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伊美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6)
李来荣教授铜像(1908—1992)
李来荣(1908—1992),福建省南安县人,著名园艺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毕生从事农业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工作,长期担任教学和科研领导职务,为我国果树园艺和农业教育事业以及对中国与新西兰之间的科研交流和友谊作出杰出贡献。
李来荣生于1908年10月27日,1926—1930年就读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学系,1934年于广东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38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园艺学,194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研究荣誉会员[获西格玛赛(Sigma Xi)金钥匙奖]以及美国国家农业科学荣誉会员。
1941年底,李来荣拒绝美国多方劝留加入美籍的邀请,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刻,不畏旅途险阻,毅然从美国旧金山搭上驶回祖国的邮轮。当时战事激烈,1941年12月7日邮轮驶入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时,遇到日军轰炸,炸弹在船边爆炸,此时邮轮只好改变行程,因而也改变了李来荣的命运。邮轮一直向南行驶到达新西兰惠灵顿,李老则滞留该国,并在新西兰科学工业研究部植物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成为新西兰第一位中国高级学者。在该国两年多期间,李来荣为新西兰作出诸多贡献。然而,此时李老报效祖国心切,谢绝了新西兰方面的再三挽留,于1944年2月再次冒险回国,拟取道印度经缅甸乘货轮返回。船驶至印度洋海域时,又被日军巡洋舰鱼雷击沉,李老落入大洋,在日军的机枪扫射中幸免于难,后被抓捕,送进日军在印尼的战俘集中营监禁,并被派为厨工才幸免于劳虐死亡。在集中营关了一年半,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后,李来荣几经周折,想方设法才回到家乡福建厦门。
李来荣爱国之坚毅,历时四年(两年多滞留新西兰),旅途万里,渡过三次死亡威胁,终于返回祖国。从1946年开始,他先后担任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教授、系主任、院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老历任福建农学院副院长(兼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院长、名誉院长;1978年至1992年,兼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56年他被选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79年当选新西兰皇家学会荣誉院士。他曾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园艺学报》《中国植物生态学丛刊》编委;《福建农学院学报》《亚热带植物通讯》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园艺学会理事长等职务。李老还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李来荣教授是位卓越的科学家,他学识渊博,不仅精通园艺学,对生态学、土壤学、科研方法学等也颇具造诣。他潜心果树理论研究和著述(国内外发表论文约百篇、专著9部),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并教导学生要读好“三本书”,即印成文字的书、写在大自然的书、印在劳动大众脑海里的书。
李来荣教授在长期的果树上山和丘陵山地红壤利用改良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为确定我国“果树上山”方针及促进园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针对华南地区多山的生态特点,总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衰经验教训,认为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生态环境应成为我国农业(果树园艺)及科研的重要基地。在以上指导思想下,他通过长期的潜心探索与系统的科研实践,指导农业(果树)生产的发展。他时常强调科学就是数据,而数据必须是大量的、实事求是的,从中才能悟出规律性的结论以指导生产。
李教授长期的实践工作均围绕果园土壤利用改良的研究方向。早年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为“果园土壤渗透的物理作用”;20世纪40年代初,李教授成功地在新西兰作了“中国与美国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比较”的报告;至50年代初,总结了福建诏安走马塘柑橘上山的经验,1952年5月在福建日报发表“开山、用山、养山及果木上山”的文章;20世纪50—80年代坚持深入果园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解决生产问题;与此同时,发展完善了“农业(园艺)调查研究法”(见《柑橘营养与施肥》)。1981年4月,李教授出席国际地理学会在美国加州召开的“农业发展与土地利用”学术讨论会,提供了“关于丘陵红壤的利用、改良与果树上山的关系”书面报告;20世纪50年代后,先后出版了《福建省走马塘山地种植柑橘的经验》(1954年)、《南方果树上山》(1956年)、《山地果树栽培研究》(1966年)、《亚热带果园土壤及果树营养研究》(1988年)等专著,提出了系统的果树上山的理论。
通过长期的科研实践和理论研究,李教授提出了亚热带丘陵山地红壤改良熟化的三大环节:合理布局、水土保持、土壤改良。他与团队探明了红壤果园土壤熟化规律(即果园土壤熟化正常演化模式与非正常演化模式),填补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空白,对指导华南地区红壤果园土壤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此外,他在亚热带果树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方面也作出了系统的贡献,尤其是柑橘营养诊断指导合理施肥,已在福建等大面积产区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1942—1944 年,李来荣教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滞留新西兰从事科研工作期间,除了与本身业务有关的土壤与生态方面做出科研成绩外,还作出三大突出贡献:一是与当地广东籍新西兰菜农一起解决了17万多盟军登陆南太平洋群岛后所必需的新鲜蔬菜供应问题;第二,从美洲引进新的水果——油梨,亲自参与早期规划发展,如今油梨已成为新西兰的重要水果,不仅供应国内,还大量出口;第三,克服油桐树的花性比例失调,从而大幅增产,解决了战略物资桐油的供应。以上三大重要贡献,足以说明李教授具有卓越的解决科学上和生产中突出问题的能力。
1979年,李教授率领中国科学院植物学代表团访问新西兰,受到该国相关部门的热烈欢迎;1980年,新西兰总理马尔登访问中国,到厦门时会见了李老;1986年和1991年,新西兰驻华大使等到李老家中探望,盛赞李教授对新西兰的贡献;1988年4月,新西兰副外长怀尔德一行也专程到厦门鼓浪屿李老家中探望,在晚宴上,新西兰外交部助理秘书长(前驻华大使)说:“中国有斯诺,我们新西兰有李来荣。”
鉴于李来荣教授对新西兰园艺事业的贡献,2015年2月19日,新西兰皇家学会植物与食品研究院正式宣布,为纪念李来荣教授1942—1944年在新西兰园艺科学研究工作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并为了进一步加强中新科研合作,特决定设立李来荣研究基金(LI Lairong Horticultural Research Fellowship)。该项基金的设立,象征着我国园艺界的光荣和使命,也为加深中新园艺科研合作起到积极作用。该基金将颁发给中国园艺界相关科研人员,作为赴新西兰从事相应活动的经费。2017年10月20日,福建农林大学与新西兰校友会共同敬立李来荣铜像,以缅怀著名园艺学家李来荣教授毕生对我国园艺事业以及对中国与新西兰之间的科研交流和友谊作出的杰出贡献。
李来荣教授早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立志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农业建设贡献力量。他历时四年旅途万里,经历三次死亡威胁,不畏任何险阻最终回到了祖国。他的崇高理想——爱国爱党以及他一生的学术成就,堪称我国园艺学界的一代宗师。李来荣教授的不朽精神将永垂千秋!