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利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料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肩负着为教学、科研、学生创业提供资料和信息服务的重任。新时期,新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外在因素使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环境愈加复杂,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加大阅读推广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推动阅读的方式和途径,更好地致力于营造书香校园。
(一)数字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的新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各种数字技术在阅读中逐渐应用,电子阅读可以使读者阅读不受存储空间、携带能力、时间、地点的限制,其普及度越来越高,进入迅猛发展时期。高职学生追求时尚,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电子阅读亦成为其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和纸质阅读相比,以网络阅读、手机阅读、阅读器阅读等为代表的数字阅读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获取方便、便于互动、携带便利等优势,但往往是跳跃式、走马观花式的浅层次、扫描式阅读取代了深层次阅读,不利于高职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和学术精神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无线网等在计算机、电子设备上阅读电子读物,多渠道多元化获取信息,从而在某种程度来说,新技术的发展减弱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
(二)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工作的新变化。知识经济时代,“融合趋势”或者“综合发展趋势”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主流。新时代的图书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借借还还、看摊守点,按照老模式运行,而是必须多渠道、多方位的开展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图书馆服务。通过多种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全方位开拓图书馆的新职能:既是图书馆,又是学校学术交流场所、展览馆、新技术体验中心、文化讲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和强化图书的服务品质。
图书流通数据是图书利用率最直接、最显像的反映,统计并分析图书流通数据,从中透视读者阅读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导读措施,对提高图书利用率、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笔者从学校图书管理系统中收集并整理了2015~2017年学生读者相关数据信息,对学生的阅读特点及倾向作出如下分析。
(一)图书利用率低。由表1可以看出,学生到馆人数逐年增加,年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度,由于学院学生处与宿管部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增长率达到93%。图书借阅量也保持着年度增长的趋势,年增长率在10%以上。但是从借阅总量与当年纸质图书总量(2015年纸质图书总量42.9万册,2016年度纸质图书总量46.8万册,2017年度纸质图书总量49.13万册)的比率来看,90%以上的图书处于闲置状态,图书利用率过低,图书馆应该加强阅读推广工作的深度,提高图书利用率。
表1 年度到馆人数与借阅量统计
(二)阅读倾向以消遣、娱乐为主。说明:I类图书为文学类,B类图书为哲学、宗教类,T类图书为工业技术类,H类图书为语言、文字类,F类图书为经济类,K类图书为历史、地理类,C类图书为社会科学总论类,G类图书为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O类图书为数理科学和化学类。从表2中可以看到,I类、B类、K类等可读性强的社科类书籍是学生借阅的热门书籍。T类即工业技术类是图书大门类,包括机械、仪表工业、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化学工业、轻工业等16个小分类,这类图书与学校专业设置最为接近,借阅量较大。F类、H类能为高职学生在考级、考证中提供参考资料,借阅量也较大。以上情况表明,高职学生在阅读行为方面表现为娱乐、休闲突出,有较强的功利性,这也反映出学生在阅读方面大部分尚处于“浅阅读”状态,对书籍的阅读浅尝辄止、目的性不强,不利于进行深度的专业学习,对学校的学风建设不利。
表2 热门图书排名分类统计汇总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是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提高高职学生素养、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切实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民阅读的潮流席卷全球,我国也不例外。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国400多个城市都会举办“读书日”、“读书月”等阅读推广活动,国家更是将全民阅读提高到国家高度,党中央已明确把推动全民阅读列为重要的社会活动。高职院校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开拓阅读推广工作新领域,加强学生的读书爱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整体素质和能力。
(一)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的制定要符合教育学发展规律,符合高职教育特色,密切结合学校未来发展方向。一切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读者阅读规律,明确规定未来三至五年阅读推广工作原则、阅读理念、所要达成的目标愿景、保障措施等。规划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打造品牌活动的过程,通过对以往阅读推广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自身不足和问题,结合学校读者阅读习惯特点,集思广益,在全校范围广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形成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品牌活动。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注意融入时尚、竞赛、娱乐等诸多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元素,使这些品牌活动始终保持活力,得以传承。
