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打造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路径探索

2019-03-27 00:59李荣贵
商业经济 2019年2期

李荣贵

[摘 要] 芷江因抗日战争胜利日寇投降签字仪式在此举行而闻名于世。通过分析芷江抗战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征,从历史、文化、教育以及联系海峡两岸等方面评价其资源价值,指出当前芷江抗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中取得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整合、活化抗战文化遗产资源,扩大抗战文化的知名度的芷江打造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路径措施,同时需要政府在基础建设、人才储备、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倾斜照顾,进而逐步促进芷江旅游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 抗战文化;遗产旅游;路径

[中图分类号] F590.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2-0038-03

一、前言

湖南芷江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位于芷江县七里桥磨溪口受降园内,是华夏大地唯一纪念二战胜利的纪念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国民党抗日将领代表在芷江七里桥接受日寇请降,为纪念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全面的彻底的反对法西斯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当时国民政府修建了这座受降坊。芷江受降纪念坊,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

尽管芷江的抗战受降坊历史意义非同一般,但是芷江旅游相比周边的地区还是比较落后的,把芷江打造成著名的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有利于提高芷江和平文化遗址的知名度,可促进芷江抗战文化遗址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与周边旅游地区的差距,提升人们的旅游文化品位,进而促进芷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芷江抗战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征

有些专家学者提出,芷江受降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当时的战况局势与芷江的机场安全便捷,为接受日军投降提供各种条件,历史的选择也是合乎逻辑的。正因此重大歷史事件,给芷江留下大量抗战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遗迹、文物、史料等,成为重要历史见证。

(一)抗战遗迹保存较完整

被誉为“中国的凯旋门”的“血”字型受降纪念碑,虽然在文革时期遭受损坏,但是后来经修缮后完整如初,当时国民党高官的题辞依然如故,它是中国抗战胜利唯一的标志性建筑物。在纪念碑周边还保存了当时物件,它们都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另外作为当时盟军远东第二大机场——芷江机场,以及机场的中美空军机场指挥塔和中美空军俱乐部等遗址保存完好。抗战遗留下的武器弹药和各类军用生活物品等都有大量的留存,陈列在纪念馆中。

(二)抗战文物历史意义重大

在芷江受降纪念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珍藏着许多珍贵文物,如当时受降会场桌椅、沙发等物件,受降纪念坊记,以及日军受降代表今井武夫签字的“受取证”、一批电文、讲话等珍贵的抗战文物,它们记载了当时日军受降的历史事件。也有一些文物记载了当时军民共同抗战的宝贵文物,特别是当地人民与美国飞虎队的抗战事迹,还有许多华侨和国际友人为抗战所做出的各种贡献,它们都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三)纪实作品影响深远

自抗战胜利以来,反映芷江抗战文化的书籍《飞虎队在芷江》、《抗战胜利受降芷江纪事》、《光辉的历程》、《芷江受降》等多达数百部;文献纪录片《受降纪念坊与天后宫》、《虎啸潇湘》、《芷江保卫战和芷江受降》等10余部;展现抗战人物的《历史名城芷江》、《名人与芷江》、《陈香梅访问芷江》等影视类作品不断涌现,借力于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辐射全世界。

(四)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芷江县是侗族少数民族聚集地,芷江的侗族人民自古就有爱好和平的传统美德,他们与其他民族和平共处、同为一家。侗族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方面有独特的风雨桥、鼓楼、寨门、民居等体现了与自然的和平相处,招待贵宾的合拢宴体现了与人的和谐相处,以及侗族芦笙歌舞等艺术形式都展现了一种和平思想。

三、芷江抗战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

芷江抗战文化遗址一方面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铭记日寇侵华的历史、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以及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抗战胜利;另一方面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保护抗战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警示教育下一代,连接台湾和大陆的桥梁。

(一)历史价值显著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日寇在芷江向国民党抗战代表投降,使芷江成为中国首次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地方。这一事件不仅仅标志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标志中国近代反帝国主义取得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历史篇章。而抗战文化遗址正是见证经历这个伟大历史事件的宝贵文物,其价值无法估量。

(二)文化价值丰富

抗战文化记录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战历史,有关抗战的历史、人物、事迹等文化资料不胜枚举,许多的英雄事迹被写成小说或拍成影视作品等,作为抗战文化传播影响教育人们。同时,抗战的胜利也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是多文化的交融共进的结果。

(三)教育价值深刻

芷江受降纪念坊、飞虎队纪念馆等抗战文化遗址保存完整,陈列了大量的抗战文化元素,真实生动的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战历经的磨难,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抗战精神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坚定决心。它对后代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时刻提醒我们要做好防范侵略者的准备,也教导人们我们当前的和平幸福社会来之不易,告诫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四)桥梁纽带作用

芷江抗战受降纪念坊的国民党遗址遗迹,以及美国飞虎队纪念馆,都记载见证了当年芷江人民同国民党抗战官兵,以及美国飞虎队共同团结抗日的各个方面。而今这些资源成为联系台湾国民党、美国飞虎队抗战官兵及其后代的与大陆密不可分的桥梁纽带,对两岸和平统一意义深远。

四、芷江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芷江以抗战文化遗址资源为基础提出以打造“国际和平名城”的目标后,芷江的抗战文化遗址得到大量的修复和保护,同时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坊、美国飞虎队纪念馆等一批珍贵完整的抗战文化旅游资源以馆藏参观的形式适当开发,对芷江的抗战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一)成功修复了抗战文化遗址,新建了抗战文化的纪念馆

芷江抗日战争受降坊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融合了中国抗战史学研究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纪念胜地。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国家对受降坊的旧址和“血”字牌进行修复,后又修建了飞虎队纪念馆,纪念美国飞虎队成员在中国抗战中做出的贡献,后来又陆续建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和湖南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完整的保存了抗战文化遗址,并拓展了抗战文化的展示空间。

