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硕
摘 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乡村文化自信,对于乡村的繁荣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具有重要意义。以乡村家风家训文化为中心,深入浙江、安徽两省的典型乡村,探究具有不同内涵的传统家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传承的现状,旨在使优秀家风文化成为新时代乡村社会生生不息、凝心聚力、奋发向上的基础力量,以优秀家风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补给。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家風传承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2-0021-03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内涵丰富,既要实现产业振兴,也要基于生态振兴。既要实现社会振兴,也要基于生活振兴,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文化振兴[2]。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把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提上日程并摆在重要位置[3]。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乡村文化自信,对于乡村的繁荣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一方面要发展乡村产业、壮大经济,另一方面要激活乡土文化、提振农民精神,把复兴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中华传统的乡村文化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如:乡村的山水田园风貌、错落有致的乡村聚落、形态各异的乡村建筑等。二是精神文化层面,如“人必有家,家必有训”的家风家训文化、“尊祖敬宗”的宗族文化等。三是制度文化,如有利于乡村社会治理的村规民约、社会规范等。四是行为文化,如:散失在乡土社会中的传统习俗、传统节日活动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精神文化层面中的家风家训文化为中心,探究这些具有不同内涵的传统家风文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上以何种形式得以承继与弘扬,助力乡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成为乡村社会生生不息、凝心聚力、奋发向上的基础力量。
二、乡村家风现状的调查
本研究从浙江、安徽两省100多个美丽乡村中抽取了10个不同乡土文化特色的村庄进行深入调研,重点探究了乡村优秀家风文化的内涵、乡村家风现状及传承等。通过文献研究、新闻报道大数据抓取、参与式实地调研、个案访谈等搜集了调查数据,同时结合定量的面对面问卷调查(随机抽样、分层抽样)获取了切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总计发放“乡村家风现状与传承状况”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0份,其中有效问卷490份,问卷回收率98%,有效回收率100%。团队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如下。
(一)调查人群的年龄段
调查选取的对象遍布各个年龄段,以18—30岁人群为主,因为这个年龄段是青年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乡村青年能否健康成长对于乡村社会五大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其中18岁以下人群比例占6.33%,18—30岁人群比例占58.57%,30—45岁人群比例占17.35%,45岁以上人群比例占17.76%。
(二)乡村家庭的代际数
6.33%的受访者目前独自居住,58.57%的受访者两代同居,17.35%的受访者三代同居,另有17.76%的受访者四代及以上同居。由此可见,当前乡村家庭中,两代同居的情况较为普遍,传统的三代及以上同居的状况正在逐渐被打破。
(三)对于传统家风家训的认知
30%的受访者对于传统的家风文化非常了解源自家中代代传承与践行的家训及父母经常的教导;55.71%的受访者对家风文化大体知晓却不熟悉,长辈会以具体言行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在这部分人群心中竖起一杆秤,是非对错经过心中的那杆秤分量就出来了;另有14.29%的受访者表示家中没有家风家训的传承,反映出部分乡村家庭对于家风文化的淡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仍有待加强。
不论非常了解,亦或是大体知晓,乡村社会中仍在传承的家风文化主要涉及“忠君爱国”(83.88%)、“品行端正”(82.86%)、“以孝为先”(80.20%)的做人之道,“勤俭节约”(76.94%)、“夫妻相敬”(46.73%)的持家之道,“尊师重道”(52.04%)的为学之道,“诚信经营”(28.16%)的经商之道,“清廉为本”(23.27%)的为官之道等。
(四)如何看待家风之于乡村发展的意义
95.51%的受访者认为,在当代的乡村家庭中仍需要优秀家风的传承,因为“家是每个人最初受教育的地方”;只有1.84%的受访人群认为“不需要(优秀家风的传承),学校会教如何做人”,还有2.65%的受访人群表示“无所谓”。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优良家风对于改善乡村社会风气(95.51%)、弘扬乡村文化(82.87%)、提高思想道德水平(82.45%)、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76.94%)等方面意义重大,维系了和谐友善的家庭、邻里关系。96.12%的受访者认为,当代乡村社会的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不良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受访者家中并无明确的家训传承,但他们仍认识到了弘扬优秀家风之于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五)如何看待家风之于个人发展的意义
