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顺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2.厦门南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福建 厦门361101)
“感恩”(Gratitude)源自拉丁语“gratia”,它具有恩惠、感激、仁慈等意思。在《辞海》中 “感”被认为是“感激;感谢”,“恩”被认为是“恩惠,待人的好处”,“感恩”合在一起被解释为“感恩戴德”。从文化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感恩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多指个人对他人帮助产生的感激之情。当前,对于感恩情感的研究颇受学界关注,而且大量研究显示,感恩情感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相关。例如,何安明的实验研究显示,感恩比负债感和快乐更能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1]。郑瑞娟通过研究认为,大学生的感恩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2]。当然,这些研究主要着眼于经济发达区域的高校,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关注是非常少的。尤其是对近些年来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的贵州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感恩情感取向的研究似乎显得更为不够。自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之后,教育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在贵州各地方高校得以迅速落实。而且贵州省教育厅在国家资助体系外设立专项扶贫项目,资助那些品学兼优且家庭确实贫困的大学生。随着政府资助力度的加大,教育扶贫过程中又引发出诸多新的问题。一是有些学生家庭非贫却争当贫困生。二是受资助的大学生感恩意识薄弱,视政府的资助为理所当然之事。这种感恩心理的缺失,在一些地方高校表现得较为突出。A校属于贵州省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从学校学生的基本构成来看,它具备地方本科院校一些共同的特点:外省学生少,本省学生多;城市学生少,农村学生多。学校贫困学生的比例高,而且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悬殊大,甚至学生之间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攀比现象。然而,基于教育扶贫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以一种实证研究为基础,对A学院的部分学生的感恩情感取向做了调查。
1.研究对象
选取755名贵州省A校学生为测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735份,有效回收率为97.35%。其中男生211人(28.7%),女生524人(71.3%);独生子女96人(13.1%),非独生子女639人(86.9%);汉族学生428人(58.2%),少数民族学生307人(41.8%);城镇学生71人(9.7%),农村学生664人(90.3%);学生干部231人(31.4%),非学生干部504人(68.6%);教育精准扶贫学生213人(28.9%),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522人(71.1%);大一学生254人(34.6%)、大二学生225人(30.6%)、大三学生186人(25.3%)、大四学生70人(9.5%)。
2.研究工具
(1)采用张萍2012年编制的《特质性感恩情感问卷》,分为3个维度,共13个题目,分别是感恩敏感性(1、5、7、10、12、13题)、感恩强度(3、6、9、11题)、感恩持续性(2、4、8题),采用六点评分,即从1=“完全不符合”到6=“完全符合”,其中共有四题为反向记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被调查者的特质性感恩情感水平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9[3]。
(2)采用寇彧和马艳等学者在2004年修订的《亲社会倾向量表》,分为6个维度,共26个题,分别是公开性(1、4、6、14题)、匿名性(8、12、16、20、22题)、利他(10、17、23、25题)、依从性(3、7、11、19、24题)、情绪性(2、13、18、21、26题)和紧急(5、9、15题)等六种亲社会倾向。被试在每个题目后选择1~5进行自我评分,1代表“非常不像我”, 5代表“非常像我”,分数越高代表越像自己。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1、0.78、0.76、0.74、0.73、0.76[2]。
3.数据分析与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
1.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的总体状况
研究数据表明,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感恩得分的均数为4.44,处于有点符合与基本符合之间,感恩敏感性、感恩强度、感恩持续性得分均数在4.00~4.63之间,总的看来,各项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见表1)。
表1 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感恩总体得分情况(M±SD)
2.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的人口学差异
(1)性别。男女生在感恩持续性维度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特质感恩和感恩敏感性、感恩强度两个维度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各项得分都高于男生(见表2)。
表2 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感恩的性别差异(M±SD)
(*p<.05 ,下同)
表3 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感恩的年级差异(M±SD)
(2)年级差异。大学生的年级在特质感恩及各维度得分上都存在显著的主效应(见表3)。事后检验进一步发现,大一学生的感恩敏感性、感恩持续性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p<.05 );大一学生的感恩强度显著高于大二、大四学生(p<.05 );大三学生的感恩强度显著高于大二、大四学生(p<.05 )。从感恩特质总分来看,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得分(p<.05 ),随着年级的增高,感恩特质水平有所下降,但在大三阶段得分又有所回升。
(3)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为学生干部在感恩持续性维度和特质感恩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干部的感恩持续性和特质感恩都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学生(见表4)。
