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琴
福清市畜牧兽医中心 福建福清 3503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以呕吐、腹泻、脱水为主要症状的猪胃肠道传染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所有日龄猪都会感染发病,而以2周龄内仔猪的高病死率为特征,发生该病的猪场,多损失惨重。笔者在临诊实践中采取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该病,在控制疫情方面有较好效果。
福建某猪场存栏生产母猪300多头,2017年12月15日于分娩舍发生哺乳仔猪先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或脱落的肠黏膜碎片,恶臭,呈油污状。患猪体重迅速下降,脱水、消瘦,10日龄内仔猪病死率可达100%,随着仔猪日龄增加,病死率降低。断乳后仔猪、生长肥育猪也发生水样便,喷泻状,粪便呈灰褐色或灰色,5~8 d后腹泻停止,很少死亡,但体重下降明显。怀孕母猪、哺乳母猪也发生腹泻,导致泌乳母猪泌乳量减少,加重仔猪发病症状。经采取对症用药3~5 d后,断乳后仔猪、生长肥育猪基本没有死亡。
主要病变为尸体明显脱水、消瘦;哺乳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出血;肠壁变得很薄,呈半透明,内充满气泡,有黄绿色或灰白液体;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出血。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猪传染性肠胃炎。将死亡哺乳仔猪送检,进行PCR检测,结果为流行性腹泻病毒阴性,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阳性。
4.1 加强兽医卫生、生物安全措施 及时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栏舍使用卫可带猪消毒,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提高分娩舍温度并尽量避免忽冷忽热。各栋舍饲养员不得窜舍,出入要洗手及雨鞋消毒。
4.2 紧急免疫 全场未发病的猪紧急接种TGEPED二联弱毒活疫苗。初生仔猪每头后海穴注射0.3头份,体重10~15 kg的猪每头注射0.5头份,50 kg以上的猪每头注射1头份。
4.3 停料控料 有临床症状的生长肥育猪,全栋停喂饲料2~3 d,减轻猪的胃肠负担,同时配制5%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任其自由饮用。
4.4 药物防治
4.4.1 化学药物防治 预防患猪机体脱水、酸中毒,抗菌消炎,止泻、补液,控制细菌感染。患猪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同时添加复合维生素B粉,自由饮用。个别仔猪在灌服中药同时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4 mg,每天2次。
4.4.2 中兽药防治 对于仔猪,取桂圆肉15 g加水200 mL,煎汁至20 mL左右,去渣侯凉,用胃管灌服或乳瓶灌服,2次/d;症状较轻的患猪1 d可治愈,较严重的患猪2~3 d可治愈。对生长肥育猪采用白头翁汤加减:黄连 8 g、黄苓 10 g、黄柏 10 g、白头翁15 g、猪苓 10 g、泽泻 10 g、连翘 10 g、木杳 8 g、甘草5 g,用清水800 mL浸泡30 min,水煎取汁500 mL,去渣候温内服,每天1剂,连用2~3 d。
针对不同日龄猪,采取不同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案,取得较好防控效果。
1)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常给猪场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有疫苗可供选用。常用的防控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疫苗有猪传染性胃肠炎(TGE)-仔猪流行性腹泻(PED)二联弱毒疫苗和TGE-PED二联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效果优于灭活疫苗。免疫程序:每年冬天(12月)至来年2月,全场怀孕母猪在产前20~30 d,每头母猪肌肉或后海穴(穴位位于尾根与肛门连线中点处)注射1头份。公猪普免,每头后海穴注射1头份。由于体液免疫无法保护胃肠黏膜,即使免疫,猪场也仍然发生该病。不过由于仔猪可通过吃母乳获得被动免疫,有一定预防效果。
2)中兽药对猪传染性胃肠炎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生产中可以应急使用。本例使用的中药方剂白头翁散,其主要成分为白头翁、黄连、黄柏等。白头翁具清热泻胃功效,是治疗肠道症状专用药;黄连可清热燥温、泻火解毒,用于湿热引起的肠胃疾病;龙胆草可清热燥湿,泻肝胆之火,清下焦湿热。诸药联合,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燥温止痢,主要用于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各种家畜的肠炎、腹泻等症。但是由于规模化猪场猪数量多,中药使用耗时,大规模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对发病猪场,不提倡返饲,因为返饲可能给猪群带来其他疫病困扰,如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的人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