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逻辑进路

2019-03-24 09:28王凯旋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王凯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旅游学院,海南 三亚572022)

大学生是特殊而重要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价值观向来是社会价值观念发展的“晴雨表”与“风向标”。推进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有系统工程的思维。在系统工程中,无论哪个部分、哪个要素成为“短板”,都会影响整体的效果。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消弭“短板”,增强实效,就必须以系统工程的思维,按照“四个统筹”的逻辑进路层层推进。[1]107

价值观不是在孤立空间里形成的。 学校是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与此相对应是家庭,两者之间是社会。 社会、家庭和学校交互作用,都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统筹社会、家庭和学校三大领域,才能形成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教育

大学生价值观的生成,需要社会环境的熏陶、鼓励与支持。 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社会教育具有自然性、渗透性等特点,便于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是价值观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社会教育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最根本的是优化大学生价值观生成的“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社会存在”,无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架构、文化氛围、社会心理与生态环境。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能否被当代大学生认同与践行,不仅在于我们如何宣传、如何教育,更在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优化经济基础、政治架构、文化氛围、社会心理与生态环境所构成的“社会存在”。 在一定意义上,这些“社会存在”在多大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当代大学生就会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伴随着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仍然受到家庭的深刻影响。 家庭教育更全面、更广泛。 家长对学生的言传身教随时可见。 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家长的价值选择,会对子女产生一种无形的“权威性”影响。 家庭教育具有继承性。 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传承“家风”并用来培养下一代。 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家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 在当代中国,一些家庭重智育、轻德育。 高校价值观教育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某些缺失,但无法代替家庭。 提醒家庭“完善”价值观教育,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延伸。 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同并践行以“三个倡导”为核心的价值规范;引导子女养成顽强拼搏、自信自强的品质,调控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认真负责、勤奋严谨的态度,虚心好学、热情待人的性格;引导子女养成感受美、鉴赏美、享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应有的内容。 高校在开展常规性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应检测并向家庭反馈大学生价值观状况。 必要时,组织家长配合学校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时回避复杂的社会现实,无法回答青少年的困惑和迷茫。 二是未能科学地理解与运用“灌输”,很难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三是忽视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和兴趣的培养。四是脱离青少年价值观念发展的规律,幼儿园、小学就开始共产主义教育,大学阶段却要强化基本文明素养与社会公德教育。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从内在需要出发实现自我教育。其次,应注重“价值澄清”,“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和大学生个体的特殊生活世界中,确立主体性的价值评判标准,实现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理解与认同,选择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的现实途径”。[2]106再次,应加强渗透性和人文性。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课程和各种活动中,避免价值观教育沦为单纯的知识性教育。 应注重价值观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在开拓人文视野、孕育人文精神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受到洗礼和感染。 最后,应遵循青少年价值观念发展的规律,统筹未成年人教育与大学生教育。

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其未成年阶段就应奠基。 幼儿园、小学是价值观的奠基阶段,重在培育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体修养。中学是价值观的发展阶段,重在引领学生认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核心价值观。大学是价值观的提升阶段,重在引领学生树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崇高理想。

(一)未成年人阶段奠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

未成年人心智活跃,价值观可塑性强,关键在合理引导。 未成年人价值观的生成有几个影响要素:价值观知识、生活体验以及情感、心理因素。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开展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一是要运用未成年人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 比如说通过游戏、故事、情景剧等情理交融的教育载体,引导未成年人产生情感共鸣。 二是要重视言传身教。 未成年人会无意识地模仿成年人的言行,要想让未成年人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年人首先要率先垂范。 三是要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 以良好的环境“修正”未成年人的价值观。 四是要多管齐下,充分运用思想教育、感恩教育、体验教育、社会教育等要素,为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3]290

