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王银 黄建军
摘 要:通过查阅科技期刊文献,对数字图书馆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介绍,阐述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并推测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资源查询方法的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必将以其集成化优势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信息数字化浪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集成服务;用户;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1-0150-02
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资源作为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之一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教育科研等社会领域。对数字图书馆的了解能增加使用人员参与信息活动的效率,并深化建设意义。
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于20世纪初在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时被提出,它是传统的图书馆功能扩张和根本性的变革。资源数字化强大的功能给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收集和高效的服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自身功能的完善,数字化资源的运用逐步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新型图书馆引领着当代图书馆的发展潮流,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热爱[1]。
2001年11月,我国建立国家图书馆组织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其宗旨是建设成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信息资源联合应用服务体系,实现全国高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系统共建、信息共知的目标。
笔者根据数字图书馆内涵特点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来介绍:数字化资源为主体、服务集成为主要方式,以及面向用户的数字图书馆。
一、数字化资源为主体
数字化资源是指将传统纸质、影像、图片等载体的知識用技术数字化为信息资源,读者在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硬件终端上能通过应用软件来阅读和开展信息活动的信息功能主体。收集大量的质量优异的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和提供优质服务的源泉[2]。其收集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数字化资源集合和资源的数字化,直接扫描转化或格式转化后进行压缩,以及加密等信息资源数字化技术处理,存储在主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通过各种终端设备运用精心设计的可视化界面将数字信息转化成可识别的信息资源传达给用户。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这一个阶段,将数字资源的转化作为馆藏建设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海量的数字化资源是电子图书馆在竞争激烈的信息资源利用领域存在的物理基础。
为建立这一基础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数据资源应如何转化收集;二是如何为社会用户及专业人士提供全面而又便捷的服务;三是怎样才能合理的管理数字化信息资源。
以数字资源为主体的数字图书馆就是以数字化资源和资源数字化为基础,以存储技术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处理转化成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并将信息还原给用户。数字资源存储技术发展主要为硬件和网络两个方面。
硬件存储是指有形实体作为信息存储介质的存储技术,目前为止,与存储相关的技术主要有:一是SCSI,又称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技术。通过小型家用计算机服务器与光盘驱动装置、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常用设备的连接实现数据的终端收集和信息数字化。二是ATA技术,即硬盘接口全球标准协议技术,它被用于使计算机与硬盘等存储设备相互连接。三是SAS(serial Attached SCSI)技术,SAS系列软件可以实现大量的统计分析、数据处理菜单系统构建、软件应用系统构建、绘制图形以及质量控制等功能集成。四是光纤通道技术,得益于光纤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在长距离远途传输的速度得到极大提升。五是RAID即磁盘阵列,是一种把多块分开独自运行的硬盘设备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更大存储空间的硬盘集合,借以提供比一个独立硬盘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多数据冗余的技术。
网络存储技术主要代表有:其一,DAS(直接连接式存储)是指通过主机与专用数据存储服务设备之间直接连接,存储设备通常以SCSI或ATA作为数据的接口标准的直接存储方式。由于连接单一线路专用使得这种存储技术数据安全性能较高更有利于维护商业秘密,但由于主服务器的通道连接和ID资源需求逐渐增大而SCSI通道有限,常常对服务器具有依赖性。其二,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是指直接外接在网上的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也叫“网络存储器”是一种专用的网络存储服务器,它不具备承担应用服务的功能,而是将存储设备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连接与服务设备完全分离,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支持不同服务器间共享数据,大大提高了服务器的服务效率和存储器的数据存储效率。其三,SAN(Storage Aer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通过协议构建的有着与本地硬盘一样的功能的网络磁盘,专建设于服务器主网络之外的用于高速存储的网络形态。它采用采用了光纤通道作为传输媒体,从而具有更高的存储带宽,将存储子系统网络化,实现了真正高速共享网络存储的目标。其四,ISCSI,它允许在TCP/IP协议上传输SCSI命令的协议,该技术允许用户通过使用目前的TCP/IP网络来使服务器与使用IP网络的储存装置互相交换资料,从而自建存储式局域网络。它需要在应用该技术的设备之间互相靠近,并且这些设备由SCSI总线经行连接的环境下运行。
然而,数字资源需要担心的是部分资源持续利用等问题,数字资源的持续利用源于存储格式的变化和存储介质的物理特性,不同时代文件格式的区别以及那些实物藏品,将使得数字化资源持续利用出现极大困难。
二、以服务功能集成为主要方式
以服务功能集成为主要方式的数字图书馆是将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技术和信息服务融为一体,强调以信息资源与服务的集成为主要活动,是灵活无缝地整合不同系统的图情资源和资源服务的信息服务集成平台[3]。
信息服务集成平台由信息资源的集成、信息服务功能的集成、信息服务机构的集成和人员信息服务能力的集成几部分构成。
基于现代图书馆建设理念,数字图书馆基本信息资源的建设将信息资源有机地分层构建为一个整体的动态链接。整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opac(联机书目查询)系統,通过集成纸质版本的图书文献等资源和电子文献到一个检索系统里面以方便读者查询和调用的操作系统。其次,外站资源链接导航模块,通过在网站用户检索主页页面增加归类后的外站资源链接导航模块,引导读者更便捷进入其他信息资源中心更快地找到所需信息。最后,多库资源调用整合,通过图书馆购买到的多个资源数据库,如万方、CNKI、清华同方等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经由一个检索入口接入,建立一键式跨库检索方式的资源整合,实现便捷的查询技术。
数字图书馆集成服务平台具有多元化,智能化,交互性,集成性等特征。然而,也存在用户对资源不了解、对系统不熟悉、对不同资源与服务的获取需要经过多次认证、频繁地进行登录和退出等问题。
三、用户服务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个面向读者服务的平台,数字图书馆时代信息服务注重考虑用户的信息需求,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与解决问题,提高用户信息的期望值。这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新环境下用户群体与用户需求变化的需要[4]。
传统图书馆模式是以资源为中心为读者提供所需的被动服务,当今社会对数字图书馆所的提要求已突破传统图书馆资源和功能限制,要求达到主动满足用户需求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数字信息空间环境,图书馆管理人员完全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反馈来全程跟踪目标用户的各种信息活动。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可对用户个人信息分类管理,进一步分析用户信息,详细地了解用户既有和潜在需求,提供更精细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用户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安装移动客户端APP软件等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接入用户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运用信息,更方便地参与交流,快速解决问题。当图书馆想要开展活动时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媒体将信息推送给使用方,引导用户积极参与、增进熟悉、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就是建立以围绕用户的信息活动、解决用户实际问题和用户个人信息三大中心的系统来开展数字信息资源咨询和信息服务,扩展服务对象范围至各类人群,提升目标人群的用户体验值。面向用户的数字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兴趣、爱好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有效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展望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战略,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面对当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应向后数字图书馆(泛在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发展。同时,未来的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更多在于以科学的精神服务于用户,使用户在方便快捷地获取更准确的资源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
未来,网络入口真实简单、方便、人性,不需要任何过高要求的配置,数字图书馆的用户只需经过一次性身份验证系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接入,扫描仪扫描个人指纹、瞳孔、面部标识或网络电子证书、ID号识别等,进入跨接全球的丰富信息资源空间,从而享受各种优质信息服务。科学发现、科研成果第一时间通过字图书馆网络发布,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实现异地同步开展,知识更便捷地进行传输,为师生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 王凡.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2] 李爽.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5).
[3] 卢共平.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集成[J].图书馆,2004,(5).
[4] 李虹.面向用户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