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颖 何镇宇2 唐璇子
(1.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8;2.云南开放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3)
当今是互联网发展迅猛、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在使用互联网,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互联网密切贴近人们成为了大家形影不离的信息工具。在“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得到了高度重视,以及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推动下管理会计的发展可以超越甚至取代财务会计。在“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体系方法和技术工具。尤其是在技术方面更为突出,在“互联网+”环境中,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出现、ERP系统的完善都体现了财务系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的财务系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传统财务系统所不能及的。
(一)管理会计的改革背景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改变有了很大的进步,为现代企业更好的经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20世纪90年代会计电算化、财务一体化掀起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前两次浪潮后,兴起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将会掀起该领域的第三次浪潮。由于现代科技和经济需求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了新时代产物,已经充分融入人们的生活,因为互联网本身具有强大的优势,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更多的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效率提高、经济质量提升等方面。管理会计的出现提高了会计信息传递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了企业更多的需求。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想要获得更高的利润提升自我价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对财务会计进行相应的改革。我国新经济形态已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逐步形成,国务院在2015年7月颁布实施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管理会计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管理会计需要在实体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经济增长做出持续贡献①。
(二)“互联网+”为管理会计提供技术支持
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后,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技术支撑。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推动下,会计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变得更加快速和高效,核算和以往相比也更加规范、实时和密集。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借助网络的高效方便,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以及信息数据库,管理会计可以根据要求和准则更好的全方位的对企业的全面发展、财务状况形成报告,协助公司完成战略决策。
(三)“互联网+”为管理会计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管理会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互联网+管理会计,成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管理会计新时代即将来临。目前各个公司都利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发展,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发展对各公司所持有的价值信息、供应链模式、投融资决策模式等利用数字化信息进行整合、完善。政府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智能制造”是其中的一个颠覆性概念。“智能制造”与“智能管理”应相互结合,企业的经营活动应紧跟着智能化的步伐,管理会计工作也必须在这样理念背景下得到提升。②
(四)“互联网+”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1.财务与业务难以结合
会计人员收集、整理财务数据是需要时间的,在将数据进行核算、记录也有一个过程,所以要将企业发生的业务很好的与财务相结合是有一定困难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逐渐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信息获取途径也逐渐增多。目前企业的一些部门在进行决策时所依据的都是自身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财务部门并没有提供相关的数据。企业的绝大多数会计人员更倾向于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财务信息,缺少了对企业内部的关注,导致财务与业务结合的困难,这也表明财务会计的转型势在必行。
2.管理会计工作灵活
管理会计对企业自身服务,所采用的程序与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不必全受统一的会计规范约束。在会计方法的使用下,会计方法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因为核算方法的改变必然导致核算结果的变化从而导致影响到相关者的利益,如需改变,需要在会计报表中做出说明。另外,财务会计的工作流程固定并且具有严格的要求,灵活性较弱。而管理会计相对而言较灵活方便,它可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以及管理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变,通过这些实时的市场动态向管理者提供不同阶段的市场分析成果,以便更好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3.管理会计提高工作效率
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会计上岗人员要能熟练掌握操作信息化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各企业都想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然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就是提高工作效益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过去,财务人员的工作局限于手工核算、做账,效率不是很高。现在有了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同时,能够进行会计核算工作,降低了做虚假账目的风险,可靠准确的会计信息大幅度提高了财务数据核算的质量③。在“互联网+管理会计”的模式下,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会计人员处理会计数据信息的时间和成本,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根据市场上的变动,合理调整和编制企业预算表,很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益。
(五)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人工智能的分析
1.人工智能进入会计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变得更加成熟并且进入到了很多的行业,当然会计行业也不例外,这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代表着一些会计人员未来很可能失业。2016年,德勤宣布正式引入人工智能,运用于会计、税务、审计等财务工作中,这一创新对于基层财务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管理会计
人工智能的出现以及财务机器人进入到会计领域,必然会取代一些财务人员,使得一些基层的会计工作人员面临失业、转型。会计从业人员要想在会计领域有所发展而且不被人工智能取代,往管理会计方面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一)完善管理会计目标体系
首先提升会计目标设定的贴切性。“互联网+”时代意味着整个的会计目标的设定应该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计划进行紧密的结合。在具体的目标设定方面,也应该更加的贴切。提高会计目标设定的互动性。其次是互动性,企业管理目标设定的互动性进行强化与提高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与企业的其他方面的工作之间有着重要的互动关系。
(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评估体系
随着会计信息系统被广泛运用,会计信息质量也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时代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可以从会计信息评价的指标依据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方法等两个方面来逐步地完善会计信息质量评估体系。首先完善会计信息评价指标,可以通过参照管理评价中的信度与效度等两个方向来进行会计信息评价指标的科学与优化。然后是实施科学的会计质量评价方法,在完善会计信息综合评估体系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在评价的方法上进行积极的改进。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会计信息风险评估的一些方法。
(三)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
1.可以对企业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就是将企业成本按其同业务量的相互关系,进行适当的分类。研究成本性态,主要是处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成本控制需要;而是计划编制工作的需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有助于企业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实现最优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2.CPV分析
结合CPV分析可以对企业进行(1)预测盈亏临界点;(2)规划目标利润,编制利润预算;(3)预测保证目标利润实现所需要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4)为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作出最优选择;(5)通过对利润的敏感分析,估量售价和成本水平的变动对目标的影响,并可据以进一步控制目标成本;(5)可以应用于企业的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面。
3.投资决策分析
(四)及时更新会计理论,加强法律建设
及时更新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法律法规,使其适应发展的需要,让会计人员掌握最新资讯。同时,加强互联网的管理,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法规。针对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和虚拟网络平台产生发布的会计信息,我们无法判断真伪,可以通过网络会计系统来鉴别真伪并且进行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受到了广泛关注,管理会计一定要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更好的发挥“管理”职能,促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帮助企业做到价值最大化。本文主要从“互联网+”对管理会计的相关影响与挑战出发,分析今后管理会计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希望本文研究能对今后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韦旭:《“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探微》,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1月30日,第3页。
②周敏:《“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国商论,2018年1月30日,第2页。
③李悦:《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发展》,纳税,2018年8月15日,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