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海绵城市的基础理念,合理展开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建设城市具有渗水、蓄水、净化水的多重功能。本文简要分析了基于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并且列举了在海绵城市背景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具体应用,涉猎人行道、绿化带等方面,来全面建设城市的海绵属性。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21世纪,工业机械化、城市经济化在逐年革新,造成城市人口密集,水资源供需比例失调;多元化建筑崛地而起,城市的容积率逐年提升,加剧了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引发生活污染带来的水资源质量问题。在国家倡议基础上,各地区以海绵城市为基础,展开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提升城市水资源质量。
1、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海绵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国内的主流建设模式,来提升城市的绿色环保能力,创建良好的低碳生活环境。海绵城市,是指以城市雨洪管理为基础,发起的城市建设理念,旨在提升城市的蓄水效能、渗水效率、净化水质能力,开展具有針对性、可行性的相关设施建设,致使城市具有海绵体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城市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自2014年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指导》,直至2015年10月,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展开,总计30座城市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施工为重要环节,以减少路面积水、增强城市渗水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建设初衷,展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化面积、优化道路系统,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对自然雨水科学收集、有效储存、合理利用,促进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2、基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具体应用
2.1人行道设计
市政道路分为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分车带)三个部分。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人员,应科学选择良好性能的材料,进行道路铺设,提升人行道的渗透能力,减少路面积水;人行道的具体设计,应在人行道表层铺设具有渗水性的材料,目前工程实践里多采用透水砖或者透水混凝土,基层采用透水性基层确保人行道路面结构层的渗水能力,吸收雨季路面积水,并让雨水补充地下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并提高行人舒适性;若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相邻,则用防水材料分隔,防止雨水下渗入机动车道路基,避免下渗雨水影响机动车道耐久性;在下渗层设穿孔花管,在土壤吸水饱后将雨水引流至蓄水池,后实现水资源的储蓄功能。可有效防止雨水破坏交通道路,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规避路面积水过多引发城市升温的不利后果,全面提升城市海绵体质[1]。
2.2绿化带设计
绿化带作为海绵城市的主要表现形式,对提升城市水资源处理能力有良好效果。分别从收集水资源、净化水资源、蓄水三个方面展开绿化带设计。
2.2.1水资源的有效收集
绿化带内土壤,是天然的渗透材料,通过合理的断面设计,可有效提升降雨时的渗水效率;在绿化带设计雨水收集机制,来集中收集雨水资源;依据道路绿化带设计相关规定,在市政道路路面下方位置,不大于0.3米处,为绿化带设计雨水收集机制,具有良好的吸收雨水资源的效果。
2.2.2水资源的净化机制
市政道路路面表层收集的雨水资源,应采取科学的水资源处理机制,来净化雨水,提升水资源质量,保障地下水质的清洁度,防止地下水污染。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应在绿化带铺设种植土层,土层应具有一定厚度,来增强绿化带的渗水能力;在土层上方铺设砂石层,实现雨水资源过滤;埋设渗透管,提升雨水资源的清洁度。
2.2.3绿化带的蓄水池设计
市政道路应设计排水缓行、蓄水池功能,来防止水径流过大,错开雨水径流峰值,进而降低市政排水设施压力,同时提升城市的海绵体质。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以绿化带整体结构为基础,建设导流机制,将收集的雨水导流至蓄水池,促进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为补充地下水资源奠定基础,具体实践中可采用植草沟、明沟等,实现了有效导流雨水资源,切实提升城市雨水处理能力,防止地表层雨水负担过重,保障城市交通道路安全。
2.3车行道设计
车行道是排水设计环节的核心内容。如若车行道的渗水能力不足,雨天时节极易引发大面积路面积水,降低车行的交通畅通性,严重时引起排水堵塞、道路沉砂等不利现象,水膜厚度大也对行车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车行道路面设计可在透水路面设计基础上,增加中间层设计;中间层位于深层与路表层之间,采用的铺设材质为防水材质,提升车行道的路基防水能力,加强车行道路表层排水功能,降低水膜厚度;在车行道两侧,设计绿化带、盲沟等,来有效吸收车行道排出的雨水,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增强行车的畅通性和安全性。
2.4衔接设计
车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道路红线外绿地等相互之间的衔接处理,是海绵城市理念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中应充分参考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地质条件、绿化带的主要表现形式等因素,选择与道路或片区运行机制相适宜的衔接方式,采取科学性施工技术,提升城市的排水能力;设计主要应用的技术有:路缘石衔接、源头渗透、末端存储、中途渗透等;衔接带设计的主要施工位置为:下沉式绿化带、雨水缓冲区域;路缘石处理须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让汇水流入绿化带等收水区域,并注重设计细节提升景观效果;红线外衔接带的表现形式为:植草沟、调节塘等;衔接带的设计理念为:合理开发边缘地带,加强城市水资源的处理能力,提升雨水资源的吸收能力,增强城市的雨水蓄存能力。依据不同城市特质,采取相适宜的雨水净化机制;在水资源充裕地区,设计截污处理技术,保证雨水资源的清洁度;在水资源匮乏区域,最大程度地提升雨水资源收集率,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利用[2]。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成为提升城市海绵体质的关键途径;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科学展开给排水设计;减少施工作业为城市环境带来的污染,最大程度地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处理能力;从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衔接带全面建设城市的海绵体质,促进城市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朝阳.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5):239-240.
[2]蔚世力.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居舍,2019(15):103.
作者简介:
王奕生(1971·12)男,汉族,籍贯: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工,研究方向:市政给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