(二)大学阶段巩固与完善大学生的价值观

大学阶段的价值观教育应当与大学生心智走向成熟的阶段性特征相适应。 培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的理想性价值观,是大学阶段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些学校未能有效培育学生的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 基础教育阶段的这种不足,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大学阶段的价值观教育来弥补。 大学阶段也是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阶段。 与“学校人”相比,“社会人”的生活范围扩展,视野大大开阔,价值观念也经历着洗礼。 引导学生向“社会人”过渡,是大学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促成人的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组织大学生“介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这种“介入”,要求高校将价值观教育的外延向社会实践延伸。 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目的不在于为社会服务,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健全人格、调适价值观,使之更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在大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基本的育人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是课堂在社会的延伸,三者充分结合,才能在高校形成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向来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但也面临许多挑战。 从社会背景看,改革开放以来,多样化的文化与思潮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 从教育主体看,一些教师缺乏德育意识,“教书不育人”;个别教师思想消极,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难以发挥正面示范效应。 从教育对象看,有些大学生在错误思潮和消极思想影响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兴趣。 从教学内容和方法看,一些教材内容松散、脱离大学生实际,一些教师倚重灌输,效果不佳。 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多管齐下。 在队伍建设上,首要的是增强高校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使命感,发挥示范效应,引领青年学生。 在教育内容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在教学方法上,要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第二课堂”。 校风、校训等“校园文化符号系统”和校报、学校网站、校园环境等“校园文化载体系统”传导特定的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潜移默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和激情澎湃、生动感人的文体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淬炼学生的品质。 高校校园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观念,还会伴随毕业生的足迹传播到社会。鉴于此,高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营造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应结合办学历史与办学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发展的“文脉”,确立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导向科学、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符号系统”,树立学校形象,增强师生认同。 应运用“校园文化载体系统”,结合节庆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等,传承校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应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规律,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疏导和网上舆论的引导;把握校园文化思潮的发展动态,加强对社团领袖的教育与社团活动的引导;把握大学生活动特点,加强公寓育人环境的建设。 建有新校区的高校,还应实现新老校区文脉的传承。

(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必由之路。 价值观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从“认知”某种价值观到“践行”某种价值观,会经过“内化—外化”的多次反复。经受社会实践检验的价值观,更可能被实践主体长期“践行”。 大学生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把知识性的价值观“内化”为个体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 高校应牢固树立“实践育人重在育德”的理念,在校内外一切实践活动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要积极组织大学生“下农村”“下工厂”“下基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素质,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识向情感、态度、行为的转化。 学校应加强管理和调控,健全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使大学生普遍参与社会实践。

立德树人是高校各类课程的共同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要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2]52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 在思政课中推进价值观教育,要锤炼教学体系,统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要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创新方法,拓宽途径,切实提高实效。为此,要坚持三个结合。[4]72一坚持是渗透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分散纳入思政课课程体系中,与此同时,还应增加专题教育,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坚持正面教育与纠偏教育相结合。 正面教育的任务是做好理论阐释,引领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纠偏教育的任务是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了解学生价值认同与价值选择的偏差,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 三是坚持实践锻炼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努力预见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情境,建立起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文社会科学课

人文社会科学关注人的命运,阐释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精神家园,使大学生不致因价值迷失、思想茫然而成为精神世界的流浪者。 人文社会科学揭示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逻辑。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作用,首先要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育人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为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文社会科学课提供依据。 要树立“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合理安排人文社会科学课的价值观教育内容。 其次,要高度重视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要回应大学生对人生问题的追问,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反思,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要正视青年学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人生,塑造高尚人格、提升思想境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类专业课

专业课是高校最主要的课程。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课,更隐蔽、更随机、更具有“渗透性”。所谓“更隐蔽”,是指专业课中的价值观教育不露痕迹,润物无声。 所谓“更随机”,是指专业课教师可以在专业课中随时开展价值观教育。 所谓更具有“渗透性”,是指价值理念可以更“自然地”浸润在专业精神中。 鉴于此,专业课教师应坚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尽可能挖掘出教材中所蕴藏的价值观教育因素。 尤其要重视发挥“学科史”的价值观教育功能,通过介绍攸关学科发展的代表性人物,以优秀学者的杰出成就、精神境界、成才道路、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等,激励大学生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进取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同时,专业课教师的品德修养、思想观念、工作态度等,对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形成了直接的示范。 因此,专业课教师更要自觉以高尚的人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