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琳,陆 峻,苏艺博,王艳娇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211153)
随着装备研制任务不断增加,装备软件技术状态管理难度逐年加大。据调研,各研究所各型号装备软件的管理方式不一,管理漏洞层出不穷。如何能够快速响应研制任务调整,如何严格控制装备软件更新,维护各型号装备软件技术状态,成为当下最紧要的任务。
软件配置管理的目的是利用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记实和配置审核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这个理念科学严谨,可以很好地帮助控制、维护装备技术状态。[1⁃3]
为了实现对大量、复杂装备技术状态可控、可追溯,需要对技术状态进行梳理,然后进行唯一标识。
目前,一般国内装备同一型号维护团队比较固定,维护需求变化不大。出口装备同一型号根据出口国家不同,维护需求不同,技术状态可根据国家来划分。国内装备按上级机关下达的型号进行顶层分类。但是,同一型号下各批次软件之间存在差异,一般存在以下情况:
(1)同一型号下部分批次某些软件与其他批次有适应性不同;
(2)同一型号下部分批次某些软件与其他批次有较大不同;
(3)同一型号下部分批次某些软件与其他批次软件完全相同。
为了在软件发生变更时最小化软件更新工作量,对同一型号下各批次软件进行技术状态梳理,将(1)、(3)两种情况各批次软件归为一类技术状态,情况(2)作为一类技术状态,典型装备技术状态划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装备技术状态划分示意图
技术状态划分后对每一技术状态进行唯一标识。标识需要包括项目型号、所属类别、技术状态说明等信息,方便维护人员、管理人员查询、管理。
对于维护阶段的装备软件,主要需要进行两方面控制:装备软件更新控制、装备软件变更控制。
装备软件更新是指对交付后装备软件发生变更且对不能够及时更新的装备进行软件更新。
2.1.1 配置项提取
软件主管或外场软件负责人从产品库取出需要更新的程序交更新人员。
2.1.2 装备软件更新
更新人员根据更新要求实施更新并记录被更新装备的令号/舰号/站号,更新的软件名称、版本,更新日期、更新人,更新结束后将记录交软件配置管理员。
2.1.3 技术状态更新
软件配置管理员根据更新记录修订技术状态记录,上传至配置管理工具,并将软件更新情况通报组织级配置管理组。
装备软件变更是指交付后装备软件发生变更,包括外部输入产生的变更与内部纠错发生的变更。
2.2.1 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人填写变更申请,写明需要变更软件的名称、变更原因,并进行初步变更影响域分析。
2.2.2 变更审批
项目级高层管理者执行审批,并需顾客代表审批同意方可实施变更。
2.2.3 验证方式选择
验证方式由变更审批人根据实际变更影响选择,具体可选方式描述如下:
(1)审核验证。程序类配置项进行少量、轻微纠错式修改时选择此种验证方式,验证人由变更审批人指定;
(2)测试验证。程序类配置项变更较多时须通过回归测试进行验证时选择此种验证方式,验证人由变更审批人指定;
(3)其他验证方式。验证人由变更审批人指定。
2.2.4 变更实施
变更申请人从产品库中获取配置项后根据已批准的变更申请实施变更。
2.2.5 变更验证、确认
(1)变更验证。变更结束后,如无特殊要求,变更申请人填写变更确认单,写明变更内容,需明确变更发生的具体位置,交变更验证人进行验证;
(2)变更确认。变更验证通过后,由项目级高层管理者、质量保证人员、顾客代表进行变更确认。
2.2.6 入产品库申请
软件配置管理员填写归档申请,写明项目代号、装备软件版本、变更内容概述、变更应用的装备令号/舰号/站号,与装备软件技术状态说明、软件变更申请,软件变更确认、更新后的代码一并提交至组织级配置管理组。
2.2.7 入产品库审核
组织级配置管理组根据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文件资料填写内容是否完整、正确,配置项变更内容是否与描述一致。
2.2.8 确认(必要时)
如在审核过程中发现异议而无法达成共识时由项目的项目级高层管理者确认后执行归档。
2.2.9 入产品库
组织级配置管理组将归档内容与软件配置管理员进行共同确认后将更新后代码及文件资料入产品库。
每套装备、每艘舰、每个站目前上装的软件版本发生了哪些变化、何时发生的变化、该套软件是否为最新软件都是维护人员及用户比较关心的信息。为此,采用三维立体式记录方法,X轴为每个技术状态下每个软件配置项,Y轴为每个技术状态下每个软件配置项版本及变更内容,Z轴为每个技术状态下每个软件配置项适用的令号/艘号/站号。以上记录随每套装备每个技术状态同步归档,并在配置管理工具上进行更新、说明,方便维护人员、项目经理、项目级高层管理者等查询。
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记实这3类活动涉及的操作人员比较多,包括项目管理部门人员、研发部门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各类人员对控制步骤理解、执行的情况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保证每个技术状态能准确、无误地受控,采取定期分级别审核,具体审核频率及级别如下:
(1)每季度审核一次,审核级别为项目级审核;
(2)每年审核一次,审核级别为组织级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
(1)审核技术状态划分是否合理,配置标识是否正确;
(2)配置更新、变更的步骤是否符合体系要求;
(3)配置状态记实是否与配置项实际状态、装备实际状态一致。
对软件技术状态实施管理后,软件在管理力度与质量提升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技术状态清晰、明确
通过对技术状态的梳理,将原来纷繁复杂的技术状态进行分类、归并,降低管理的复杂程度,减少维护工作量及维护人员出错率。对于关注型号技术状态的人员来说,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各个技术状态所包含的软件版本、变更情况、更新情况,有哪些软件尚未更新,有效提高信息利用率,提升装备维护效率。
(2)装备软件维护规范化
通过对维护阶段软件进行配置控制,装备软件更新和变更都全方位地纳入配置管理,每次更新与变更均需要层层审批、验证、确认、审核,减少随意变更对装备质量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有效控制了装备软件技术状态。
目前,交付装备越来越多,技术状态越来越复杂,维护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减少维护工作量、严格控制软件技术状态成为当务之急。软件配置管理这个理念诠释了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办法,需要将这个管理办法贯彻到技术状态控制的工作中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审批、验证、确认、审核、归档,通过层层把关,保证软件产品质量,提升装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