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优秀家风的传承可以使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1.22%)、养成优良的品德(84.49%)、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85.43%)、获取宝贵的精神食粮(53.88%)。94.01%的受访者认为,吸收优秀的家风文化有助于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当代应如何承继传统优秀家风
96.94%的受访者认为,传统的家风内容应与新时代文化内涵紧密接轨,不断丰富才能不断发展。比如,要明确自家的家风与家训并身体力行(80.82%)、认真学习家风家训并严格遵守(72.45%)、弘扬优良的家风家训(77.96%)、努力丰富自家的家风家训内容并与时俱进(74.08%)等。认真领悟优秀家风之精髓,笃行家训之要义,同时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入自家家风与家训,可以带动鄉村社会发展与文化振兴。
三、新时代乡村社会对于经典家风的继承与发展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逐步形成的道德风尚、生活作风、处世之道等的综合,它蕴涵于家谱、宗约、家训、族规等文献中,也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在维系家庭、和谐社会、治理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族规家训对于族人作出违背家风精神的行为制定了较为严厉的制裁措施,轻者给予肉体和经济上的责罚,重者逐出宗族,从家谱中除名,如“家法治轻不治重,家法所以济国法之所不及,极重至革出祠堂,永不归宗而止”[4]。新时代的乡村家风家训,对于村民的日常行为,主要以引导、引领为主,惩戒的部分已逐渐淡化。经调研发现,新时代乡村社会继承与发展的经典家风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忠孝继世,注重养正于蒙
“忠孝继世”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和当代乡村社会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传统家风的重要内容,“忠孝继世”几乎在所有的家训中都有涉及。例如,《绩溪程里程氏世谱·庭训》载:“然所谓忠者,又岂仅捐躯殉国而已耶!凡分猷宣力,靖献不遑,恪恭厥职,不二不欺,无论崇卑内外,总皆公尔忘私,国而忘家,如诸葛武侯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乃所谓纯忠。”[5]由是观之,在传统宗族看来,所谓“忠者”,不仅仅是敢于“捐躯殉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努力工作、恪守本职,“不二不欺”、“公尔忘私”、“国而忘家”等都是“纯忠”的表现。安徽绩溪上川胡氏宗族教育族人要及时尽孝以报答父母的“鞠育之恩”,同时在家训中阐释了“尽孝观”:上至“扬名显亲,备物养志”,下到“谨身寡过、菽水承欢”,只要尽心做到“体亲心、代亲劳、赡亲养”[6],均为奉行孝道之表现。“忠孝继世”不仅是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优秀家风的重要内容,更是古往今来乡村百姓修身实践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尤为重视童蒙教育,注重培育儿童的“忠”“孝”意识,向其阐释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塑造其优秀的行为品格,达到“养正于蒙”的目的。如《碧山李氏宗派谱》载:“谚曰:桑条从小揉,长大揉不成,故贵蒙养。从小便教他,孝亲敬长、谨言慎行、读书识字,如栽培花木,逐日灌溉,自然花秀实茂。骄纵他性子,执■骂詈逞强,反获其短。长大必然不才、忤逆不孝、懒惰赌博,飘荡所必至矣。”[7]
今天的乡村社会,“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敬老扶幼”、“以忠报国,以孝化人”、“耕读传家忠孝为本”等传统家训以立在家门口的“家训石”、挂在门上的“家训牌”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成为大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全力振兴乡村社会的生动实践,让“爱国”与“孝顺”成为乡村社会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家训不仅只挂在门前,更挂在了村民的心里。
(二)立德修身,着重品行修养
立德修身、品行端正是传统乡土社会评价君子的标准之一,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发挥着道德制约的作用。如《安徽程氏族谱》中就有“生平荣辱所关,实在乎品行。品行端,则人遂而敬之;品行不端,则人遂而忽之。凡我族中,如有子弟奔走衙门,武断乡曲,或害人、或骗人、与一切自轻自贱而怀乎名节者,宜同声共擎之,以斥其非”[8]的记载。传统宗族认为,品行端正与否与个人的生平荣辱密切相关,故通过家训对族中子弟的品行有诸多要求,对族中子弟擅自奔走衙门,行“武断乡曲、害人骗人”之事,族中自有族规斥责。立德修身不仅是个人在道德上的追求,也是一个家庭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如“品行立,可以齐家治国、可以建大业、可以垂不朽。若品行不立,则身败名裂”[9]。传统宗族家训将品行端正与青年治理家国、建功立业紧密联系,足见其对立德修身的高度重视。
当今很多家风传承较好的乡镇村落中,众多家庭将“志存高远”、“品行端正”、“立德修身”、“慎结好友”等训诫做成“家训匾额”,挂在家中最显眼、最合适的位置,好比在家庭成员面前立起一面镜子,让每个人能随时明晰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反省自身、注重品性修养。而对于常年在外务工春节返乡的年轻人,“家训匾额”更是起到警示、引领作用。由家风到村风、民风、社风,在乡村社会中形成人人向善、户户崇德的良好氛围。