此外,芷江城市建设主题也日见鲜明,围绕抗战和平的主题,修建如和平广场、凯旋大道以及万和鼓楼群等一批以体现抗战文化内涵为载体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已经建成。

(二)以抗战文化遗址为基础,芷江国际和平城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02年10月,芷江县在抗战文化遗址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打造和平文化品牌的之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举办以和平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推介活动,取得了好的成效。随后建立了“网行芷江”网站,全方位、多形式的介绍芷江抗战文化遗迹,不断扩大芷江抗战文化的影响面。特别是举办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以来,吸引了70多个国家的相关人士,中央、省市、港、澳、台及国外的近百家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视角的宣传报道,这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三)抗战文化遗址旅游带动了芷江旅游业的发展

在芷江抗战文化遗址旅游的带动下,抗战文化场馆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芷江国际和平城”的品牌,旅游业发展居怀化市前列,同时还促进了芷江的侗族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抗战文化释放的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如今,芷江县有近万人从事和平文化产业和相关工作,并逐步脱贫致富。

五、芷江抗战文化旅游遗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芷江县宝贵的抗战文化资源,是弘扬和平精神,倡导世界和平的一面旗帜。但是,就目前的开发状况而言,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一)抗战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单一

目前,芷江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静态的馆藏开发为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坊、飞虎队纪念馆以及湖南省抗日战争纪念馆都是以纪念馆的形式把抗战文化中的文物以实物、实物照片、蜡像、影像在展柜向游客展示,辅以光、电、声等现代化的手段,加强游客的旅游体验,强化游客的记忆。然而这种方式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体验性需要,必须要增加一些体验性的产品。

(二)保护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芷江的经济不发达,而且芷江受降坊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是红色旅游基地,对游客是免费开放的。对抗战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资金仅依靠政府的资助,虽然把部分遗产旅游资源放在纪念馆陈列,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还未能充分保护,关键问题在于资金投入不足。

(三)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开发不充分

目前对抗战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主要还是以纪念馆静态的展览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其实芷江的抗战文化包含了国民党、美国飞虎队、大量的爱国海外华侨和当地居民的团结一致共同抗日许多元素,应该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抗战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充分调动抗日前辈携带其后代故地重游,产生国际影响,促进国际和平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密切联系。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

芷江在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完善,首先是芷江住宿接待宾馆较少,而且服务水平不高,大部分的宾馆卫生、环境、安全卫生还尚未达标,并且接待能力也有限,遇到大型的节庆如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许多游客还要回到怀化市休息,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六、芷江打造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路径

(一)保护抗战文化遗产资源

抗战文化遗产资源是抗战的历史见证,其意义重大。对抗战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时,保护抗战文化遗产资源是首要的。一方面要保护好抗战文化遗址遗迹实物,包括日寇投降签字的场所及相关的实物,“血”字型纪念碑,以及当时使用的武器与生活用品等,采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这些文物不被腐浊风化,部分损坏的要及时予以修复。另一方面是保护孕育抗战文化遗址遗迹文化土壤,也就是当地抗战的文化氛围。只有保存延续了抗战文化氛围,才能增强旅游者的体验感,同时也是区别与其他地区的抗战文化的特色。

(二)整合抗战文化遗产资源

要合理开发利用抗战文化遗产资源,必须全面搜集、深度挖掘抗战文化遗产资源。首先是全面搜集抗战文化遗产资源相关的文物,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芷江抗战的人与事优秀典型事例,经过适当的整理编写,充实芷江抗战文化的内容。其次是把抗战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自然生态整合,丰富旅游产品项目,满足不同类别的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三)活化抗战文化遗产资源

目前的抗战文化遗产资源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纪念坊已经被国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础,每年都有许多人群前来参观纪念,主要以馆藏开发为主,可以说是一种静态的开发方式,其中的弊端就是不能充分調动旅游者的积极性,应从参与性体验性等方面活化抗战文化遗产资源从而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例如,针对飞虎队纪念馆可以模拟建造一个飞虎队战时情境,让游客驾驶模拟飞机参与,体验飞虎队战斗时的状态,把游客的参与性与纪念性融为一体。

(四)扩大抗战文化的知名度

尽管芷江受降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但因各种历史原因其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还并不高。近些年来,芷江县在抗战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文化,并围绕和平文化举办了国际和平文化节、和平文化论坛、湖南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等大型的节会活动,邀请了海内外当年的抗战老兵代表与世界的和平人士,经过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及与会人员的大力宣传,芷江和平文化名城的形象在全国范围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芷江的知名度。

当然除了上述措施以外,还需要政府在基础建设、人才储备、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大力投入,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照顾,才能逐步把芷江打造成为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刘长英.论芷江和平文化主题式旅游开发[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4.

[2]田均权,吴和平.和平、发展和合作的时代催生了芷江和平文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8,2(7):31.

[3]石希欣.以和平文化打造和平之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25(9):72-74.

[4]秦麟征.从战争文化走向和平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0,25(9).

[5]田官平,张华,舒婷.芷江县发展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06(1):19-21.

[6]彭良棠.和平名城魅力芷江[N].新湘评论,2010.

[7]张静.中国和平文化生成的内在机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34(5):144-147.

[8]夏力发.论芷江受降的文化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59-60.

[9]胡杨帆,吴章文,梁隐全.中国芷江和平文化与森林生态休闲旅游[J].学术月刊,2010,8(6):51.

[10]黄纯芳.充分弘扬和平文化促进和平事业发展[N].湖南日报,2010.

[11]吴和平.芷江抗战文化与和平文化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6(7).

[责任编辑:纪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