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柯飞
【摘要】教学的内核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高阶思维学习能力作为小学生阶段的主要培养能力之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高阶思维是一种思维的高级形式,它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和掌握综合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本文中,笔者从高阶思维能力的内涵解读及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培养价值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具体化的教学建议,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发展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阶思维能力 培养价值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60-01
1.高阶思维能力的内涵剖析及其培养价值
思维能力的内涵界定是指通过比较、分析和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等一系列的过程,通过材料进行脑补加工和感知进一步转化成对知识的理性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的运转,通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概念理解和推理过程都是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小学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思维能力作为学习能力的主要表现方式和核心教学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事物完整性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的掌握便是高阶思维能力,这是一种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层理的心智活动和认知能力的思维表现方式,其思维表现过程主要是指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的一个过程,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是低阶思维能力的一个体现过程,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是高阶思维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通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小学生对待问题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综合素质教育下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从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方式来看,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处于低阶水平,这种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接受程度的消极和下降,严重阻碍小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以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方式为目的的语文教育教学则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教育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够充分体现,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是高阶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尤其是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主要学科,在其教育教学中强化对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教学应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小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性和主动性来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展,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2.高阶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2.1明确教学目标,服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素质教育改革下的教学大纲明确规了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但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根本,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上坚持开放性和个性化,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制定与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及素质相符合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高阶思维能力在小学生综合培养过程中的培养价值,将课堂教学内容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相融合,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内容需求,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充分尊重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解答,从而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基础来实现对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篇课文时,应当从说明文的特征和体裁形式出发,充分发掘其中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教学目标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教学,通过学生的课程需求和服务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完成,并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将黄河作为基本概念点进行全面的教学剖析和对比,完成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知识记忆、理解以及应用的一个过程。
2.2深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整个语文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主要组成部分,广泛的阅读体验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以及间接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深化阅读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中应用和分析的一个过程,阅读中作者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都能够对小学生的思想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的方式展开探究学习,通过不断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以及思考,来实现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阅读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在阅读完成后实现对阅读材料的一个分析和应用的过程,从而培养小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寓言故事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积极思考和发言,在交流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3加强写作训练,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生的写作主要是针对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展开的,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小学生在写作中将自身的阅读感悟或者经历体验进行仿写和描述,久而久之实现写作能力的飞速提升,从而实现高阶思维能力中的创造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拓展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从日常的小事中充分想象和创造,教师也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掘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引导思维的发散,将写作与阅读和教学相联系,以此来促进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的小學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孙庆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J].神州,2017(30):164.
[2]胡晓燕.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J].小作家选刊,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