. 加强国际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能力

国际化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培养一大批能够胜任国际化和全球化竞争的人才也是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需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已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60.8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同时,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8.9万留学人员在华学习,我国也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超越了精英化、大众化阶段的要求,表现在满足所有大学生国际交流的需要以及学科专业国际化交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派遣和吸纳留学生、引进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提高教师出国比例等的形式国际化,还要进行教授学生国际前沿知识、培养国际视野与国际责任感的内容国际化,从而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国际能力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通才普及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历程
推动家庭影院4K普及化,4K HDR摄影机全面涌现
做质量人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通才,时代的召唤
杨通才:无限眷恋无限情
2015年预测:逐步普及化的私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