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善君
(安徽省固镇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蚌埠 233000)
长江防护林是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涉及青、藏、甘、川、滇、贵、渝、陕、鄂、湘、豫、皖、赣、苏、鲁、浙、沪17 个省(区、市),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1]。固镇县于2012年首次承接长防林工程年度建设任务以来,已连续7年开展建设,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 600 hm2,其中:防护林1 331 hm2,占83%,主栽树种为杨树、法梧、白蜡、榆树等;经济林269.5 hm2,占17%[2],主要是晚秋黄梨、黄桃,年产量达37 500 kg·hm-2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长防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18%,在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防风减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特别是近2年面临经济效益不平衡、林粮争地矛盾突出、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大、后期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探索长防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势在必行。
1.1 作业设计
严格按照长防林建设的要求,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并深入实地认真开展前期外业调查,了解每一个规划造林小班的具体实情,填写小班调查卡片,结合固镇县的自然条件和森林资源状况,科学做好造林作业设计,就工程建设布局、造林地选择、林地整理、树种选择、初植密度、病虫害防治、抚育管理、投资预算、资金来源、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进行详细阐述。
1.2 造林施工
1.2.1 合理布局造林地块,据情规划适生树种 造林地块选择主要布局在生态建设重要区域:一是突出道路森林长廊建设,重点实施了京沪铁路、蚌固一级公路、S101、S304、S329、S201等主干道路的防护林建设,沿线两侧建设20~50 m宽森林长廊示范段,累计建设长度160 km,造林612 hm2。二是突出河流滩地防护林,在怀洪新河、浍河、沱河、澥河等两岸,栽植了杨树、法梧、垂柳等乔木防护林,林带宽度50~200 m,造林226 hm2。三是突出大中沟堤坝防护林带建设,在截水沟、三八河、青年沟、官沟堤坝建设防护林301 hm2。四是突出发展高效特色经济林,种植桃、梨82 hm2。
1.2.2 注重造林整地质量,提前打好树穴 普遍实行冬季穴状整地,规格6 cm×60 cm×60 cm或80 cm×80 cm×80 cm,表土、心土分开堆放,并对打穴规格质量严格检查,不合格的返工重修。对林带较宽的蚌固一级公路两侧,还在林带内开设了排水沟,其他林带都在边缘开设护树沟,防止积水给树木带来灾害。
1.2.3 狠抓良种壮苗培育,严把造林质量关 为确保工程造林的苗木供应,县政府把育苗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林业工作目标任务考核。据统计,全县每年完成大田育苗均在333 hm2以上,每年出圃优质良种壮苗200多万株。栽植苗木时,苗木根系周围要先回填表土,后回填心土;栽植后做到株行距整齐、苗木扶正、根系踩实、培土、浇足透水。经济果林苗木栽植后要及时定干。此外,规定不符合良种壮苗标准的苗木不得栽植,凡劣种弱苗、三级苗、损伤苗、根系不完整苗、病虫危害苗用于造林,一经查实必严肃问责。
1.2.4 创新机制,多元投入 一是对河流滩地的规模造林实行政府主导,乡镇统一购苗,专业队栽植,同时,签订林木管护协议,明确责权利。二是对投资较大的造林项目,通过政府搭台,以招商引资的方式,由大型绿化公司投资造林与养护。三是对大中沟渠堤坝,通过公开招标,“一站式”打捆承包,由承包大户组织造林施工和管护。四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规划用于造林的地块,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由林业专业合作社、造林大户负责造林,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1.3 抚育管护
1.3.1 病虫害防治及时高效 长防林主要受溃疡病、草履蚧、美国白蛾、杨小舟蛾、天牛等危害严重,县林业局事先加强监测预报,一旦发现,及时除治。2012年以来,全县在病虫害防治上累计投入防治专业队3 000余人次,机械300多台次,防治经费约280万元。通过上述各种措施,长防林造林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1.3.2 幼林抚育多种形式 一是实行以耕代抚,发展林下经济,如S304省道林带下种植了42 hm2牡丹、芍药等中草药,蚌固一级公路林间开展了园林绿化用苗繁育。二是以短养长,林农间作,多数沟河堤坝的林带间都种植了农作物,既增加了收入,也有利于林木抚育[2]。三是利用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项目的扶持,及时对京沪铁路两侧林带中幼林实施了除草、割灌、修枝、补植等抚育措施。
1.3.3 建规立制,惩防并举 一是县委办、县政府办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道沿线林木管护的通知》,制定印发了《固镇县省道、县道林木(含苗木)管护办法》,在公路沿线醒目位置竖立了《林木管护公告》牌70个,印发林木管护明白纸5 000多份。二是县监察局、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养护责任切实提高植树成活率的通知》,加强督查,严格问责。三是县林业局就冬春干旱季节的森林防火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长防林工程重点造林地段护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及时清理林间杂草、枯枝落叶等易燃物,确保全县不发生森林火灾。
1.4 检查验收
结合面上造林工作,县林业局于每年9月组织自查验收,实行单独登记、单独上图、单独建档,采用GPS、皮尺等工具对每个造林小班实地测量,如实登记各造林因子,绘制小班图,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保证检查质量,及时上报工程建设成果。
2.1 近年来,美国白蛾侵入我县,取食量巨大,特别是幼虫进入5龄后,食量剧增,能在2~3 d内把树叶全部吃光,既严重危害了森林资源和生态景观,也严重影响到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3]。固镇县在2014年首次发现美国白蛾成虫,2015年第1代、第2代发生较轻,第3代发生较重,全县11个乡镇均有发生,呈片状发生,累计发生面积约800 hm2。美国白蛾危害杨树、法梧、白蜡、榆树、桑树、柿树、红叶石楠、高杆女贞、樱花、梨树、桃树等几乎所有阔叶树种[4],而这些树种正是固镇县长防林工程中主栽树种,因此,美国白蛾会对长防林工程新造林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2.2 固镇属近年来的长防林工程造林原地类有一部分为耕地,由于林业周期长,比较效益低,林粮争地的矛盾比较突出,造林成果的巩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难度。
2.3 目前,长防林工程投入属于一次性,没有后期管护费用,这就导致有的地块林木管护不能到位,势必影响了林木的生长。
3.1 将长防林工程造林纳入安徽省森林抚育示范片建设,造林后3年每年每667 m2给予抚育补贴200元,以巩固工程造林成果。
3.2 基于美国白蛾对长防林安全的严重影响,建议:(1)广泛开展美国白蛾防控知识宣传培训, 及时掌握疫情;(2)推行人工摘网、捕捉成虫、摘卵块、捉蛹、喷洒无公害制剂等综合防治措施,优先防治受害林木[3];(3)健全监测网络,发挥监测预报功能;(4)加大防治资金投入,强化应急防控设施建设;(5)加强苗木检疫管理,大力营造混交林;(6)坚持联防联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3.3 固镇县属平原县,可造林空间较小,建议能否宽松政策,将采伐迹地造林也视为新增造林,并允许纳入长防林等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