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体系重构的中学美育路径探索

2019-03-26 11:35许文学
中小学德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苏轼美育中学

许文学

摘 要 美育具有獨特的德育功能,其基本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基于课程体系重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厚实学生文化底蕴;构建基础美育课程,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构建学科拓展课程,加强学科知识融合;构建研究体验课程,推动学生审美创造,进而重构中学校园生活的美育路径。

关 键 词 中学美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3-00-03

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且具有“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育人功能[1]。但现行中学教育仍然以追求升学率为主基调,美育处于较边缘的境地,学校既缺乏完整的美育课程体系,也缺乏提高美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科研机制,对美育的认识停留在粗浅层面。实践证明,美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实现途径必须依靠课程的整体建构,重构审美的中学生活。以鉴于此,广州市执信中学根据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学术资源,构建了传承优秀传统的文化类课程,立足于艺术教育的基础类课程,注重学科融合的拓展类课程,打造品牌项目的研究类课程的四位一体美育课程体系,探索出了一条重构中学校园生活的美育路径,为学生营造了具有浓厚美学意蕴的成长环境。

一、构建传统文化课程,厚实学生文化底蕴

文化类课程旨在通过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心创设一个体系完整、意蕴深厚、志存高远的学校文化与精美校园环境,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为纪念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朱执信而筹资兴建的,朱执信先生毅勇果敢,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事迹,给后人以持久绵长的感召力量。在其精神的鼓舞下,历代执信人潜心办学,精心育人,弘扬“执德志弘,信道至笃”的精神,并相继整理出版了多部有关朱执信先生的书籍,这些书籍也成为了学生入门教育的最佳教材。学生们在如此厚重的学校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升华了作为执信学生的荣誉感和勤奋学习、奉献祖国的使命感。

优美的环境是美育课程建设的第一课程,为此执信中学把校园环境建设与学校文化统整融合,把精神文化以物化的形式融入学校环境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渗入师生血液之中,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如今校园内拥有浸渍着中华文化底蕴的碑刻“厚德载物”“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朱执信先生半身塑像安放在苍松翠柏之中,既是恒久纪念,也能激发后人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的情思;“滴泉”旁有一小石刻,上书杜甫诗句“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意谓教师应耐心细致培育学生;石雕“骆驼”下书“任重道远”,意谓肩负重任;“世纪钟”耸立在校园中央,上书欧阳修诗句“驰光如骋袅,一去不可追”,告诫同学们惜时、守时、用时;荷塘边的大块黄腊石上刻有“鉴”字,意谓如磐石般坚定不移,刻苦钻研,“鉴”即“镜”也,告诫师生“吾日三省吾身”。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逐渐统一校舍建筑风格,凸显红墙绿瓦、斗拱飘檐的古典书院气息,精心建造厚德楼、仁爱楼和执信楼,修葺朱执信先生之墓,构造荷塘与拱桥,修建古色古香的小礼堂,设置文化长廊和科技长廊。在这些古朴的建筑上,都雕刻着传统文化的浓厚印记,有着厚实的文化蕴藉,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濡染。

二、构建基础美育课程,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基础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通一艺”,即通过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在鲜活的艺术实践中培养审美素养、审美品味与审美能力。执信中学坚持开齐开足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音乐教学在注重乐理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强了音乐欣赏和创作教学,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认识美、感受美,激发爱音乐、爱美的热情。课堂教学注重结合器乐表演、民乐演唱、主持人艺术、相声表演等不同的艺术载体,让学生体验多元艺术的魅力。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各种画作的基本技法,体味校园写生、国画、创意科幻画等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学习制作,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同时,学校积极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构,创新性地开发了哲思美术、岭南画派中国画、戏曲人生、民族舞蹈等校本课程,进一步丰富和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如“OM之创意制作”课程,是基于美国OM(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活动)比赛形式,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特点研发的校本课程。而在经典艺术重现类别课“再见达·芬奇”中,老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想象回到达·芬奇年代,见证其艺术创作的诞生,并以此为主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创造性地编写剧本、制作道具、艺术表演解决任务。在结构承重设计课“未来的桥梁”上,同学们利用4张A4纸,设计出既坚固又美观的桥梁,并尽可能提高桥梁的承重。在解决不同的任务中,学生们既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又要综合考虑表演场景、道具的美感,在审美创造中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三、构建学科拓展课程,加强学科知识融合

