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的责任心能开拓读者的视野

2019-03-26 12:09■陈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强迫症责任心选题

■陈 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传媒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数字化信息在总体信息传播类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使得报纸采编工作的难度大大提升。如何通过采取合理措施提高读者的关注度,如何推出更高质量、更高水准的作品宣传好、服务好检察工作,是中检报业每一个编辑应当思考的问题。不知不觉,我在检察日报社理论部编辑岗位上工作五年多了,在这期间,感受最深的是一种责任感,而且它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加深,也正是这份责任感让我对新时代该如何做好编辑工作多了一份自信和踏实。

“幻觉”与“强迫症”

回想起来,我由一个菜鸟编辑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热情、有责任感的编辑,这个过程有曲折、有反复,也有欣慰。以前我单纯认为,编辑工作只是负责修改病句,保证不出错就可以了。后来慢慢发现,好编辑不仅要负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要对稿件进行精雕细琢,层层润色。编辑不仅是稿件的二次加工者,还应当是能力的多面手,既要善于发现好作品,加工好作品,也要精于策划好选题,宣传好作品,这些能力都是一天一天学出来的,一步一步练出来的,更是在与作者一次一次互动中磨合出来的。编辑的日常就是从一堆堆稿件中,精挑细选出最新的、最有效的信息,选择一种最适合读者阅读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这是编辑的职责,考验的是编辑的责任心,展现的是编辑的韧性,只有拥有这份责任心与韧性,才能保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件语句通顺、文采飞扬、有效信息量充盈、准确无误的好作品。

说起编辑的责任心,我脑海里呈现最多的两个词是“幻觉”与“强迫症”。自从做编辑以来,我时常感觉自己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幻觉”。比如,每天下班时,怕自己版面出错,都会打印一份小样回家,随时确认自己的疑虑,发现错误还会打电话让同事帮忙修改,如果忘带小样回家,就老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把日期写错了?是不是把标题改错了?是不是把照片放错了?就这样我总是在忐忑中入眠,第二天上班后,会第一时间翻开自己的版面,看到时间、标题、照片都正确后,才长舒一口气。我想正是这种可怕的“幻觉症”,才时刻告诫自己平时对待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而我的“强迫症”主要体现在选稿、组稿和策划上。编辑首先要对稿件有比较准确的价值评估与分析。一篇好的稿件既要把握好时代脉搏,也要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特别是理论部的稿件,还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所以,在平时选稿的时候,我会不厌其烦地从一大堆稿件里精挑细选,严格坚持选稿标准,挑选出符合司法改革要求,突出检察工作重点的好稿件。在面对一些具有前沿性思想的稿件时,不能一味回避,也不能盲目“崇拜”,要强迫自己去了解当前这一问题的政治导向、实践情况,并查找相关知识进行“脑补”,有时可能还要咨询相关业务部门的意见,可能最终会发现,这些稿件并不适合刊登而放弃。表面上看,虽然白白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但我坚信,编辑的眼光和水平是决定稿件品质的关键,强迫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钻研是成为一个好编辑的根本。

与作者良性沟通

好稿件的发现和最终呈现离不开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良性沟通。呈现在报纸上的每一篇稿件,都是作者与编辑合作的结晶。编辑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稿件时,不能只做无所作为的“看客”。看到有价值的稿件,就要积极、主动地与作者交流,哪怕是专家“大师”级的作者,也要强迫自己争取与他们沟通的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个感觉有疑问的内容,要善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哪怕是因自己思虑不全,学识不够,说得不够到位,也要争取与他们沟通。这种“强迫式”交流,虽然有时会让自己尴尬,但这不仅是能让稿子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让读者更加直白地理解其中含义的最佳方式,也是提升自己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宝贵机会。

记得有次我与作者就文章中的一个法律问题,电话探讨十几次,在这一来一回互动之间,我们的思想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由于他的表达方式让文章读起来有点晦涩难懂,修改的难度很大,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但是双方的良好沟通激发了我的“强迫症”,决心一定要找到合理的方式将作者的思想以最适当、最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耐心与作者沟通,不断修改稿件,最终文章呈现出来的效果作者很满意,现在该作者已成为我固定作者群中的一员。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觉得具有“强迫症”的编辑不仅是好作品的传播者、推广者,也是好作者的培养者、打造者。

专题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

专题策划是一个知识性、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编辑的构思、策划,不仅是编辑工作自觉性、创造性的体现,也是编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外化表现。做好专题策划,首先要熟悉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了解司法的现实需求,才能确定一个好的选题,然后再围绕该选题,做不同层次的思考,反复推敲其合理性,不断创新调整,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因此,好编辑在选择专题时,要查阅大量资料去分析选题的实用性和新颖性,选题固定后,就要主动去熟悉选题的相关知识,研究实践争议焦点,查明理论专家观点,听取实务专家意见,在充分了解他们各自立场与需求上,再去思考如何邀请专家学者,如何策划组稿,才能让版面文章不仅有理论性、典型性,还有可读性、丰富性,才能让版面的表现形式不仅端庄、大气,还富有新鲜感和灵活感。思考如何做好专题策划的过程,就是思考如何让读者通过阅读,拓展思维,激发共鸣,如何让好理论和好经验更好服务于检察业务需要的过程,这是对编辑能动性与责任心的最大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点“强迫症”,很难激发起编辑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也很难推出富有知识性和实用性的好作品。

总之,编辑既是职业,也是责任,好的编辑要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编辑加工,给读者传递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满足读者的阅读和工作需求。显然,资深编辑和专家型编辑是对编辑的最好诠释和赞赏,因此,好编辑应当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还有很多,特别是对于全媒体时代的编辑,要求则更高、更全。我相信,好的编辑一定要有激情、有热情,才能有工作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抓住稿件的中心和读者的注意力,才能真正成为读者的引导者和视野的开拓者。

猜你喜欢
强迫症责任心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发展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