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体医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
——以佛山禅城区鸿胜堂生物有限公司为例

2019-03-27 02:07刘永峰
关键词:体医融合体医佛山市

冯 娟,刘永峰,黄 丹,王 彻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佛山528000)

“体医融合”就是体育和医疗的结合,通过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将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等众多知识集合起来[1]。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体育事业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体医结合已成为必然之事。2017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了“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提出体医融合、非医疗健康干预等新理念,使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得到深度融合;帮助群众了解身体机能状况,提供科学健身指导,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强身健体,谋求“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体医结合”思路和方法的提出,在资源、体系、管理等方面,引起医疗系统的高度重视,并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链条中具有重要意义[2]。

当前,“体医融合”也存在着思想观念、组织结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障碍。目前,佛山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体医融合”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课题通过对佛山市“体医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佛山蔡李佛“鸿胜堂”将功夫推拿与医药相结合的实证例子,以佛山市武术协会和武馆的负责人、武术研究专家和普通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3]。探索“体医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提出佛山市“体医融合”的发展推广模式。这不但可以为传承、弘扬、发展佛山武术文化提供参考依据,且对开展体育与医疗融合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应用实践,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1 佛山市“体医融合”现状分析研究

2004年佛山市就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发展中心授予“武术之城”的称号[4]。作为全国唯一的武术之城,佛山有着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民间武术基础。在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一批武术名家的盛名光环下,武术无疑已经成为佛山最亮眼的文化名片。2015年6月,佛山市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佛山将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佛山”的核心任务,努力构建以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为重点,以健身休闲业和体育用品业为支柱,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旅游、体育场馆等多业并举,与佛山第三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产业结构和功能体系。

2015年7~9月,佛山市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就“做大做强佛山武术文化产业”主题开展广泛深入调研。调研报告切中了佛山武术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并强调要拿出具体行动计划,切实推动武术文化大发展。这为佛山市委市政府推动武术文化发展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思路、举措。2016年7月,佛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佛山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已经基本按计划完成佛山功夫角和佛山功夫主题景区二大载体,第三大载体建设——佛山功夫研究院目前正在建设中。

武术作为佛山的一项体育传统项目,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闻名于世。基于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佛山武术文化拥有巨大的产业化潜力。近年来,佛山武术界一直在保健养生、中医中药、影视教育培训和竞赛等许多领域开展产业化尝试,初步形成了一些经营性项目,并开发出了一批有较好前景的项目苗子。甚为可惜的是,由于缺乏政府的主导和政策、资金的支持引导,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发展思路模糊,战略规划欠缺,产业链条缺失,经营水平低下,竞争能力薄弱,盈利能力不足,普遍处于生存困境和不景气状态,远未形成与佛山武术文化地位相匹配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更不能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贡献。目前,佛山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体医融合”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深入发展空间。佛山在武术文化方面开展体育与医疗融合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应用实践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有丰沛的人才资源和许多可产业化的项目,只要佛山市政府能够加强扶持力度,体医融合就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体医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2 佛山市蔡李佛“鸿胜堂”的“体医融合”实证研究

2.1 “鸿胜堂”的“体医融合”基本情况

近年来,蔡李佛鸿胜第5代传人梁旭勇先生组建“鸿胜堂”,召集佛山鸿胜馆朱绍英、夏汉广等老一辈鸿胜传人立足传统,继承和研究总结了蔡李佛鸿胜功夫推拿。2012年由梁旭勇和几位师傅共同整理出的“蔡李佛功夫推拿实操与手法”,入选第4批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合作研究编写出《蔡李佛功夫推拿武医手法》、《鸿胜功夫推拿专著》及《鸿胜功夫推拿培训教材》。2013年,蔡李佛鸿胜功夫推拿正式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发展和更好地服务当代社会,梁旭勇先生在2012年专门成立了鸿胜堂武术文化研究培训中心用于功夫推拿培训教学,并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学员传授功夫推拿技法,并带领徒弟们深入到佛山各个社区为居民提供功夫推拿体验,每年提供50场以上的活动,服务达1万多人次。

“鸿胜堂”于2012年开始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合作制定了鸿胜功夫推拿的标准化课件,并且成为优秀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8年3月,“鸿胜堂”普君店正式开业,普君店作为一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并打造全新创业模式,意味着馆校合作的大学生创业模式走向落地实战阶段。“鸿胜堂”作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外培训基地,一直与学院保持密切联系。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从学校中走出来,在“鸿胜堂”传承功夫推拿手法而尽情挥洒自己的汗水,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他们在“鸿胜堂”学习3个月的功夫推拿,并且接受完考核之后,将前往直营店实习考察。“鸿胜堂”一直致力于功夫推拿的传承和发展,这些学生的到来无疑让功夫推拿的发展锦上添花。这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将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和传统手法的相结合,肯定会让功夫推拿在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

2.2 “鸿胜堂”“体医融合”的发展模式

2012年和2014年,“鸿胜堂”投资200余万元,分别在禅市区的同华路和弼唐路开设两家集功夫推拿、武术、医药、醒狮为一体的武医馆模式,占地面积超1 000 m2,床位25个。培育培养出专职武术、推拿人员20余人,并投资50余万元开发出“鸿胜三宝”(活络油、活络贴、万应膏)跌打圣药。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一起收集、研究并整理出“鸿胜功夫推拿专著”及“鸿胜功夫推拿培训教材”两本书,已逐渐完善培训、运营的基本模式。

