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自然保护区森林退化原因与对策

2019-03-25 00:11杨海兵
防护林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桑干河钵苗白蜡

杨海兵

(山西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 大同 037044)

1 自然概况

桑干河隶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在山西省内的河流长度是250 km,总面积约为17 142 km2。依据《中国植被》的划分结果表明,以宁武为界划分为南北,宁武南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宁武北则是温带草原,有沙棘、芦苇等。生态种组分为四个种组:中旱生物植物如野艾蒿、沙棘、狗尾草等;中生植物如野苜蓿、苔草、蒲公英等;湿生植物如水葱、小香蒲等;水生植物如芦苇、慈菇、泽泻等。[1]

针对桑干河区域内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本身补水量不足方面,仅2018年政府累计引黄河水对桑干河生态补水1.39亿m3,保证了湿地用水。针对生物种群单一,恢复退化生态环境,设计合理群落结构,新投入动植物及微生物五种,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使生物群落实现了自身的循环演替。[2]

2 桑干河退化林分的成因

退化林分成因一般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树种质量和技术措施三个方面。[3]

2.1 自然因素

桑干河区域隶属黄土高原也是沙化土地的分布区,其土壤养分含量不到5%,无法满足树木生长的需求;降水量较少,桑干河区域年均降水量约为400 mm左右且分布不均匀,没有足够的水分供养林木成长.此外还有风霜寒冻这些气象因素造成部分幼苗生长不良的现象。

2.2 人为因素

部分林业工作人员绿化意识淡薄,存在形式主义,只造不管。其次是苗木培养技术不完善,投资不足,人工成本和造林成本逐年增减,无法满足荒山造林的绿化要求。

2.3 树种质量和技术措施不佳

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和造林的技术措施较差,难以抵御自然环境的摧残,致使生长不良,成为退化林分。

3 林分修复措施

通过对退化林分的修复,使它们达到正常生长状态,实现苗木的生态循环和自然更替。退化林分多是土壤环境差,风沙肆虐导致生长不良的中幼林,一般可通过除草松土,修枝浇水促进苗木的生长进行修复。修复的树种一般包括樟子松、云杉、还有一些苹果、核桃等经济树种,通过修复可以恢复苗木的自然生长,提高产量,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4,5]

3.1 合理配置树种

树种的选择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按照不同的土地类型选择不同的树种,依据乡土树种优先的原则培植树种,乡土树种已经适应当地恶劣气候,因而会增加苗木的成活率。

桑干河区域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主要针对土石较多的山地、黄土丘陵地带、沙化和盐碱化土地。

对土石山地要配置抗严寒、抵御干旱,根系发达的树种,如落叶松配种沙棘、白桦等,油松则配种胡枝子、柠条等。

黄土丘陵的叶杨、火炬树等树种,可以配置混交沙棘、紫穗槐和锦鸡儿等树种。

针对贫瘠的沙化土地,可以种植抗干旱、根系发达的柠条、樟子松等树种。

对盐碱化的土地要选择耐盐的柳树和四翅滨藜等树种

3.2 强化造林技术

3.2.1 采用容器苗造林 要求在起苗时不能松动容器内的土壤,起苗时挖掉容器四周的土,切忌用手起苗;栽种时注意栽种深度,不能把容器或营养袋暴露在外,填土要高于容器2~3 cm;种植前撕破容器底部,运输途中要防止容器破损或散坨。

3.2.2 严控造林质量 严把起苗关,确保苗木的根系完整,去除弱病苗木,对苗木按质量分级,用湿布覆盖减少苗木失水,尽量做到随起随栽。栽植时把树苗放入筐内,用湿布覆盖,随栽随取。种植苗木时理好根系,保证深度,不能窝根,根系不外露,使根系均匀舒展。分层盖土,肥沃湿润的土壤填在根部踏实,保持根系湿润。

树种不同,对光、热、土壤条件、酸碱度要求不同,所以造林务必依据树种特征和实际经济情况,选择适宜的树种才能事半功倍。

3.3 加强抚育管理

造林后做好苗木抚育工作,保证苗木成活率。要定期松土除草,防止雨季造林之后土地板结杂草滋生;为防止水分蒸发,要覆盖浮土或加盖枯枝等,该方法对促进苗木生长作用明显;针对裸根苗造林,要在种植后2~3 d内浇1次水,确保幼苗成活;造林后培土越冬的苗木,第2年春天天气转暖后撤土,扶正苗木,保证苗木根正整齐。

4 造林绿化成效明显

4.1 造林绿化工作取得较大突破

2018年以来,桑干河自然保护区生态修护工作效果明显

(1)完成右玉县荒山绿化工程200 hm2。栽植樟子松、油松30 cm×30 cm钵苗214 074株,栽植白蜡18 cm×25 cm的钵苗1 600株,栽植1.5~2 m的彰武松土球苗1 226株,栽植1 m高的丁香土球苗4 100株,栽植10cm×18cm的山杏钵苗7 000株,栽植2~3 cm的金叶榆土球苗2 000株,成活率达到98%。

(2)完成2017年天保造林任务133.3 hm2。栽植10 cm×18 cm的油松钵苗11万株,栽植18 cm×25 cm的白蜡钵苗11万株,成活率达到95%。

(3)完成补植造林333.3 hm2,其中治沙工程200 hm2,天保工程造林133.3 hm2,共补植10 cm×18 cm营养钵苗15万株,成活率达到90%。

(4)完成2018年防沙治沙工程造林,栽植18 cm×25 cm白蜡钵苗25 000株。

(5)完成怀仁市河头乡合作造林地调查规划666.6 hm2,有力地保障保护局造林任务的顺利实施。

4.2 种苗建设健康发展

(1)播种育苗2.6 hm2,其中油松0.87 hm2、樟子松0.67 hm2、白蜡0.67 hm2、丁香0.2 hm2、白榆0.2 hm2,产苗量均超过标准产苗量。

(2)营养钵育苗230万株,其中10 cm×18 cm油松营养钵153万株、10 cm×18 cm卫矛营养钵7万株、15 cm×23 cm白蜡营养钵30万株、15 cm×23 cm白榆营养钵37万株、15 cm×23 cm复叶槭营养钵3万株,其中油松钵苗成活率达到75%,白蜡、白榆、复叶槭钵苗活成率达到98%。

(3)培育大苗3.6 hm2,其中丁香0.27 hm2、复叶槭1.3 hm2、白榆2 hm2,成活率达到99%。

总之,桑干河自然保护区采用三条轴线即河道景观、城市发展和城市门户视觉,五大湿地系统包括原生的湿地、人工的湿地、地形植被、空中步道和边界缓冲系统,形成水体、河滩、草甸、灌丛、林地、耕地六类绿化结构层,“两山七河”绿色氧吧的生态修复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桑干河自然保护区森林退化修复取得显著进展。

猜你喜欢
桑干河钵苗白蜡
塔河地区钻天柳营养钵苗生长情况分析
水稻钵苗移栽直立度试验研究
塞北桃源桑干河
桑干河(外一首)
白蜡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应用研究
白蜡外齿茎蜂防治试验研究
水稻气力有序抛栽钵苗运动过程研究
基于钵苗运动动力学模型的鸭嘴式移栽机结构优化
对节白蜡盆景欣赏(下)
施大畏连环画选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