(二)按照中长期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制定年度计划要考虑到学生阅读的阶段性、娱乐性倾向,从大一新生抓起,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向新生宣讲图书馆馆藏分布、现有数字资源、设备,重点讲解现有资源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资源检索知识。充分利用好读书月活动,开展积极向上、内容多样的促读活动,在活动中选出全校读书达人、优秀阅读班级等,并给予适当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品牌活动在一个学年中开展2个为宜,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各安排一个,一方面能够在每个学期都营造阅读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有精力将活动办好,各方面工作做扎实。另外,品牌活动与其他书展、讲座等阅读推广活动要做到主次分明。建立科学的、多点观测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来立体、全息地考量阅读推广活动的得失。通过评价机制,使图书馆可以了解阅读推广目标是否明确,活动组织方法、手段是否运用得当,通过横向比较,了解与其他兄弟院校存在的差距,从而改进活动方案,避免阅读推广活动流于表面。
(三)建立阅读推广工作的长效机制。阅读的意义永恒,阅读在人生的任何阶段、任何时刻都不能被取代。阅读推广工作不是亮点工程、政绩工程、节日工程,不能只是开展一个读书月、读书周、读书季活动就能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营造读者浓厚阅读氛围的,必须把阅读推广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图书馆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建立专门的阅读推广部,由专人负责阅读推广工作,既能保证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的持续开展,又有利于建立图书馆自己的阅读推广体系,是阅读推广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优化整合馆内数字资源。积极迎合当前读者数字阅读的特点,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高读者数字阅读的水平。利用数字资源存储便利的特点,对馆内纸质资源、音频、视频、光盘等资源加以数字化,加强文献资源数字化功能提升。结合图书馆实际,充分明确自身人财物能力、服务读者阅读需求,合理购买外来数字资源库,对现有资源进行知识重组,避免资源同质化,出现重复购买的情况。对现有资源中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相对应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建设本馆特色数据库,打破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读者的统一检索。加强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国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国家级文献共享体系的联系与合作,提升馆际资源共享能力。加强图书馆网址导航能力,提高图书馆无线网服务质量,提升移动图书馆模块功能,强化读者服务信息推送服务,为读者提供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良好体验。
(五)全方位、多途径搭建读者交流平台。当代,高职学生与网络的亲密度和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校园内边走边刷微博、微信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图书馆要紧跟形势潮流,通过网络搭建多方平台,加强与读者互动,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加强图书馆二级网页建设,及时更新馆务动态、新书通报等内容板块,优化网页界面,方便读者查询借阅信息。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多种社交网络,发布图书馆最新讲座、主题阅读、分享读书感受等,促进读者之间相互交流,多途径征询读者意见。
(六)培养专业阅读推广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重要的战略储备。现阶段,图书馆既需要专业人才,也需要大批的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应该通过对本馆人才的充分调研,发现现有人才队伍在图书馆各方面工作中的不足。通过人才引进和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积极调整人才结构。设立学科馆员,加强与系部的联系,根据系部要求,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参考书目,促进图书馆为专业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在采购新书时,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力求购买书目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在馆员内部,大力宣传阅读推广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每一位馆员都应该参与到阅读推广工作中。选派优秀人才参加阅读推广培训,通过学习阅读推广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其具备更加专业的阅读推广能力。积极发展热衷于阅读推广工作的教师、学生加入到阅读推广队伍,通过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在全校分享阅读经验、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总之,阅读推广是图书馆服务的新趋势,势必成为图书馆的核心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要通过加强管理手段和内部建设,合理调整技术、人员、建筑、设备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校内实际,调整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之间的资金投入与配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手段将文献和信息送达读者手中,构建书香校园的浓厚读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