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125篇古诗文的注释进行了考察,发现注释在系统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上都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当注而未注、前后表述不一、先出现不注而后出现作注、注释形式前后不一,以及错译、漏译、注释体例和术语不规范等方面,就教材存在的问题逐类列举、分析,并阐述了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 统编本 初中语文教材 古诗文注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1]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该套教材立意高远、视野开阔,诸多优势毋庸一一阐述。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九年级共六册)共收古诗文125篇,选篇占比超过50%。笔者对125篇古诗文的注释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注释在系统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上存在些许问题,现述于此,就正于编者和读者。
一、注释缺乏系统性
通观六册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性,主要體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当注而未注
教材“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2],以补白的形式介绍了基础性的语法知识,同时在古诗文注释中力求与此呼应。以代词为例,七上120页设有“代词”语法知识讲解,七上教材对“吾”“之”“者”“斯”等常见文言代词在释义前都注明了词性,但此做法未能贯彻到底,之后对“若”“是”“女”“汝”“其”这些常见文言代词首次单独注释时没有再注明词性,详见表1。
“其”在文言文中可表示不同的语气。八上《愚公移山》133页注释16、九下《唐雎不辱使命》49页注释5、八下《马说》123页注释6分别就“其如土石何”“安陵君其许寡人”“其真无马邪”句中的“其”进行了注释,“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表示祈使语气”“表示加强诘问语气”。但八下123页的“其真不知马也”中的“其”与以上三条用法都不同,表推测,教材没有注释,之前的古诗文中没有出现过此种用法。
(二)前后表述不一
七上30页“相委而去”教材译为“丢下我走了”。同一页注释4刚学习了“去,离开”,且将“舍去”译为“丢下(他)而离开”。由表2可见其余三条注文都是将“去”译为“离开”。“去”古义是“离开”,后演变为“到……去”,古今词义所表达的动作方向相反,译为“走”不能凸显方向,“走去”“走来”均可。另外,“离开”可以带地点名词,“去国怀乡”中的“去”就不能译为“走”。
教材中存在同一词类名称前后表述不一的情况。表3注文中出现了三种词类名称,这里助词和语气助词可以看作类属关系,那么,语气词和助词、语气助词是什么关系?汉语词类的划分及词类名称学界确实存在分歧,但教材七下86页附有语法知识讲解,将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类,所讲的虽是现代汉语语法,但古今词类是一致的,一套教材中所用名称应是相同的,否则将给教学带来困扰。
(三)同一义项的词语先出现不注而后出现作注
七上《杞人忧天》126页注释1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然”没有单独解释,但七下《卖油翁》69页教材却有解释,注释11“忿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以”作介词有“凭借”义,七下《卖油翁》69页注释14、九下122《曹刿论战》注释9对“以”的这种用法都有注释“以:凭、靠”。但出现在前的七上《论语十二章》51页“可以为师矣”、七下《卖油翁》69页“公亦以此自矜”这两处用法相同的“以”却没有注释。
七下《河中石兽》149页“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然则”在古诗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但这里没给注释。九上《岳阳楼记》45页教材就“然则北通巫峽,南极潇湘”句有注释1“然则:如此……那么”。
“耳”古今词性、词义差别都很大,八上《记承天寺夜游》57页就“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句有注释11“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但出现在前的七上《狼》106页注释10“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却没有对“耳”单独注释。另外,七上126《杞人忧天》页“天,积气耳”“地,积块耳”、七下《孙权劝学》22页“见往事耳”、七下《河中石兽》148页“渐沉渐深耳”,这几处无任何注释。
九上54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见赠”理解为“送给(我)”,“见”的这个用法在之前的课文中没有出现过,但教材此处无注释。九上《范进中举》119页有注释9“见教:指教(我)”。
(四)同一语言现象注释形式不一
注释形式不一的问题在注释宾语前置句、省略句时尤为明显。以宾语前置句为例,教材中的相关注释存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给出现代汉语的语序,同时解释句义,如表4中前三条。第二种注释形式只解释句义,如表4中后三条。从出现的顺序来看,六条注释并不存在先详后略或先易后难等规律。显然第一种注释形式更好,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特有的句式,注释中对照古今语序,直观呈现二者的不同,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形成准确的语感。同时能够与教材中“句子的成分”的学习及“注意积累句式”的单元提示相呼应。
二、注释存在错误
(一)错译
九上55页注释10“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长向”译为“偏在”不妥。“长”可理解为“长时间、长久”,“向”作介词,译为“在”,那么“长向”在这里可理解为“总在”。全句可译为“为什么总在人们离别时圆呢?”“长向”一作“偏向”,这时译为“偏在”。
