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2019-03-27 20:38:55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仪器建筑工程测量

(双城市城乡规划局 黑龙江 双城 150110)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对我们建筑工程测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已经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我就想对测量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继而提出一些创新性的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现状分析

(一)建筑测量人员的流动性大,岗位不稳定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人员主要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工作条件艰苦,且要求数据的精准,往往野外工作时间特别长,且不固定。所以,只要有机会,很多人都会选择调离测量工作岗位。这也造成了测量技术人员流动性大,很难保证测量工作的连续性,另外一方面,由于人员的流动性十分大,所以对于仪器的保养和管理更是不到位。建筑施工测量技术往往要求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所以测量仪器的保养至关重要。仪器保管不当,都会导致数据的缺失或者是毁损。这样的数据,往往会影响施工的进度,造成工作的循环往复,造成不必要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浪费。最后,由于部分测量人员都抱着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想要离开这个艰苦岗位的心理,所以对待工作往往不认真,也会导致资料保管不严谨、数据记录不符合规范性,出现错误的测量数据时采取一些不严谨的措施进行补救等做法,这都给施工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权责不明,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监控管理机构设置比较完善,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监理部门两级监管,而且规模较大较大的建筑公司也会有自己内部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虽然机构设置比较健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时候,监督部门往往只看表面现象,忽略了对于施工测量质量的过程检查,这也导致了部分施工单位表里不一,蒙混过关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我国建筑测量专业人员数量匮乏

通过实践证明,一些施工企业对工程测量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配备的建筑工程测量人员往往业务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很难完成高效、科学的建筑工程测量工作。而且,由于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是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对所使用的仪器往往不了解,这些问题都严重拖慢了测量工作的进程,更有甚者,造成测量结果的严重失真,给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带来不可避免的重大损失。

(四)落后的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

现在,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我们还采取的是原始的、传统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老式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目前的测量发展趋势为高精度、快速、遥测、无接触、连续,从数据获取到数据处理一体化作业,自动程度愈来愈高,所以,如果施工单位还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那么在建筑测量精准度等方面将会存在一定的弊端,阻碍工程施工管理的进度。所以,我们有必要推陈出新,创新和改革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促进我国建筑施工测量技术逐步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

二、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一)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归根结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科学、合理、完善的工作规章管理制度。只有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够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头,提高建筑测量工作的效率,保障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测量仪器的完好。

(二)重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测量工作作为建筑施工项目技术质量保障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工程指挥机构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眼睛”。而发挥 “眼睛”的功能和测量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必须花大气力,重视对于施工测量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多给测量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鼓励测量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的测量技术,将新鲜的创新性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测量建筑测量工作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短期效益,而应该从长远的发展需要出发,投入资金,培养高素质的测量专业技术人员。

(三)加强工程测量的监督管理以及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工程测量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将一切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首先,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监督管理流程,对质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控制测量的误差,反复对数据进行复查,确保测量数据的精准性。其次,在确定测量结果准确无误以后,还要在竣工阶段对其中的重要测量结果进行再次的复查,再次确保建筑施工测量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四)创新思维,提高工程测量中的技术应用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科技化大发展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学习的心态,与时俱进,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推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先进理念,积极主动探索国内外先进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创新思维,开拓视野,在不断提高测量精准度的同时,降低工程测量的成本,促进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稳步发展。另外一方面,我们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要加大对于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研发力度,国家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推动测量技术的改革与创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测量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员、技术、仪器的多方支持。所以,我们必须要多方考虑,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促进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

猜你喜欢
仪器建筑工程测量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