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金林
48岁的马万武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是远近闻名的养牛达人,他组织成立的原州区第一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买牛卖牛、传授饲养技术、提供无偿服务,带领村民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产业路。 2007年,马万武带头联合5户人家在头营镇石羊村成立了合作社,当时合作社只有15头牛,每户年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经过近10年的发展,富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350户,各类肉牛存栏量3600余头,户年均收入已经近7万元。马万武在发展壮大合作社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闻名区内外的“石羊模式”。
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1989年,马万武退伍回到家乡头营镇石羊村。当时,石羊村大部分群众都从事肉牛养殖,但养殖规模小、效益低,日子过得甚是艰难。马万武心想,自己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应该带头闯,想办法蹚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在充分考虑村里的实际情况后,马万武将肉牛养殖确定为主攻方向。要引领大伙发展养殖业,自己首先得成为行家里手。1993—1995年,马万武在宁夏自治区职业技术学校参加畜牧专业培训,系统学习了科学饲养技术、饲草料调制技术。完成学业后,他还多次前往山东、陕西、内蒙古等地,实地考察规模化养殖和市场销售情况。
做足了“功课”后,马万武开始养牛、贩牛。在精心管理之下,马万武养的牛头头毛色鲜亮、膘肥体壮,出栏快、收益好。马万武注重捕捉各地市场信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几年时间,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致富能人。
养牛养出了名堂,马万武便着手带动乡亲们一起“发牛财”。2008年,在原州区农牧局的帮助下,马万武注册成立了富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这在原州区尚属首例。合作社如何运营,当地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马万武只好边干边摸索,采取“合作社+基地+养殖农户”的形式,将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与变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合作互助发展、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好路子,形成了特色鲜明、示范效应凸显的“石羊模式”。
田间学校练“精兵”
缺资金、无技术,一直是制约农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借着金融扶贫政策机遇,通过三户联保、合作社担保的方式,马万武为社员协调贷款3500万元,成功破解了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我认为技术甚至比资金更重要!”2015年初,马万武找到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学校负责人,希望开办一所田间学校,以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他的想法得到了该校的大力支持,当年10月,“石羊农民田间学校”挂牌成立。
田间学校首期培训班,马万武挑选村里20户养殖大户作为学员。肉牛养殖技术、饲草调制技术、圈棚改建技术、新型职业农民相关理论,课程排得满满当当。除了邀请农牧专家授课外,马万武也登上讲台,讲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自己积累的养殖经验。培训班深受学员们的欢迎。
按照培训方案,马万武还指导学员制订了家庭养殖发展规划,并时不时地上门督促落实。2017年,这20户群众的养殖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
田间学校每年举办4期培训班,每期学员50名。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650人次,培训出了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养牛队伍。马万武还对其中20名优秀学员委以“重任”:让每人承包5户一般养殖户,不定期上门开展驱虫、开胃、繁育、育肥服务,并手把手教技术。
洋牛落户石羊村
作为全村养牛产业的掌舵者,引进适合本地饲养的优良品种是马万武的分内事。2016年10月,马万武跟随原州区农牧局有关负责人前往澳大利亚考察现代农牧业。当了解到澳大利亚安格斯肉牛生长速度快、肉用品质好、屠宰出肉率高时,马万武兴奋不已。
2017年6月,在脱贫攻坚产业项目支持下,4200头安格斯母牛漂洋过海,从澳大利亚运到原州区。“这洋牛头头身价不菲,能不能适应咱这儿的环境,该怎么侍弄它们?”牛牵回去了,养殖戶心里却有些犯怵。对此,马万武早有打算。洋牛落户,他立即与原州区农业技术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安格斯基础母牛养殖与管理技术培训班,从各村遴选70名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
此次培训,为洋牛“融入”本地生活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所有安格斯母牛均已生产,牛犊成活率达98%。
如今,富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350户社员户均牛存栏15头左右,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马万武也获得了“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