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明 潘志凡
《上海:为防控金融风险提供检察保障》是检察日报“追梦路上的检察院”栏目来自上海检察机关的一篇报道,是我们经过深入、扎实、细致的采访写就的。我们在办案检察院进行蹲点式调研采访,参加了上海检察智库专家座谈会,不仅采访了检察办案人员,还采访了金融专家、金融从业人员、法官、法学家等众多人士。文章结合时代背景,从打击犯罪、协同发力、专业建设等题材和新的视角,讲述新时代上海金融检察工作的成效与发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检察事业跟随国家发展大局奋进的脚步。
在确定选题前,我们对上海检察机关的主要工作进行梳理,初步拟定了金融检察服务保障“三大攻坚战”、依法平等保护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岛、跨行政区划检察公益诉讼、未成年人检察创新与实践等五项选题。
考虑到服务保障营商环境、新时代“四大检察”等是今年的热门选题,容易陷入雷同,我们进一步聚焦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国家战略,以及中央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等。结合上海检察机关服务这个国家战略,8年来金融检察工作从无到有不断探索创新。特别是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交给了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对证券、自贸区、知识产权等金融相关领域均有涉及。为此,我们确立了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切入,讲述上海检察机关在保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健康发展中的担当与作为,并以此为基础挖掘题材。
不同以往着眼某个特色制度、疑难案件,以“点”切入开展宣传,作为建国70周年大背景下的系列报道,我们考虑点面结合,从金融检察职能地位探索实际出发,进行较为综合全面的报道,不仅要说检察机关自己的工作,还要体现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以及专业检察队伍的发展等。因此,我们选择案件办理打击犯罪、合力完善防控机制、专业化队伍建设等题材,从不同侧面展现上海检察机关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的探索与成就。
通过对上海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和其他检察官的采访,我们了解了上海金融检察的新形势和新理念,尤其是在内设机构改革后的新做法。针对近年来金融刑事大案要案频发、犯罪危害面广、涉案资金量大的现状,从“以办案为中心,精准打击金融犯罪”角度入手,联合业务部门有针对性地整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追赃挽损的具体数据和案例,以此来体现上海检察机关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的实际成效和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作为全球金融机构最集中、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上海金融机构多、年成交量大,单靠检察机关一家之力来防控金融风险远远不够。那么,目前各方协作、共御风险的机制建设如何?获得了何种成效?循着这一思维进路,我们采访了部分基层检察院,参加了上海检察智库专家座谈会,并与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肖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严弘进行交流,加深对相关机制运行情况的认识,收集系统内外对此的评价。
有效防控风险,离不开检察团队的努力。金融领域涉猎甚广,涵盖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多类业务,专业性极强,知识更新迅速。上海的金融检察队伍如何应对此种挑战、胜任案件办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专业化建设着手,深入了解上海金融检察“捕诉研防”一体化的办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记录下他们在前瞻预研、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开展于2011年的金融检察工作,虽经8年发展,但检察系统内对此了解得也不全面,而社会对此的了解更相差甚远,故而对报道要避免法言法语和过于专业的术语,力求通俗易懂。
虽然金融检察在学术上有现成的表述,但我们首先选择用业外人士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表述金融检察的定位及其在防控风险中的作用。在采访严弘院长时,他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他将“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比作资本的趋利特性,金融业集聚大量资本也具有“水”的特性,而金融立法和金融监管就是“水利工程”,金融检察官则是这些堤坝的“守卫者”。在他的启发下,我们最终拟定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守护者”这一定位,在凸显上海特色的同时,亦将金融检察严惩违法行为、防控未来风险、提供司法保障的职能纳入其中。
与明晰定位的过程一样,报道检察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还要多多听取系统外人士的意见。这不仅有助于启发思想,还可使报道更加全面、更具说服力度。撰稿过程中,我们与检察建议当事人、金融机构从业人、审判机关和理论界相关人员均进行了交流,通过第三方视角来看检察工作,以使报道内容更加丰满。
同样在表述中,我们注重运用案例和数据,把金融和检察工作中一些枯燥的专业术语,通过案例进行展示说明。比如,该报道的起笔就是从一起金融企业内部人员内外勾结,诱骗他人提供假资料骗领贷款的案例说起,从而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获得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