(二)漏译
八下123页注释2“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此条注释中的括号和“正确”都应去掉。加上括号,“其”就漏译了。
八上132页注释15“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注文中“表示”二字多余,“相”可译为他,指愚公,教材漏译。“相”这种用法在七上出现过,七上30页注释8“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七上105页注释14“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九下52页注释4“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注文“不懈怠”漏译了代词“之”。
(三)义项选择不当
八上57页“盖竹柏影也”,注释9“盖:大概是”,这里“盖”连接上句推论原因,推出的是确切原因,译为“原来”切合语境,全句译为“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三、注释不够规范
(一)注释体例上混淆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
在文言文注释中,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是两种常用的注释方式。若注释者混淆两类注释,易导致读者对词义的理解产生失误。“为了帮助读者弄清这两种性质的注释,中国传统的注释书,非常讲究注释词语的选择”[3]。“指”“意思是”等都是文意注释的程式化注释用语。
教材中存在语义注释采用了文意注释用语的情况,也存在文意注释不用相应用语的情况。
如九上60页注释7“肯将衰朽惜残年:意思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肯,岂肯、哪能”,这条注释是在表述文言句子的句面义,属于语义注释,不能使用文意注释用语,“意思是”应去掉。九下127页注释4是文意注释,“秋”译为“时候”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训释时应加上文意注释用语,译为“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文言文初学者最需要的是语义注释,因为它呈现了现代白话和文言的词句对当关系,学生可以从注文中学习规范的翻译方法,同时能从译句中析出词义,利于掌握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九上55页注释7“起舞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之舞动”,此处若使用语义注释,注文更明白易懂,译为“(诗人)起舞,欣赏着月光下的影子”。九下46页注释12“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用作后缀”,此处可将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结合起来释义,译为“吆喝着给他,意思是没有礼貌”。教材中不乏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注文,如八下64页注释8“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二)注释术语上混同不同的用字现象
通假字、异体字等是文言文中不同的用字现象,各有注释术语。“当前训诂学界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应该把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加以明确区分,并分别用‘通‘同等术语标志”[4]。但笔者发现教材注释中用“同”训释不同的用字现象,在教学中将所有用字现象都称为通假。如七下69頁注释10“尔,同‘耳”、九上53页注释3“羞,同‘馐”。事实上“尔-耳”为通假关系,应注为“尔,通耳”,“羞—馐”为古今字,应注为“羞,馐的古字”或“羞,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馐”等。教材“在注释中一律采用‘某同某的形式就显得不够确切、恰当,自然也不够科学”[5]。将不同的用字现象混同不分,影响学生对文字现象及字义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为减负这块内容可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教材中的注释术语若是与现行训诂术语、与工具书注释术语不一致,将导致古诗文教材的学习与课外传统文献的阅读割裂,难以实现《课标》中所设定的“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6]这一课程总目标。
以上所列主要是些细枝末节的疏漏,虽瑕不掩瑜,但作为传输知识的范本,教材不应忽视任何一个细节。教材的不断完善,仍需要编者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018.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3.
[3]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251.
[4]许嘉璐.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续)——兼论注释学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90.
[5]唐作藩.“同”和“通”——文言文注释中两个术语的使用[A].汉语史学习与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47.
[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7.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承传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注释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718)阶段性成果和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资助项目“基于训诂学的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GRFX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