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冉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可很多时候,父母反而成为另一座压迫的大山,提供的是错误又错位、和初心南辕北辙的爱。
近日看了久禁上演的电影《狗十三》,它讲述一只小狗和一个13岁女孩李玩的故事。李玩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后来父亲再婚,继母生了一个弟弟。父亲买了一只小狗给李玩,她给小狗取名“爱因斯坦”,并和它成为伙伴。但是有一天爱因斯坦走丢了,李玩在家里大吵大闹一番。后来,继母送给李玩一只新的小狗,大家都告诉李玩这就是“爱因斯坦”。李玩在家长们的强权下妥协了,慢慢变成了大人们口中的好孩子。
真实的青春,成长的不易
片方未交代为何电影被禁,它没有血腥、暴力或敏感话题,据传是因它太过真实。非但和阳光、正能量的青春片大相径庭,也和浅薄虚幻的《小时代》系列截然不同,也许,真正让人刺目的是真实?
嗯,没有多少人能承受刺破皇帝的新衣。
对于李玩的设定,片子并未走向极端,而是一个普通、正常的人物及家庭。虽然妈妈不在身边,但爷爷奶奶对她照顾有加,颇为疼爱。爸爸也不能说是不爱她,虽然性格急躁、工作繁忙,出于“为她好”逼她改兴趣班、急了会打她,但也会道歉、流泪、哄她、带她玩,也为她骄傲。继母也不是穷凶极恶之辈,从未打骂过她,时不时还小心地讨好她。堂姐也关心她,她“抢”走了堂姐的男友,堂姐也能包容她。甚至,远方的妈妈在她取得好成绩时也打来电话祝贺她,和爸爸并未交恶,还能彼此互道珍重。
也就是说,李玩的青春期成长环境看似没有特殊、极端的“残酷、艰难、父母矛盾或后母虐待”等外部强刺激事件,大人所说、所做的一切好似都情有可原,普通平淡日常的设定目的在于让人直面心灵。
生活在一个还算关爱的环境里,相应的,李玩没有做出出格和极端的事,比如早恋—她有能力拒绝,也没有真正意义的离家出走或自杀自伤行为,但这就意味着成长容易吗?
不!且不说她要面对父母离异、爸爸续弦、生下弟弟以及爷爷的重男轻女等,她更要被迫去面对和接受大人世界里毫不掩饰的对成绩、功利的追逐,对人、动物的降级物化、去人性、漠视情感;她不得不接受大人的指鹿为马;适应交际应酬,学会“懂事”,爱狗的她到最后甚至要在宴席上吃下狗肉后说“谢谢”。
这是对心灵的揉搓、折磨、践踏和扭曲,这种被动、被迫的“成长懂事”何其残忍,它不是溅血的惨烈,而是埋在心中、骨血中的刺、钉和荆棘。逼迫孩子是第一层残忍;对加在孩子心灵上的伤害大人毫不自知、毫无反思是第二层残忍;第三层残忍是,大人不理解她,对人的心灵苦痛置若罔闻。
我想,许多曾经青春年少柔软的心就是如此这般被打造得胆怯、坚硬、麻木、逃避、伪善、机巧,既有被家人、社会多次洗脑催眠后的认同,也有为了保护自己不再感受痛苦、脆弱和绝望。影片后面,李玩重逢“爱因斯坦”,没有欣喜若狂却庆幸它没有认出她,因为她深知自己保护不了它,她不敢再投入感情。两只狗的经历让她体会到了苦苦哀求亲人也无济于事的绝望,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人小言微、无计可施,见识到人性残忍后只能屈从、妥协,对“爱因斯坦”,这一次她选择了逃避和放弃。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父母知道多少
大人们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长大了,就忘了自己也曾经经历过青春期的动荡、不安和烦躁。第二个错误: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好就万事大吉,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烦恼和心中所想。
李玩被迫去应酬的画面让我想起来咨询的一个同是青春期的女孩。她是国际学校的优等生,因情绪失控、割伤自己而来。她穿着短得不能再短的短裤和暴露的上衣,漂亮的脸蛋上画着浓浓的妆,手里拎着价值好几万的名牌包包。那包是继父给她买的,她是包控,继父为讨好她,常买包给她。
她谈到了和李玩相似的情节,父母经常要她穿上礼服、化上妆,和他们一起出席各种宴会,照她的话说,一是为了他们的面子去炫耀,有这么棒、出色的女儿;二是把她像商品一样去展示和售卖,“和他们走在一起,我装扮得就像我继父的小三似的。”她愤怒又讥讽地说。
而另一位曾经成绩考第一却不得不休学的“乖乖女”,饱受青春期性的困扰,她抵挡不住无孔不入的小黄片、黄色暴力动漫的诱惑,沉溺其中、欲罢不能,可又为此深深自责,不停鞭挞自己。对于这一切,她的父母完全不知情。她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和同学、老师的人际关系困难,她没有朋友,无法融入、建立现实关系。当然追根溯源,人际问题多是来自早年和父母,主要是母亲的依恋关系。
更常见的是:升入中學或面临中考、高考,课业的急剧加重,面临压力山大、同学竞争、老师惩罚而被吓坏而狂躁的孩子们,倘若他们的父母不理解,威逼“不好好学习就打断你的腿”,那他们崩溃抑郁或逃入手机、网络、游戏也就不奇怪了。
总结起来,青春期孩子要应对几个难点:生理、性的变化;人际和竞争的挑战;自我同一性的任务:包括自我形象、自信心、独立的自我意识、持续统一的自我认知。
错误又错位的爱
青春期孩子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是艰巨的,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可惜在许多情况下,父母非但没有起到支持者的作用,反而成为另一座压迫的大山,提供的是错误又错位、结果和初心南辕北辙的爱。本意虐待孩子的父母是极少数,可像李玩父母这样以“为你好”为出发点,实则无意中残忍打击孩子的事例不胜枚举。某种程度上,青春期叛逆是一个伪命题,强权之下才有叛逆;良好的亲子关系下则不过是两代人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而已。
许多父母对爱的理解片面、狭窄、功利、浅薄,背后是自我中心式的专制和封建余毒。要求孩子听话、懂事,训练孩子从众、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情感,将自己的期待、焦虑或欲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些都反映出他们从根本上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平等的人来对待,他们不懂真正的爱是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当然,我并不简单责怪他们,事实上他们在红尘中为子女劳碌奔波,不能停下来沉静思考,他们大多数也没有被温柔地爱过,更没有清晰独立的自我。
有父母会争辩,让孩子早点儿面对现实的残酷不对吗?就如影片结尾,李玩面无表情看着弟弟学滑冰,他总是摔倒、哭、再爬起来。这混淆了爱和过度保护的概念,真正的爱并不是过度保护孩子不去面对和经历成长必经的挫折和现实的残酷,而是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孩子认识并学会,在任何情境下,人永远有选择,可以坚持自我、不绝望。如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所经历和阐述的,在纳粹集中营饥寒交迫之时,有人为一片面包杀人,有人却选择慷慨给予他人。
我多希望,李玩的爸爸在宴会上可以说:“李玩养狗,爱狗,她不吃狗肉。”或许,我只能希望李玩将来有了孩子,可以为他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