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卫
近年来,辽宁省丹东市检察院以打造优质高效的检察宣传产品为目标,围绕检察机关履职重点和社会公众关切点,深挖检察新闻宣传“金矿”,讲好检察好故事,唱响检察好声音,传播检察正能量,逐步打造起了“丹东检察”品牌效应,有效增强了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首先,树立一个理念。即,“大调研、大宣传、大信息”工作格局理念。这是做好新时代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乃至推动整个检察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理念。一方面,信息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金话筒,特别是司法体制改革后司法行政人员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单靠搞宣传那几个人、那几杆笔,根本玩不转,要想提高检察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应对当前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必须动员广大干警全员齐上阵,形成人人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教育广大干警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的工作格局理念,一手抓业务、一手搞宣传,做到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项工作同步展开,初步形成了宣传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新闻宣传讲究“内容为王”。检察新闻宣传工作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为检察工作服务,为全面依法治国服务。为此,宣传工作不是为宣传而宣传,要以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充分体现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放到检察工作大盘子里作为,为促进检察工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做贡献。实践中,我们通过在内设机构之间构建新闻宣传工作群,建立信息报送审核机制,与业务部门积极互动,做到了以宣传促业务,以业务促宣传,力争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轮同转,共同发力,实现了检察业务和检察宣传工作“双丰收”。
其次,搞好两个融合。一是内宣外宣融合。内网宣传门槛较低,具有发布快速、素材丰富的优势,可及时反映基层院、各部门工作动态,但是受众面仅是检察机关内部人员。外部宣传则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技巧,时效相对滞后,但是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实践中,我们将二者互补优势,制定了加强内网宣传工作方案,内网首页对各部门上稿数量动态通报,督促各部门强化阵地意识,形成人人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外宣提供丰富的新闻素材。同时,我们又把外宣中有影响力的原创稿件进一步刊发至内网,提高外宣稿件的影响力,避免“墙内开花墙外香”,强化宣传效果。
二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我们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时效性强、传统媒体宣传深度大的优势,建立完善协调机制,做到同频共振、协同发力。具体说来,就是把检察门户网站、“两微一端”与报刊媒介信息共享,在丹东日报设置“检察视窗”专版,并将宣传触角延伸至丹东日报、辽宁法制报、检察日报以及省院长安网、正义网等媒体媒介,推动新闻舆论工作一体化、集约化、快捷化。实践中,我们在“两微一端”门户网站主要以图片配文字形式及时发布有关消息,形成深度报道后刊发在丹东日报等传统媒体,做到工作一开展,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声音、网站有信息、“两微一端”有反映,实现“一次收集、多种生成、快速传播”,形成矩阵传播合力。
最后,把握三个重点。我们紧跟上级的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增强工作主动性,把握宣传方向,掌握宣传契机,确保新闻宣传“站得高”“看得远”“跟得上”。一是重大事件,精心策划。要想提高检察新闻宣传实效,必须注意策划。具体说,就是把宣传关口前移,将沟通协调、撰写初稿、摄影录像和材料收集上报等工作事前指定专人负责,想在前,做在先,实现新闻现场图文影像契合,确保重大事件当天或次日发声。
二是重点职能,精准选题。我们聚焦主责主业,定期策划开展专题宣传,并根据不同的宣传内容,挖出工作亮点,找准宣传卖点,灵活设计形式,打造符合群众口味的新闻报道。比如未检、民行、公益诉讼、扫黑除恶等专题,我们结合当地办理的典型案件,用接地气的案例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做集中声势的报道宣传,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三是重要节点,精细采编。从选材角度、叙述手法和发布时效上发力,把每年相同或类似的重要时间节点宣传出新意,提升公众对检察机关的了解和支持。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受众为中心,更加重视图解、航拍、视频、H5等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呈现形式,使检察宣传产品更加有品质、有情怀、有温度,尽量做到既客观反映工作经验,又让人耳目一新,力求“做得好,反响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