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年尾,像往年一样,鹰潭市月湖区大桥余家村的朱水姩一家人粗算了下2018年的收入,心情大不同于往年,心里很是踏实和高兴。儿子打工挣了工钱、田里粮食大丰收、家里参加的产业扶贫项目年底分红……“今年好,不像以前,年底到处凑钱才能买点肉过节。”一家人乐呵呵地盘算着,这两天要给家里重建的新房置办些东西,好好过个节。
朱水姩一家是村里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家庭条件困苦。“一家6口,5个都有残疾或半残疾,住在一栋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里。朱水姩、童圹凤老两口腿脚不便,两个儿子不干活,大白天的在睡觉。”他们的帮扶干部,月湖区粮食局办公室主任吴小英对第一次上门时见到的景象记忆犹深,“我们进去后关门时才发现,有个三岁大的小男孩被圈在箩筐里,就放在昏暗的门后,和另一个大点的小女孩一起,也不说话,眼神呆呆的,根本没有小朋友的那种活泼。”眼前的情景让吴小英心痛不已,也让吴小英瞬间找到了这一家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补“营养”!
那一声“阿姨”终身难忘
当时朱水姩的孙女5岁、孙子3岁,却都没有学会说话,孙子3岁了甚至不会走路。吴小英和单位的领导同事第一时间带两个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在专业的儿科医师的指导下,逐步帮两个孩子补充营养、锻炼身体。一边通过长期供给奶粉和不定期地给一家人带些鱼肉改善孩子出现的严重营养不良症状,一边给小男孩补充钙片。在悉心照顾下,两个孩子的身体发育渐渐好转。但吴小英知道,这些只是基础,孩子们的成长还需要精神上的关爱和照顾。
“这是爷爷”“这是奶奶”“要叫爸爸”“叫阿姨”……那段日子吴小英几乎有空就上门,每次上门,吴小英都会教两个孩子说话,按照医嘱扶着小男孩练习走路,并示范给几个大人看,要他们平日多带孩子练习。天气好的时候吴小英会带孩子们出门踏青、玩耍,和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你行”“你好能干”“你可以”这些经常挂在她的嘴边,“就想着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能打开心扉。”
在一个多月后的一次上门中,吴小英刚迈进门,小女孩像往常一样奔了过来:“阿姨!”声音入耳,吴小英愣住了,泪水瞬间模糊了眼睛,她俯下身,紧紧抱住了孩子。朱水姩告诉吴小英,这是孙女学会说的第一句话。
现如今,小女孩已经能给吴小英学唱好几首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小男孩也喜欢围着吴小英乱跑,跟着姐姐一起叫“阿姨”。
吴小英说,那一声“阿姨”,她终身难忘。
这一声“阿姨”新的开始
在帮扶过程中,考虑到老两口的大儿子朱街庆患有尘肺病,无法从事正常劳作,吴小英根据相关政策为他申请了村里的公益性岗,负责打扫村庄马路,这样朱街庆每月有了400元的固定收入。而朱水姩的小儿子朱街华因为感情问题,精神长期萎靡不振,对家庭和一双儿女都不管不问,成天躺在床上,见了吴小英也不说话。吴小英认为,就像两个孩子一样,这个家想要脱贫,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必须补“营养”、健“筋骨”,而关键就在朱街华则这根“脊梁骨”。
以给两个孩子办理落户为契机,吴小英不断对朱街华进行开导,一边通过引导他积极参与配合工作、完善手续,唤醒他对孩子的责任感,一边鼓励他为了家庭和孩子重新振作。2017年6月,朱街华的两个孩子终于成功落户,而女儿在教育扶贫相关政策的帮助下迈入了幼儿园。这个过程中,朱街华也逐渐走出阴影,对吴小英的态度从刚开始的躲闪和不理睬,转变为不管是找工作还是生活问题都主动找吴小英商量。在两个孩子开口说话后,朱街华更坚持要和一双儿女一样,称呼吴小英为“阿姨”,以此表达自己的感谢和尊敬。
地里不“撂荒”家里也是
看到一家人的精神头有了起色,吴小英也抓紧落实推进各项扶贫工作。朱水姩家有5.26亩承包地,过去缺乏资金和劳动力,总是凑点稻种下地,很大一部分承包地被“撂荒”。一年到头下来稻谷产量很低,连一家人的口粮也没法保障。吴小英和区粮食局结合自己部门工作的特点,把这片承包地作为有机大米的试验田,并在种子、化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朱水姩家的特殊情况上报后,得到了月湖区的重视,在区领导的协调下,朱街华找到了一份建筑工地上的工作,既有不错的收入,又能发挥他自己原有的泥瓦工手艺。朱街华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人也开朗起来,在空闲的时候还带上大哥朱街庆一起做些零工贴补家用。2018年4月,在申请到安居扶贫的帮扶政策后,朱街华主动参与到自家房屋的就地重建工程中,和吴小英一起选材料、盯进度。
“我家以前房子一面墙都斜了,政府帮忙重建的,还帮我们跟邻居说在他们家住了几个月。建的时候,我自己也会泥瓦手艺,自己也干。”朱街华当时看着破旧的老房子拆掉后,新房一点一点建起来,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多亏了政府,我有了工作,家里也有了新房。阿姨说的对,要我自己勤快,要不然掉馅饼也捡不到。政府帮我不是养懒汉的!”
2018年,朱水姩家的承包地大丰收,除去一家人自留的口粮,还卖了四千多块钱。一家人喜滋滋地和吴小英商量起明年的打算和计划。他们明白,一家人的脱贫路上,不能也不会再“撂荒”。
作者簡介:熊印宇,鹰潭市月湖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