表4 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感恩的是否学生干部差异(M±SD)
(4)数据表明,民族、生源地、专业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教育精准扶贫学生,各变量对特质性感恩情感的影响度不高,在统计学上未出现显著差异。
3. 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从表5可知,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与亲社会倾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亲社会行为的匿名性、利他性、公开性、紧急性和情绪性五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亲社会行为的倾向随着特质性感恩情感水平升高而升高。特质性感恩的特质感恩、感恩敏感性、感恩持续性与亲社会行为的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感恩强度与亲社会倾向总分没有显著相关,但与利他性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公开性呈现显著负相关。
表5 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与亲社会倾向的相关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1.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的现状
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感恩特质的均值为4.4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张萍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这表明大学生的特质性感恩情感处于总体积极向上水平。“知恩图报”等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学校德育教育有重大关联。学生从小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因此对感恩的认可度较高,报恩意识较强,大学生感恩意识主流较好。
本研究同时反映出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的感恩强度得分低于感恩敏感性、感恩持续性和特质感恩总分,说明感恩体验不够深刻。很多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但实际生活中做出报恩之举较少,自我评价与现实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促进学生的感恩行动,否则会导致个体品质的自私自利、人情的冷漠和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2.地方高校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的特点
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的特质性感恩情感在民族、生源地、专业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接受教育精准扶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根据性别对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特质感恩及感恩敏感性和感恩强度方面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这一结论与以往结果基本一致[3][4]。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这一结果:(1)男女两性具有不同的情感特点。一般来说,女性的情感特点比男性更容易捕捉到生活中的恩惠而产生感恩之情,同时也体验到更为强烈和持久的情感。(2)男、女性的移情能力。国外研究表明,个体的感恩与移情能力之间有紧密的联系(Lazarus&Lazarus,1994),女性的移情能力比男性的移情能力高(Iscnberg&Fabes,1995),因此,女性的感恩水平高于男性。(3)社会期望引起的性别角色差异导致男性和女性对感恩的态度不同。由于女性往往被认为更加柔弱,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处于感恩情境而获得感恩体验。(4)人际交往中男、女两性投入的差异。感恩是一种人际间的情感,一般女性在社会化中多以人际关系为导向,她们比男性更关注人际交往并投入其中。
根据年级对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感恩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这和张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3],可能跟学校所在区域不同、学生类型存在差异有关。从特质感恩总分来看,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得分,随着年级的增高,特质感恩水平有所下降,但在大三阶段得分又有所回升,大四学生得分是最低的。根据深度访谈结果揭示:大一学生刚通过高考来到陌生的情境,获得周围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较多,体验更多的感恩情境。大二之后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认为自己越来越独立,获得他人帮助的机会越来越少,需要感恩他人的机会也变少;大学生的预期和现实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对大学生活失望而造成对现实生活感激的减少;同时,随着进入更大的社会交际圈,他们不断地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感恩心理的变化。但大三学生能够客观看待大学生活,随着大学几年的较多接触,同学间感情逐渐加深,获得他人的帮助也越来越多,体验到的感恩情感也更深,因此特质感恩水平有所回升。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择业的焦虑,求职中经历的挫折和承受的压力大,很少能够获得他人的帮助,这对其感恩情感必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是否为学生干部对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是否为学生干部在感恩持续性维度和特质感恩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干部的感恩持续性和特质感恩都明显高于非学生干部学生。一般而言,学生干部在处理事务过程中,人际交往更为广泛,接触更多的同学和老师,更容易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和认可,他们在人群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青睐,这将有助于学生干部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使他们有更丰富的感恩体验,对他人给予帮助的感恩持续时间更长。
