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并不断释放数据流动性的过程。“互联网+”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通过连接,产生反馈、互动,最终出现大量化学反应式的创新和融合,其核心是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
ERP管理软件系统由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等三个模块组成。利用ERP独特的管理思想,ERP 将企业的制造流程看成由供应商、制造商、卖方和买方之间的供应链,强调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使得制造过程更加有效,企业各个流程更紧密,进一步缩短顾客订货到企业销售商交货的时间,从而满足市场需求,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65%以上的企业实行了管理信息系统。常见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财务部门使用的财务软件,企业自己的网站、电子邮件、办公自动系统等。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在前几年并未对ERP系统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ERP系统的使用率偏低。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意识的提升,在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的同时,开始逐步引进ERP系统。
(一)扩展性。在网络时代,ERP系统在广度上、深度上和行业化方面,都对传统ERP提出了更高的扩展要求。在网络背景下,ERP系统管理范围更为广泛,ERP系统扩展包括企业战略管理(SEM)、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ERP系统在深度上呈现出智能化趋势,商务智能(BI)将企业ERP系统现有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综合运用数据仓库、在线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能快速准确地为企业提供报表并提出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ERP系统还呈现出行业化趋势,即针对每一行业特点,提供更为专业的解决方案.使得ERP系统目标更为精准、运营效率更高。
(二)技术先进性。1.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技术体系。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成熟及普遍应用,作为ERP系统底层的技术支撑体系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采用可配置网络计算技术(CNC),整个网络上的资源在ERP系统安装后仍可灵活配置,各种设备的角色可以互换,大大提高了ERP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任务可按负荷大小进行重新分配、动态分布,增加了各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使系统面对外界变化的适应性大大增强;2.因特网技术。因特网技术具有便捷、易用、普及方便等特点,因特网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联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沟通方式,基于互联网的ERP系统在电子店面、一对一交易、销售自动化等发挥了更大的效能,因特网技术正在迅速成为改变公司创造价值方式的决定因素;3.事件驱动的对象技术。为了适应业务环境的变化,ERP系统采用事件驱动的对象技术,使系统更加高效可靠。这一技术包括两部分:事件驱动的编程与基于对象的业务规则。相对于传统的过程化编程,事件驱动编程方法将应用系统的控制权转移到用户手中,而不是让用户跟随预先定好的应用模式,而基于对象的业务规则灵活性较好,同时又具备再用性高和可开发性强的优点。
(三)移动性。在互联网环境下,移动应用的普适性、便捷性和低成本,是测定ERP系统成败的重要指标。ERP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实施的互联网化,使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更多的服务成为现实。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地理化的办公概念越来越模糊,员工可以在家里、在咖啡馆、在任何地方处理事务,员工个人的应用习惯和常用的信息,都被存储在ERP系统的个人工作室中,员工可以在个人工作室中接受公司的指令、处理业务、安排工作、同客户进行交流,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一)用户主导的模式。用户主导的商务模式是指用户依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终端制造商提供的移动终端产品、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移动网络服务以及ERP软件厂商提供的移动集成服务,以满足企业移动化集成应用需求。该模式中,用户是产业链合作的主导者,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ERP软件厂商以及移动应用提供商都直接或间接围绕用户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因此把这种模式称为用户主导的商务模式。
根据用户企业自身信息化基础及技术水平的不同,本文将用户主导的商务模式进一步细分为外包式和自主式。这两种方式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用户企业与ERP软件厂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用户主导的外包式商务模式,用户企业将移动应用集成全权交由ERP软件厂商完成。ERP软件厂商不仅需要对自身原有软件产品进行移动化改造,也需整合专业移动应用软件提供商,最终向用户交付以自身软件为核心并集成特色移动应用的移动化产品。此外技术成熟的ERP软件厂商还可考虑推出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为移动应用软件提供商提供开放、通用、全面的开发资源。使移动应用的开发和维护更加便捷,也保证移动应用之间的有效集成。这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ERP产业链最为基础且最为常见的商务合作模式。
(二)以供应链为核心,注重客户关系管理服务的模式。随着因特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制造为中心,以提高生产率、提高产量为目标的传统ERP系统,已经转向以供应链为核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通过客户需求来拉动产品生产和服务,客户关系管理(CRM)成为ERP最重要的组成系统。供应链管理使多个企业能够在一个整体ERP系统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同运作,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提高该供应链在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通过这种供应链ERP管理的优化作用,达到整个供应链的增值。
服务主导逻辑的提出标志着价值创造从传统思路转向价值共同创造的逻辑。随着价值共创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思想不断渗透到ERP系统领域,企业对ERP的应用越来越重视与客户的互动和服务创新,通过客户参与服务创新来共创价值和增加服务利润率、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开发新市场。
(三)建立数字神经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从管理思想上为ERP系统提供了指导,企业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一步步构建整个数字化管理的体系。企业管理的解决方案在现有的采购、库存、销售、生产人事等模式的基础上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客户关系全球销售配送跨地区生产人力资源知识管理等。倡导数字化管理,软件厂商建立自身的数字神经系统,并帮助企业建立数字神经系统,以提高应变和管理决策的速度,扩大管理层次和范围,构造数字化企业管理体系,完全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
ERP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同时也是企业与软件厂商不断优化的结果,ERP正逐渐迈上发展的快车道。目前,ERP系统虽然步入互联网的深化应用阶段,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ERP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产业链上各成员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互联网+时代推动ERP系统更加智能化,ERP系统为企业管理创新,成功实现向互联网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作为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产业链条,ERP产业离不开各成员企业相互间的互利共赢、合作共生。应充分发挥产业链上各合作伙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