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艳冬
福建省三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三明 36500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高热、皮肤发绀、全身脏器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度接触性、高发病率等特点,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一种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致病率高,致死率100%。该病自2018年8月传入我国以来,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但该病不会造成人间传播,从经济产业发展、畜产品稳定供给和社会安定稳定方面考虑要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就三明市前期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地处北纬25°30′~27°07′、东经 116°22′~118°39′之间。 东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邻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龙岩市。三明市境域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2.29万km2。下辖1个县级市(永安市)、2个市辖区(梅列区、三元区)、9个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建宁县、泰宁县、将乐县、沙县、尤溪县、大田县)。2019年全市生猪存栏约87万头,其中登记在册25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435家,存栏生猪约82.3万头;规模以下生猪养殖户353户,存栏生猪约4.7万头。全市共有生猪屠宰场(点)17家。国内培根肉市场70%供应量在三元区生产,加工培根肉的猪肉调自国内各省。
2.1 加强组织领导 8月7日全国、全省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之后,三明市立即启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指挥长、6位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常务副指挥长或副指挥长、17位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三明市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各县(市、区)、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均按照职责分工抓好防控工作,确保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2.2 落实工作责任 从防控工作一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把责任落实放在首位,强化政府属地、部门监管、业主主体三大责任,按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求,逐级压实地方政府责任,特别强调压实乡镇属地管理和部门管理责任,加强工作研究、部署、推进,加强人员、经费、应急物资保障。市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印发指挥部成员部门职责及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由农业部门牵头,各有关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强化信息共享、工作交流和措施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体系。各县(市、区)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的部署要求,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围绕“广排查、早发现,严调运、强监管,快反应、严处置”工作要求,加强沟通,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合力,加强对生猪养殖、屠宰、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监管,做到无缝衔接,同时,督促业主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2.3 严格生猪及其产品监管 按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疫情通报,及时调整暂停生猪(包括种猪、野猪)及未经高温处理的生猪产品的调入范围。对调运生猪及其产品执行准调证明管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全部由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统一管理。开展生猪运输车辆备案、装卸前后的消毒工作,全市共备案生猪运输车辆144辆。加强省际防堵,全市5个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落实24 h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查验和消毒制度,生猪及生猪产品入省必须同时附有产品准调证明和检验合格证明。
2.4 加强排查监测 全面落实养猪场户疫情排查挂包责任制和“日排查”与“零报告”制度,做到每个养殖场由1名副科级以上领导挂包、至少1名乡村干部值班蹲守,散养户每村有1名副科级领导挂包、每户有1名乡村干部挂包,按照《非洲猪瘟紧急排查工作方案》要求,每天对养猪场(户)、生猪交易市场、生猪屠宰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全面排查,并做好排查情况记录,排查记录实行排查人员签字、畜主签字的“双签字”认可,切实排除疫情隐患。加强野猪监管,每天组织人员参与野外巡护,在野猪出没的重点地区安装325台红外监控设备。严厉打击无证运输、经营和调运动物及其产品行为,加强对生猪调运、屠宰流通等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的监测。
2.5 强化餐厨剩余物监管 建立与餐饮单位法人代表签定不私自处置餐厨剩余物的责任书、与养殖场户签订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的承诺书“双签字”制度,建立由城管部门监督管理的专门车辆运输收集、专门公司处理的泔水处理运行机制,预防餐厨剩余物流入生猪养殖场(户)。
2.6 提升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 政府统一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在全市组织开展生猪违法违规养殖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围绕“人、车、猪、肉、料”和环评等重点检查内容排查整改,督促生猪养殖企业完成生物安全设施改造,落实各项动物防疫制度。鼓励生猪养殖相对集中区域建设运输车辆洗消中心,政府给予包括资金补助、协调用地、引进投资等支持。
2.7 加强应急准备 市、县、乡(镇)三级设立并对外公布动物疫情举报电话,坚持24 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疫情报告和举报疫情核查工作。组织开展非洲猪瘟应急管理培训与演练,定期对消毒药、个人防护用品、扑杀设备、消毒器械、采血器、诊断试剂等应急物资进行检查、补充、调试,保证紧急需要时,应急物资能调得出、供得上、质量好、品种全。同时加强舆情监控,做好舆情引导。
1)强化联防联控,落实长效机制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前提。防控非洲猪瘟,前面主要是各级政府干部在做防控工作。虽然提出强化“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三个责任,但真正行动起来的是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生猪产业从业主体责任还处于被动状态。唯有所有生猪产业从业主体对非洲猪瘟的危害认识到位、自觉地贯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才能成功。因此,下一步各级各部门要克服麻痹、侥幸、厌战的情绪,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多下功夫,同时属地责任、监管责任还要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在监测排查、生猪及其产品流通、监督执法、餐厨垃圾监管、疫情防堵等重点工作和关键措施上,农业、林业、市场监管、公安、海关、城管、交通等部门强化协调联动,从多环节共同发力,促进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2)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立和知识技术储备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基础。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及时补充专业人员。加大对畜牧兽医技术干部、生猪产业从业者防控相关知识与诊断技能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和防控指导能力,提高从业者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和疫情识别能力,对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疫情,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疫情扩大蔓延有重要意义。鼓励各地成立生猪养殖协会,在政府与生猪养殖业主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发挥养殖协会行业自律作用。
3)做好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围绕“人、车、猪、肉、料”等重点环节,督促和指导规模猪场全面完成车辆与人员消毒通道、出猪台等设施条件的改进提升,完善和落实人员与车辆进出、引种隔离检疫、饲料采购、环境控制和消毒等防疫制度,推动生猪养殖相对集中区域建设综合性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
4)严格生猪及其产品检疫调运和屠宰监管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根本。规范检疫出证,执行准调证明制度,严格落实生猪“点对点”调运、非洲猪瘟检测、生猪入厂、检验检疫、产品出厂、无害化处理、日常消毒和猪血处置等工作,落实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和清洗消毒。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强屠宰监管,落实屠宰厂(场)非洲猪瘟自检和派官方兽医驻场“两项制度”。成立联合执法工作队,依法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及肉品流通环节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