拓展类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综合性的教学实践,使语文、音乐、美术、历史、化学和数学等课程相互组合,形成一种互生互补的关系,提高学生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感觉和创造能力[2]。通过积极挖掘各学科课程与校园文化中的美育因子,在传统课程的建设中有意识地渗透和融入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素材,在知识选择、内容表征形式、学生活动设计等方面加强渗透审美体验,改进教学方法,取得较好育人效果。

如在“感悟苏轼”这一语文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走进“苏轼的世界”,品诗品文品有字书之美韵,悟情悟理悟无字书之深意,让学习者的认识、情感、价值观都得以提升,获得美的享受。教师首先开展系列引导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向学生介绍苏轼各种风格的诗词作品;布置学生自主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每人有选择地积累自己喜欢的三首以上的苏轼作品;布置学生写作有关苏轼人格魅力及诗词作品感悟的读书笔记。其次,学生小组内互相阅读欣赏点评小组成员的读书笔记,就“同学的优秀习作中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作者是怎样展现苏轼的形象特点的,对你有何启发”两个主题分享心得体会,并在此基础上写作《我心目中的苏轼》,对苏轼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结果老师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审美角度越来越多元化:有的谈苏轼的豪迈词风,有的论苏轼的婉约词作;论述视角也多种多样:有的谈苏子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有的概括苏轼的创作风格,有的就其一首作品作深入挖掘。

实践证明,通过学科融合的拓展类课程,学生能在不同学科学习中体验文字美、自然美、科技美、情感美,在丰富多维的学科素材熏陶中获得美的享受。

四、构建研究体验课程,推动学生审美创造

研究类课程旨在通过特色平台、品牌项目的打造,让学有特长的学生在某一艺术领域开展较为深入的学习研究,并在研究中感受真善美,在体验中获得道德判断能力,尝试审美创造,实现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执信中学以“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为平台,积极开展岭南“石湾陶塑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校园传承实践,拓宽陶艺课程的普及面。课程开发组汲取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通过现场观摩,领略石湾陶塑技艺魅力,在传承创新中感悟石湾现代陶塑艺术;通过访问陶艺大师梅文鼎,体验陶塑创作之美;通过开设校本课程,以悠久的陶都文化与现代的审美情趣为导引,引导与启发学生从朴实的泥土中发现惊人之美;通過具体创作,将想象变成具体成果,在自由多变的形与意之间,不仅将古老的造型技艺赋予泥土灵动之美,还将自己个性化的精神需求与思想情感融入其中,让每件作品都呈现出一种意趣天成的自由美感。如今,这一课程实践成果不但成功申报为课题,还开发出了《陶艺之美》《执信陶艺》等校本教材。

学校以“广州市艺术重点基地学校”为平台,加强管弦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的建设,从“课程规划、学生选拔、教练培养、合作资源”四个维度构建艺术团发展管理体系,每个艺术团根据团员特点与相关比赛任务,制定科学的学生选拔方案与详细的课程规划,除了培养本土化的教练外,还积极开拓国家、省、市的专家合作资源。如邀请广州交响乐团专家为学校管弦乐团开设小声部、大声部课程的教学,抓细、抓强各声部演唱的基本功,加强大型合作排练的质量与水平。如今艺术团已成为执信中学艺术教育的一张名片,并光荣地走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综上可见,建构四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体系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全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更从精神层面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让校园的美育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与空间,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斌,顾嘉琪,李英梅.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学美育课程与教学研究[J].教育参考,2017(2):11-16,33.

[2]林玮.美育:重构中学校园生活的核心命题[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5(4):70-71.

(作者单位:广州市执信中学

广东广州 51008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苏轼美育中学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美育教师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