本研究中教育精准扶贫学生和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的特质性感恩情感不存在显著差异,获得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未对她们的特质性感恩情感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与张萍的研究不一致[3]。感恩是一种受到他人恩惠时产生的情感反应,大学生在接受恩惠时的认知将严重影响他们的特质性感恩情感,学生接受资助时的态度有待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同时,蒲清平研究表明,接受恩惠被试拥有感恩意识,但拥有的感恩意识比较薄弱;感恩情感是随着报恩行为的发生而相对增强;接受恩惠被试表现出明显的感恩回报行为,但回报值低于其所接受的恩惠值[5]。因此,这意味着我们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受资助学生的感恩回报行为要求。
3.地方高校大学特质性感恩情感与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
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的特质性感恩情感与亲社会行为倾向除感恩强度之外,其余两个维度及感恩总分与亲社会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特质感恩总分与亲社会行为总分相关系数为0.426。研究结果说明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随特质性感恩情感的升高而升高。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如何安明研究显示,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社会道德价值的情感特质,感恩比负债感和快乐更能正向预测助人行为等亲社会行为[1]。郑瑞娟调查表明,感恩总分与其分维度感恩父母、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和亲社会行为倾向总分及其分维度呈显著正相关[2]。本研究结果表明,感恩强度与利他性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公开性呈现显著负相关,这很好地说明了那些越心存感恩的个体,越发自内心地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她们更愿意不考虑任何目的的提供帮助行为,也更不愿意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亲社会行为。Kashdan等人在2006年的调查中也发现,个体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与其每天进行的感恩练习存在一定正相关。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感恩特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创造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设感恩环境,让感恩情感融入学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可通过校园媒介宣传感恩文化,如学校广播站可设立古今中外感恩故事分享,学校报纸对身边的感恩故事进行广泛宣扬等,树立以感恩为荣和以忘恩为耻的道德观念。其次,以感恩文化装饰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校园标语等营造浓厚的感恩环境氛围;最后,通过创设良好的感恩情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感恩活动,让感恩融入学生的心中,让学生随时能够将埋在心底的“感谢”表达出来。学校也可以通过挖掘身边的感恩事迹,通过榜样的力量增强感恩氛围,营造校园感恩环境。
2.借助课堂教育加强学生感恩品德的培养
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资源,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融入感恩思想,同时通过德育课系统地开展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内容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传授给大学生。由于每个年级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特质性感恩情感现状,因此感恩教育应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3.进一步做好政府、高校的资助及资助宣传,树立感恩典型
精准扶贫背景下政府直接为精准扶贫家庭学生提供专项资助,学校在进行资助工作时发现: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是精准扶贫学生,因此理所当然的应获得各项资助,不管他自己的表现如何。因此,文章认为,政府在制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对学生家庭及学生本人的表现提出一定的要求,而要求获得资助的学生及家庭能够做出回馈社会的感恩行为。高校应尽快调整资助体系和制度,充分利用对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机会进行感恩教育,在整个资助过程中贯穿感恩教育。同时,政府、高校在进行资助宣传时,不仅让学生看到政府、学校为贫困生提供什么帮助,更应该让学生看到受助者在得到帮助后做出的感恩回馈行动。学校应树立全校贫困生感恩励志典范,通过政府及学校的贫困生资助及宣传工作让学生更深切地识恩、知恩和感恩。
4.设立公益服务机制,鼓励大学生参与活动
蒲清平研究表明,感恩情感随着报恩行为的发生而相对增强[5],因此可以通过为大学生提供践行亲社会行为的平台来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学校可设立专门的公益服务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选择不同的途径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感。例如,让广大学生参与到一些回馈社会的公益服务中,服务形式可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来组织,如学前教育专业到孤儿院陪伴孤儿、应用心理学专业到社区开展心理关爱等,通过活动引导大学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有效行动为社会服务,回报社会,在践行亲社会行为中提高感恩情感。研究显示,担任学生干部可促使学生的感恩持续性更长,特质感恩意情感更高,因此,学校应更多的鼓励受助学生克服自卑或羞怯心理,主动担当班级、学校组织的职位为大家服务。受助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成功体验,克服因贫困导致的自卑心理,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可以在活动中体验助人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明白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