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9-03-28 02:13:41刘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护师卧床神经外科

刘群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1],神经外科患者在治疗后的卧床休息时间长,增加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2];一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神经外科患者易出现肺栓塞、肺功能不全甚至是猝死等情况,因此为了患者早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该文旨在分析护师循证护理的下肢静脉血栓防治效果,择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82例神经外科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该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中择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有4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存在代谢性疾病、重要器官(心、肝、肾等)严重病变、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排除。

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年龄最小值41岁,年龄最大值82岁,年龄平均值(65.20±3.76)岁。 入院时的 GCS 评分为 3~12 分,平均分值为(7.15±1.68)分。

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年龄最小值42岁,年龄最大值83岁,年龄平均值(65.30±3.81)岁。入院时的 GCS 评分为 3~14 分,平均分值为(7.23±1.72)分。

组间基本资料相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科学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加强疾病、饮食、早期功能锻炼、下肢静脉血栓防治等方面的口头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吸烟饮酒对病情的危害,同时进行心理干预。

观察组:护师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师3名、辅助护士1名。总结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因素,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危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2)循证问题:神经外科患者存在病情严重、复杂且变化快、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的特点,患者卧床时间长,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故提出问题:下肢静脉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因素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关?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护理措施有哪些?(3)循证支持: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资料和检索相关文献,寻找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对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患者的情况制定护理方案。(4)循证观察: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三个因素有关;②下肢静脉血栓的常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存在严重内科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脑卒中等)、既往存在静脉曲张或静脉血栓病史、吸烟、高龄、肥胖、手术、创伤、卧床时间长、制动等。(5)循证应用:①一般护理:在患者卧床休息时,将下肢适当抬高并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叮嘱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按摩方法,定时为患者按摩受压部位,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促进静脉回流;对患者双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波动情况、有无肿胀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协助医生进行对症处理。②健康教育:除了口头教育外,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微视频等方式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危险因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措施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提高其重视度,说明了饮食、积极运动对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适量饮水,饮食以低盐、低脂、高蛋白的易消化食物为主,多食新鲜蔬果,同时禁烟禁酒,针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从饮食方面严格控制血糖水平。④输液护理:在治疗原发病或合并症时,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同时注意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和部位,刺激性强或高渗药物应在稀释后进行注射。⑤肢体功能训练:针对术后、长期卧床、瘫痪患者,指导其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床上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下床活动,并穿上弹力袜。⑥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期间全程实施心理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患者,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列举康复良好的病例,多鼓励和支持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神经外科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n(%)]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观察组神经外科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7%(2/41),对照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95%(9/4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

3 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大多数存在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因此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加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治疗后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因此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应重视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常规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神经外科患者对于疾病、下肢静脉血栓等方面相关知识的了解,但是在预防措施方面未到位,因此仍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4-5],其中心理念为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循证护理能够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寻找最佳的护理行为,再用批判性的眼光来评价它能否取得最佳成效,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可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6-7]。在神经外科中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效果较为理想,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了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分析原因在于,由经验丰富的护师参与循证护理,并对患者进行风险因素评估,明确循证问题并寻找实证,能够针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8],通过一般护理、饮食护理、肢体功能锻炼、输液护理等措施消除危险因素,促进患者下肢静脉回流[9],改善血压高凝状态,避免静脉壁损伤[10],另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1],最终达到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护师循证护理可对神经外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猜你喜欢
护师卧床神经外科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更 正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州同批男女护生对临床男护师带教接受程度的调查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护士护师职业规划执行手册》在职业规划中的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