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甘薯种植地域广阔,用途广泛,既可以食用、又可作为工业原料,藤蔓营养丰富,是很好的饲料,深受百姓喜欢。本文系统的研究在四川盆地丘陵地区西充县气候、土壤特点与甘薯的气候适应性,总结甘薯两熟栽培技术,为西充县甘薯产业的发展提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甘薯;早熟栽培;技术
西充县位于四川中偏北部丘陵区,地处嘉陵江、涪江的脊背地带,辖22个乡镇(街道),幅员1108Km2,耕地面积4.53×104hm2,境内沟谷纵横,丘陵密布,山峦波状起伏,属浅丘地貌,土壤多为紫色土,土层深厚,土壤质地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营养成分全面,富含磷、钾等矿物养分,质地适中,宜耕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自然生态好,是粮油、果蔬等多种作物的生态适宜区,我县甘薯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县传统的粮食作物,所产甘薯品质上乘,远近闻名,有“苕国”之称,最高年分全县甘薯种植面积在2.1×104 hm2以上[1],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甘薯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为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重要指示,重塑“川薯”形象。我所开展了甘薯两季栽培研究、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西充甘薯已成为我县最具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也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脱贫奔康的主导产业之一。
1 品种选择
根据甘薯用途可大体分为淀粉型、食用型、食品加工型、菜用薯和观赏薯等不同类型品种。两熟栽培应选择块根形成早,薯块膨大速率快,结薯多,一般90—120d成熟的早熟、食用型甘薯品种,早栽早收,提早上市、增加收益。根据我所历史资料和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推荐使用普薯32(西瓜红)、广薯87等。
2 抢早栽插
适时早栽是甘薯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适时早栽可使甘薯充分利用温、光、水、肥等自然资源,延长生育日数,使其光合作用制造与积累的养料多,多结薯,提高产量;适时早栽能趋利避害,在夏旱或伏旱到来之前就有相当数量的藤叶提早封厢,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改善甘薯的品质。
传统甘薯栽插期受多种因素的制約,如气候、地势、土质、薯苗、前作、劳力、畜力等因素影响,两熟栽培要创造条件,及时整地,力争早栽。第一季(春薯)需要提早育苗,才能保证在3月20日前后栽插,但根据多年的探索实践、试验示范,我县提早育苗,不但育苗成本高,而起薯苗质量难以保证;生产上采用委托异地育苗方式最为经济,但要严格植物检疫,严禁从疫区调苗,通过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既能满足栽插时间要求,又能保证薯苗质量,保证薯苗安全。
第一季(春薯)在3月20日前后栽插,7月中下旬开始收获上市;第一季(春薯)收获前在大田剪苗,作为第二季(夏薯)种苗,第一季(春薯)收获后及时栽插。
3 栽插方式
采用平插法,一般薯苗长20cm-30cm,入土各节平栽在垄面下3.33cm深的浅土层中,各节都能结薯,薯数较多且分布均匀。
4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使甘薯群体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使甘薯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使甘薯的藤叶生长与其块根膨大得到平衡增长,从而达到薯多、薯大、高产的目的,根据我地试验示范结果,亩植4000株左右为宜。
5 地膜覆盖
甘薯不耐低温,对低温霜冻别特敏感;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春甘薯覆膜具有增加地温,保水保肥、防涝害,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加速养分转化的作用,可明显的促进前期的生长发育。我县3月份最高温度16.86℃,最低温度8.90℃,平均12.88℃[2],第一季(春薯)在3月份栽插,地膜栽培完全能保证薯苗最低温度要求。
6 喷定根水
与传统甘薯栽培靠天下雨相比,在甘薯栽插定植完成后,调节手动喷雾器喷头出水量,直接喷定根水,切忌喷雾器压力过大,出水过猛。
7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为栽后1周内及时查苗补苗,防止缺苗断垄及时中耕除草。
8 病虫防治
8.1 农业防治
深翻改土,建立无病留种地,种子处理、培育壮苗,适时早栽,施用充分腐熟肥料,轮作换茬、间(套)休耕,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措施。实行轮作倒茬,实行甘薯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有较好的防病增产作用。
8.2 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色彩和性激素诱杀害虫,利用防虫网等阻隔害虫,利用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
8.3 生物措施
通过生态环境调控、人工繁殖(增殖)天敌昆虫或病微生物等方法预防或控制病虫草害。
8.4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防治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执行,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9 适时收获
9.1 收获时间
甘薯原产热带地区,喜温暖而对低温反应敏感,最怕霜冻。在15-30℃之间,温度愈高生长愈快,以25℃为最适温度,超过5℃生长缓慢,低于15℃生长停滞,10℃以下植株因受冷害而死亡。
食用甘薯应根据市场需求,薯块长到适宜大小时分批收获上市或收获贮藏。第一季(春薯)在7月中旬收获上市,第二季(夏薯)立冬前后(11月7号)收获贮藏。
9.2 收获要求
做到四轻(轻挖、轻装、轻运、轻放)、四不要(入窖时严重破皮、断伤的不要入窖;带病斑的不要入窖;在地里水渍时间长的不要入窖;在露天堆放时间过长和受到霜冻的不要入窖)、五分开(将春薯和夏薯分开入窖;不同类型的品种分开入窖;大、中、小甘薯分开入窖;商品薯、种薯、自己食用的甘薯分开入窖;不同等级的商品薯分开入窖,以利分类包装、分类出售)。
10 夏薯贮藏
我县第一季(春薯)收获期为7月,甘薯贮藏期为7—8月,温度高,湿度大;第二季(夏薯)收获期在立冬前后(11月7日),甘薯贮藏期为11月—次年4月,外界气温变化大(详见表1),管理难度较大。
10.1 贮藏初期
入窖约25d左右,气温较高,薯块呼吸较强,窖温易升高且超过20℃;湿度大;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要求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要求打开气孔,降温排湿,当窖内温度下降到15℃时关闭通气孔,使窖温稳定在10—14℃,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
10.2 贮藏中期
从入窖约25d后到翌年2月初,为低温季节,呼吸弱、窖温低,要求以保温防寒为主,当窖温下降到13℃时开始封窖(小雪前后),在低温期,窖外加谷草或草帘以保温。
10.3 贮藏后期
气温开始回升,寒流多、气温不稳;甘薯经长时间的贮藏,生理机能减弱,抗逆性差,易受冻、感病。要求以稳定窖温为主,及时打开通气孔,排出CO2,保持薯块的正常呼吸;温度以10—14℃为宜,开窖要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且由小变大。
11 清洁田园
将甘薯田中的薯蔓、断薯、遗留薯全部捡干净,带出田园,统一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西充县农业志(1949-1992)
[2]天气后报网
作者简介:仲晓惠(1978-),女,四川人,农艺师,研究方向甘薯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