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珍 福建省永泰县农业农村局塘前畜牧兽医站 福建永泰 350700
甘薯也叫番薯、白薯或地瓜,有的地方又叫山药,因贮存不当时,常污染甘薯黑斑真菌,引发甘薯软腐病,受害部位产生出有酒味的黄色液体,严重时长出白色绒毛菌丝,顶端有黑色颗粒。这类病菌能使红薯产生有毒的苦味质,又称甘薯酮及其衍生物-甘薯醇、甘薯宁,羊吃了大量的这种有毒物质,即可发生中毒。甘薯酮(苦味质)及其衍生物能耐受高温,经蒸、煮、发酵都不能破坏其毒性。现报道一例山羊霉烂甘薯中毒病例。
永泰县塘前乡山羊养殖户陈某,饲养50只高山羊,自繁自养。2018年3月初发现大多数山羊逐渐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粪便带黏液、血丝甚至带脓块。死亡2只,养殖户口述死亡羊只死亡前发出长声哀叫,死后口鼻流出白色泡沫。
笔者到现场了解,5只患羊出现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呼吸困难,有臭味,咳嗽带吭音。腹部胀大,喘息,四肢集于腹下,拱背站立,鼻流少量水样分泌物。粪便带黏液、血丝,甚至带有脓块。粪便变软,常有黏液,有渴欲,尿量减少。
剖检病死羊,发现胸腔有大量黄色液体,肺肿大,高度充血、瘀血及出血,间质气肿,切开时流出大量泡沫,肺脏淋巴结肿大。心脏充满凝血块,左右心室出血,心耳轻度瘀血。气管内含有白色泡沫状黏液。肝脏肿大,高度出血。胆囊稍胀大,呈金黄色,充盈黄绿色胆汁。脾脏轻度肿大,边缘点状出血。肾脏出血。第四胃的胃壁充血及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充血及出血,直肠炎症,结肠条纹状出血。
根据临床观察及病理变化,以及询问农户有喂食过甘薯渣,现场查看甘薯渣已经发霉,确诊为霉烂甘薯中毒。
5.1 隔离饲养 将患病和疑似患病的山羊与健康山羊隔离饲养和治疗。
5.2 药物治疗 用硫酸钠60~80 g或硫酸镁60~80 g、氧化镁10~15 g混合灌服,配制1%高锰酸钾温水反复多次灌肠,排除有毒物质;用5%~10%次亚硫酸钠溶液150~200 mL、维生素C注射液500 mg静脉注射,缓解呼吸困难;用5%葡萄糖盐水500~1 000 mL、10%樟脑磺酸钠5 mL,混合静脉注射,进行强心补液;20%~40%葡萄糖溶液100 mL,5%小苏打水溶液100 mL,静脉注射,解毒;在治疗的全过程配合多种维生素以及调节肠胃菌群药口服,以增强羊的抵抗力。
5.3 加强饲养管理 每天清扫羊舍,定期清理羊粪及消毒,注意通风,保持羊舍的卫生干燥;尽量饲喂优质青、粗及多汁饲料,特别是秸秆类粗饲料,拒绝饲喂发霉变质食物。
经过上述综合治疗,从第3 d开始患病山羊临床症状减轻,采食量上升,精神状态也逐渐转好。
1)在农村甘薯种植量大,可以做为畜禽的食物,但是必须加强对甘薯的保管和储藏,防止发霉腐烂;用甲基布拖津溶液浸泡种薯,可有效防治感染发病。
2)妥善处理霉烂的甘薯和育苗后的残余甘薯,防止羊只采食。
3)饲喂甘薯时要认真检查,发现有发霉烂斑应彻底切除后再喂。
4)羊舍内必须加强通风换气,羊群经常活动的运动场应选择高燥、通风、向阳的地方。
5)制定合理的饲喂制度,定时定量,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并且保证饲料的品质。
6)保证清洁卫生的饮水,定期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以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7)根据羊群内羊的体况、月龄、性别等进行合理分群,便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