(三)勤俭持家,秉持俭以养德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庭伦理思想的精粹。“勤”与“俭”创造了灿烂的黄土地文明,丰富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如徽州商人尤重勤俭,遵从“勤以开财之源,俭以节财之流”[10],牢记“勤为兴家之本,俭为积家之本”[11]。徽商将“勤俭持家”视为家族兴旺之根本,甚至上升到对个人品德的评价层面。徽商认为,能够勤俭持家的人德行必然很好,作出“俭为美德”的论断。徽商认为,衣食住行“当戒奢华,崇朴实”[12],但在尊祖敬宗、孝善父母、培养子弟方面,“当竭其力,力尽而止,不可吝财”[12],至于嫖赌嬉戏之事应远离,否则“一入迷途,无不身败名裂,倾家荡产”[12]。正因徽州商人秉持“俭以养德”、“致富思源”的作风,方能在明清两朝称雄商界数百年之久,经营足迹遍布江浙等富庶之地。
勤俭作为一种社会美德,在保证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更具精神价值的内核;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亦可磨砺人的意志品质,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以至新时代的乡村社会,都有其重要的社会功效。如诸多乡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积极倡导移风易俗,严控红白喜事办事规模与标准,杜绝铺张浪费,刹住攀比之风,减轻群众负担,在广大乡村刮起了一股崇尚勤俭节约之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常伴”的乡村新风尚正悄然兴起。
(四)以义取利,力行诚信经商
对于怎样做一个商人,传统儒商的家风与商训理念尤为值得称道,至今成为当代众多乡土企业家遵循的经营准则。“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是传统儒商坚持商业道德的具体体现。在利与义面前,作为传统儒商之代表的徽商群体能够做到以下两点。
1.以义取利。对此正德、嘉靖时人汪忠富就有明确的认识,在其子经商时,常对其诫勉:“汝曹职虽为利,然利不可罔也,罔则弃义,将焉用之?”[13]又如道光年间黟县商人舒遵刚所言:“圣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14]儒商正是秉承“以义取利”的商贾观,才促使商务获得大发展。
2.见义勇为。几百年来关于徽商“见义勇为”的事迹记载史不绝书,他们赈灾济贫、架桥铺路、置义田、设义仓、立义渡、建义学等等,对于这些不菲资金的花费,徽商认为,“钱,泉也,如流泉然。有源斯有流,今之以狡诈求生财者,自塞其源也。今之吝惜而不肯用财者,与夫奢侈而滥于用财者,皆自竭其流也。人但知奢侈者之过,而不知吝惜者之过也,皆不明于源流之说也。圣人言,以义为利,又言见义不为无勇。则因义而用财,岂徒不竭其流而已,抑且有以裕其源,即所谓大道也。”[14]
因义而用财,是生财之大道。这样的义利观,在今天的乡村社会仍被众多乡土企业家奉为经营之道。例如,在浙江富阳、浙江嘉善、安徽屯溪等地,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乡镇集市,上百家商户大门两侧都挂上了“诚信牌”,上书“诚信为本”、“勤劳致富”、“用心经营,诚信待人”等商训,不论传统老字号店铺,还是新兴“网红”商家,都在恪守“诚信赢天下”的商业信条,“以真诚之心,行善义之事”在当地乡镇中蔚然成风。
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15]。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需要解决走什么“道路”、通过什么“道路”实现振兴的问题,“道路”涉及蓝图、规划、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其基础是对乡村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脱离乡村文化的“道路”都是不切實际的[16]。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又是一项传承发展农耕文明的战略任务[17]。家风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承继与培育优秀家风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言传身教、代际相传的漫长过程,只有家庭、社会、学校、网络新媒体等多方力量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才能让传统家风文化在新时代乡村社会焕发新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N].光明日报,2018-07-07(011).
[2] 周锦,赵正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8,(9):9-15.
[3] 王庭美.乡村振兴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N].安徽日报,2017-12-12(005).
[4] 周善鼎,等.《绩溪仙石周氏宗谱》,清宣统三年木活字本.
[5] 程敬忠.《绩溪县程里程氏世谱》,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
[6] 胡祥木,等.《上川明经胡氏宗谱》,清宣统三年木活字本.
[7] 作者不详.《碧山李氏宗派谱》,民国抄本.
[8] 程裕俊,等.《安徽程氏族谱》,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9] 作者不详.《新安柯氏宗谱》,民国木活字本.
[10] 葛文简,等.《绩溪积庆坊葛氏族谱》,明嘉靖四十四年刻本.
[11] 作者不详.《安徽绩溪双井黄氏宗谱》,民国9年(1920年)木活字本.
[12] 冯景坡,冯景坊.《绩溪东关冯氏家谱》,清光绪23年(1897年)木活字本.
[13] 张海鹏.徽商资料选编[M].合肥:黄山书社,1985:299.
[14] 谢永泰修.同治《黟县三志》,清同治九年刊本.
[15] 欧阳雪梅.振兴乡村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30-36,107.
[16] 杨吉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1):24-27.
[17] 何白鸥,齐善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J].领导科学,2018,(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