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最后的礼物——评《十问:霍金沉思录》

2019-03-23 06:10
阅读(书香天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霍金宇宙太空

2018年3月,当史蒂芬·霍金教授去世的噩耗借助现代通讯手段传遍全球之时,不同国家、不同见解的人们都感到震惊和悲伤。在充斥着哀悼情绪的舆论场中,不是所有人都了解霍金辐射或他与彭罗斯合作的具体过程;然而,他“学痞”的牛津经历、罕见渐冻人症的悲惨命运及在疾病禁锢下仍然坚持科学研究的不屈意志,使他成为在世界范围内都令人敬仰的文化形象符号。尽管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S·索恩盛赞他的科学成就:“牛顿给了我们答案,霍金给了我们问题……当我们最终掌握量子引力定律并完全理解宇宙的诞生时,这可能主要归功于站在霍金的肩膀上”,霍金依然十分谦虚,更愿意突出自身在科学普及方面的贡献:“对我的同事们来说,我只是另一位物理學家,但对于更广泛的公众,我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言,霍金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

在离开我们之前,霍金最后完成了一本书,作为他的临别礼物:《Brief Answers to the BigQuestions》,中文版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担纲出版,译名定为《十问:霍金沉思录》。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后的岁月里,这颗智慧的、饱受疾病折磨却“在这个星球上过着一种非凡的生活、利用奇思异想和物理定律穿越宇宙”的大脑仍然关心着宇宙的起源、时空的诞生、人类的过去与未来、走向和归宿,并给出一系列富有洞见的论断。

全书之始,“我们为什么必须问大问题?”一章便是极好的范例。霍金用“回忆往事”的方式,通俗易懂而又逻辑清晰地陈述了四个命题,表达了他写作此书的动力源:1.对宇宙起源、外星文明等大问题的好奇与探求、尝试给出解释,是人类发展中的天性;2.相较于历史上尝试过的其他手段,科学为我们更好地回答大问题提供了便利;3.然而,科学由于自身的专业和复杂让公众感到望而生畏。从写作《时间简史》开始,霍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科学探索的进展以及对“大问题”的回应更好地为非研究者所知,本书体现了他最新的尝试。4.科学探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太空的探索

《十问:霍金沉思录》

作者:〔英〕史蒂芬·霍金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赋予人类有关自身统一而非分裂的视野;反过来,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也是继续推进科学发展以及增进对大问题的理解的前提。

在本书第八章中,霍金分享了他对于探索太空的思考,可以被概括为两部分:1.重要性:为什么要探索太空,这有何积极影响?2.可能性:我们如何将探索太空的计划转换成为可行的具体方案?

对于前一个问题,霍金首先承认探索太空或许“不会解决地球上的任何直接问题”,但却有两点理由使得“试一试”很有价值:其一,继续人类历史上探索外部世界的光荣传统,“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为人类的未来增加一种可能;其二,使得人类团结起来,去面对共同的挑战。可以看出,霍金为太空探索意义所作辩护,正同构于上述他的四个命题(主要是1和4)。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霍金思维的缜密。

那么,倘使探索太空成为全球共识,会有何种影响呢?首先,这将是一场“持久战”。考虑到路途遥远和载人航天在探索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太空探索将以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为单位。其次,进入太空需要不小的成本,需要占据全球GDP的一定份额。然而,在霍金看来,太空探索甚至国际间“竞赛”也会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其一,产生对于科学的迷恋并且加速相关技术进步(正如冷战加快了人类登月的脚步);其二,恢复公众对太空和科学的热情;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科学共同体。霍金警告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受科学技术支配的社会,但越来越少的人想进入科学领域: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续的。

对于后一个问题,霍金亦给出了一些具体思考。想要探索并最终移居太空,有两大威胁必须克服:恶劣的宇宙环境,和遥远的星际距离。对于前者,一个比较可信的方案便是在星体上建立长期基地:月球、火星、泰坦等都是选项,太阳系外,发现时一度被调侃为“三体行星”的比邻星-b也可以纳入考虑。对于后者,传统的化学火箭“排气的速度和加速时失去的质量比”不足以支撑恒星际(哪怕是前往比邻星)的旅行,需要探索新的驱动方式。霍金提及,他在2016年加入了“突破摄星”长期研发计划,希望基于小型化航天器、光推进和锁相激光器这三个核心理念,创新宇宙探测方式。用他的话说,这一计划就好比“纳米飞船骑在光束上”:通过将探测器做小而减轻质量,通过激光器阵列提供集中的能量,期望达到五分之一光速,到达探测目标,再用另一束激光将信息返回到地球。

无疑,这些仅仅是构想。霍金坦承这一计划所面对的工程学上的挑战是巨大的,但是他坚持认为:“发回一个环绕我们最近邻居公转的可居住行星的图像,可能对人类的未来有着极大的重要性”。百年前爱因斯坦从对光的思考出发建立了相对论的恢弘巨厦,那个16岁男孩在光束上触碰到梦想;而未来的人类群体,亦将骑着光束到达新恒星,前进到未曾开垦之地。

(摘编自“腾讯网”)

猜你喜欢
霍金宇宙太空
上太空,安个“家”
宇宙第一群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霍金“坐得住”
宇宙之王霍金
这宇宙
太空遇险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畅游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