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加明,魏秀红,崔国忠 ,岳新玲
(1.肃州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甘肃 酒泉 735000;2.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酒泉市地处沙漠边缘,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酒泉市城市园林绿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历经几十年艰辛努力,通过引种、培育、改良,已有杨、柳、榆、槐、槭、松、柏、杉、悬铃木、冬青、樱花、丝棉木、桃、李、海棠、榆叶梅、丁香、连翘、爬山虎及各类草木花卉100多种,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们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nobilis)作为一种毁灭性虫害侵入酒泉市[1],对酒泉市园林绿化构成了严重威胁[2]。为了准确分析黄斑星天牛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影响,项目组通过三年的防控和观测,定性研究分析了各项黄斑星天牛防控措施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黄斑星天牛是一种蛀干性害虫,成虫在树皮下产卵,幼虫蛀食韧皮部内层及形成层,后钻入木质部危害[3]。该虫在酒泉市每2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开始羽化(木材上提前10~15 d羽化),成虫产卵后,就会造成新的传播。由于该虫生活隐蔽,防治难度大,常造成大面积树木生长极度衰弱, 使树木折枝断头,直至干枯死亡。该虫在近距离内靠成虫自然飞翔(据有关研究最远飞行距离为1 km)及水漂流迁移扩散自然传播[4];远距离靠各虫态随木材和幼树的调运或成虫附着在交通工具、运输物资上人为传播。
黄斑星天牛在酒泉市危害的主要园林绿化树种有杨(二白杨、箭杆杨、新疆杨等)、柳(垂柳、馒头柳、旱柳等)、榆(白榆、垂榆、圆冠榆、金叶榆等)、槐(刺槐、国榆、金枝槐、黄金槐等)、槭(金叶复叶槭、五角枫、元宝枫等)、桑树、悬铃木等阔叶乔木树种,对松柏、花灌木、藤本未见危害。
黄斑星天牛是行道树、防护林、庭院公园、厂矿学校绿化树木和树桩盆景的重要害虫,乔木受害最重。与外围防护林相比,城市园林具有建设成本高、恢复代价大等特点,为了尽量保护现有绿化成果,在黄斑星天牛防控中,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主要以人工捕杀成虫、砸卵、伐除虫害木、截干更新四项措施。
3.1.1 人工捕杀成虫 一般在6—8月天牛羽化期,经常检查在成虫停息于树上,或低飞于林间时捕杀,根据成虫的假死性,剧烈振摇树枝,成虫跌落后捕杀。该措施特点是人力消耗大,适宜于面积较小且树体胸径不宜过大的集中发生区域,但不伤害树体,对树木和园林景观无影响。
3.1.2 人工砸卵和幼虫 天牛产卵于枝干上,刻槽明显易找,低龄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前,在枝上危害处有新鲜树液树脂流出,有褐色粪屑物,用利刀刮树皮,仔细寻找,杀死卵和幼虫,或用锤子等敲击杀死虫卵或幼虫。该措施特点人力消耗大,高大树木无法作业,适宜于低矮树木、刻槽密度低且发生面积小的区域,对树体有轻微物理损伤,对园林景观无影响。
在黄斑星天牛成虫羽化期(酒泉市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800~1 000倍液或3%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触破)400倍液在树干和树冠喷雾进行防治,间隔30 d喷药一次,毒杀成虫,减少产卵量,降低虫口密度。该措施的特点是防治面积大、防治效率高,但防治时间短而集中,重点是联防联治、长期坚持。该措施因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损害树体和林木,对园林景观无明显影响。
主要利用啄木鸟等捕食性天敌和肿腿蜂、花绒寄甲等寄生性天敌,通过天敌捕食或寄生天牛幼虫进行防治。该措施的特点是环保、人力和资金投入少、防治面积大,但部分天敌对本地环境不适应、繁殖技术要求高。该措施可形成食物链达到自然防控的目的,对林木和园林景观无影响。
主要是采取饵树诱杀和营造混交林的措施,通过改善林分结构、配置抗虫树种达到对天牛长期防控的目的[5]。
3.4.1 虫害木伐除 对虫口密度大、树体衰弱濒临死亡的树木,进行整株伐除。该措施的特点是除害迅速,适宜于濒死树木,使园林景观缺株、断带、不连续,但由于城市园林以混交林为主,传播速度慢,伐除数量少且多为孤立木,就酒泉城区而言,对园林景观影响有限。
3.4.2 截干更新 对虫口密度较大、但不宜采取伐除措施的树木进行树干短截,更新复壮[6]。该措施适用于重点防护林、重点行道树、公园、重要场所的树木和古树名木、珍稀树种等,对园林景观具有显著影响,使观赏性降低、破坏景观的连续性。但可最大限度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且树木高度降低后[7],易于人工和化学防治,相对伐除措施,可在短期内萌发复壮,恢复景观。
3.4.3 饵树诱杀 在防护林建设和园林绿化中隔段或在一定区域内配置一定数量的天牛喜食树种,如复叶槭等,引诱天牛危害后集中伐除销毁,达到聚集害虫、缩小防治范围的目的。该措施的特点是防治范围小、可操作性强,人力物力资源消耗小。因饵树配置的目的就是伐除,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饵树对景观无实际意义,因而对园林景观无明显影响。
3.4.4 营造混交林 在防护林建设和园林绿化中,合理配置树种,适当配置抗天牛树种,丰富植物品种,改善单一树种,阻隔天牛传播途径,达到控制发生面积、缩小危害范围、减缓传播速度的目的。该措施的特点是营造时间长但防控时效长,可从根本上控制天牛的危害速度,实现长期可持续控制。该措施对林木无损害,对园林景观不仅无影响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1 通过观测研究和定性分析,黄斑星天牛各项防控措施中,伐除和截干措施对城市园林绿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一定程度破坏了园林景观的连续性、一致性和对称性。但因城市园林绿化采取了混交配置,伐除措施主要以濒死孤立木为对象,数量较少,影响作用较小;截干更新措施更新速度快,且天牛主要危害树体高大、树龄较长的树木,不应忽视该措施对枯老树木的复壮作用,连片或整带更新后,生长整齐旺盛,长期而言对园林景观的整齐性、观赏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营林措施因丰富了树种、改善了林分结构,对园林景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2 不同措施对园林景观具有不同影响,因此在防控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发生危害面积大而集中的区域要坚持化学联防联治为主,连续防治3~5年,可在不影响园林绿化景观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天牛种群数量;对发生面积小、零散的区域,可采取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长期来看,要加强对营林和生物防控措施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应用效率和范围,切实解决好天牛防治、园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的关系,增强天牛防控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