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话

2019-03-26 04:27吴心伯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傅高义复旦大学中美关系

吴心伯

本文是2018年12月12日傅高义(Ezra Vogel)教授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演讲摘录。傅高义教授此次应邀来上海出席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上海市对外人民友好协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研讨会,专门抽出时间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作了一场关于中美关系的报告。2012年11月,傅教授也曾来美国研究中心就《邓小平时代》一书发行中文版做过一场报告。这两场报告都是座无虚席,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作为两场报告的主持人,我也感受到听众对傅教授关于中国的渊博学识的敬佩。

我和傅高义教授相识于1996年5月,当时美国国内围绕中国的崛起展开大辩论,傅教授主持了一个由美国最权威的中国问题专家参与的研究项目,从政治、经济、安全等角度分析美国应如何与正在崛起的中国打交道。他们完成论文初稿后,在傅教授的带领下来中国与中方学者交换看法,在上海的研讨会安排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我有幸应邀参加这次研讨会,并与傅教授相识。此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2018年4月,我还应傅教授的邀请,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做了题为“管理上升和扩大的中美竞争”的学术报告,傅教授亲自主持了报告会。

与傅高义教授交往20余年,我对他有几点突出印象:其一,他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80年代曾到广东进行了半年多的考察,研究广东的改革开放。2000年退休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邓小平时代》一书。虽然中国和日本都是他的研究对象,但他对前者的兴趣和投入远远超过后者。其二,他研究中国不是从美国的经验模式出发,而是从中国自身的环境和条件出发。傅教授经常说,治理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不容易,因此他特别注重研究中国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设计中国的制度,制定发展战略。这使得他能够以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的治理与发展。其三,他能以平等的态度与中国学者交往。傅教授向来注意倾听中国学者的见解,虚心地交换意见,不像有些美国人那样自以为是、居高临下。我2018年4月去哈佛演讲,他专门安排我与哈佛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座谈,就中国的变化和中美关系交换意见。

傅教授这次在复旦演讲的主题是“对中美关系40年的思考”,他花了很多时间来讲邓小平,因为他觉得邓小平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征程,也掀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他也试图向大家解释为何当前中美关系遇到巨大困难,认为主要是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美国对华态度的变化。他特地讲到当前美国对中国的一些不满,如中国没有保护好知识产权等。虽然傅教授所列举的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近年来美方的一些抱怨,但显然有不少偏颇之处。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一直在努力为外资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否则中国就不会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中名列前茅。中国对美国学者来华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亦秉持开放态度。尽管当前中美关系面临严峻形势,但傅教授真诚地希望两国关系有积极的未来,希望双方都做出努力。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
傅高义复旦大学中美关系
为美国与东亚之间搭建桥梁的哈佛大学学者傅高义逝世,享年90岁
傅高义的重庆情缘
傅高义:让世界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一道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再拓展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