目前,“鸿胜堂”的发展思路是:首先,在本土佛山准备和完善“鸿胜堂”功夫推拿的运营传承模式,再通过这个模式向外扩展,在全国开设“鸿胜堂”功夫推拿连锁店,从而达到佛山武术走向全国、全世界展示的目的。其次,开办国际培训学校,将蔡李佛武术、醒狮、推拿课程标准化,面向全世界招生,并逐步完成传统武术套路表演向现代化体育竞技转型的目的。形成以蔡李佛“鸿胜堂”为中心,集功夫推拿馆、培训学校、武术竞技、安保、服装、庆典公司、医药、影视、杂志为一体的大型武术文化产业,从而带动整个佛山武术产业化的发展,使“鸿胜堂”发展成为佛山武术文化的标杆和名片。

3 佛山市蔡李佛“鸿胜堂”“体医融合”的思考

2010年11月“佛山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挂牌成立,使各门派的拳术和拳法、发展和推广更加规范化,更是高等教育与佛山武术文化联手创新的又一次尝试。佛山武术文化研究中心成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平台,其中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武医文化的研究。2012年研究中心开始选取“鸿胜堂”推拿项目进行调研、发掘,认为“鸿胜堂”推拿项目可以成为武术文化产业,可以有较大的发展前途。2013年学院和“鸿胜堂”正式签约,进行共同研究开发,着重在功夫推拿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2014年体育学院设立了武术与养生方向,功夫推拿课程正式成为人才培养课程,同年“鸿胜堂”又成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传统体育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单位。2015年体育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武医班”,功夫推拿成为一个专业,体育学院设计了“2+2”人才培养方案,随着2014-2016届功夫推拿人才的毕业,许多毕业生为“鸿胜堂”注入了新生力量,“鸿胜堂”由原来的1家馆发展到现在的6家馆。近期,“鸿胜堂”在佛山市体育局的支持下,在佛山市全民健身中心开设了社区实体店,全部是佛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新时代“体医融合”社区示范店。

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可复制,“校馆合作”方式可操作;未来这种发展模式,将成为政府购买服务、学校产学研、社区康体服务可复制的版本。以“校馆合作”强强联合的方式,建立协同合作、共建共享的佛山武术、武医文化智库,服务佛山武术、武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个举措更加体现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地方的武馆举行“产学研”联合的良好愿望。

4 建议

佛山蔡李佛“鸿胜堂”成功探索了“武术+”文化产业运营模式,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这个模式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但是,这个模式目前在佛山也是比较单一的,由于佛山市政府一直以来对“鸿胜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把“鸿胜堂”作为佛山市建设体育产业示范点和建设文化创新产业的创新点,所以才有了它目前在同行业中的引领地位。但是,如何对佛山武术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弘扬,开发好老祖宗留下的这个金宝矿,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3];逐步建立和完善佛山市“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

4.1 着力打造佛山“中国武术之城”的品牌

为擦亮佛山“武术之城”品牌,积极推进《佛山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落实,按照“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加强与港澳台以及国内外的佛山武术传人的宣传交流,组织各类国际性比赛,并将高水平的比赛项目作为吸引游客到佛山观光旅游的重要内容。在招商引资、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等活动中,通过武术表演、武术培训和讲座、武术文化展览、武术文化产品展销、功夫推拿等,展示佛山武术文化魅力,以弘扬佛山功夫的魅力和深厚底蕴,扩大佛山功夫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对外统称佛山为“世界功夫之城”。

同时,利用佛山具有丰富的武术医学资源和影响,出台相应的政策,重点扶持一批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武馆。加强在骨伤、运动损失、康复治疗方面的研究,形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医疗机构和中成药产品;完善武术竞赛体系,规范套路、功力、对抗比赛要求。

4.2 建立统一的拳种标准化体系

佛山武术资源缺少挖掘整合,没有统一品牌效应。佛山应该建立包括主要拳种传承的核心内容标准、比赛交流标准、教育培训标准、武馆分类管理标准、教练等级考证标准等在内的“佛山功夫”标准化体系。建立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借助段位模式构建起良好的社会参与机制,使武术段位制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将其引入全民健身计划,推动武术社会化普及进程,推进业余武术培训机构的规范化发展,促进武术协会间的交流沟通,加快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的步伐。

标准化是确立竞技武术“走出去”形象的窗口。希望佛山借武术文化大发展的东风,继续把其他几大拳种如蔡李佛拳、洪拳、木兰拳等也进行分段。而为了方便推广,有些拳种套路需要简化,从而确保佛山“中国武术之城”的地位。

4.3 建立新型社区“体医融合”康体服务模式

对居民开展体质健康测试服务是社区公共服务的根本目的,在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中,佛山市民应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体医融合”为契机,将健康生活方式与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体医互相启发、互相引导,以解决健康问题、医疗问题为导向,组织全民进行科学锻炼,提升全民健康运动意识。

建议政府购买服务,开展体育、医疗相结合的居民体质监测,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元需求,弥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困境,推进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在这过程中,政府应以项目申报制的方式逐步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武馆也应提高免费开放服务均等化认识,并对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实行更优惠办法。

4.4 加强校企产学研结合、培养“体医融合”专业人才

解决了生计问题才有可能谈人才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鸿胜堂”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蔡李佛鸿胜馆,以及南美、北美等蔡李佛同门合作,将蔡李佛传统武术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培养专业的武医人才,真正做到武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学成后不单只是一门兴趣,还是一门“生存”技能。只有解决了最基本的生计问题,才能留住人才进行一个良性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建议应根据“体医融合”的要求,培育一支管理规范、高素质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武医人才队伍。“鸿胜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可以借鉴的。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体医佛山市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理论基点与践行向度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